4月29日晚間,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發佈了2024年一季度業績。
從營收、淨利等核心表現看,今年一季度,三家國有大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今年一季度,三家銀行繼續發揮國有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的主力軍角色,科技金融成爲各家大行的加速佈局領域,同時,在各自的優勢領域,各大行的發展成效進一步凸顯。
核心業績指標下滑
根據各家銀行的A股業績,今年一季度,農業銀行歸母淨利潤爲703.86億元,同比下降1.63%。營業收入1860.21億元,同比下降1.76%,其中利息淨收入1445.35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90.37億元。
建設銀行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爲868.17億元,同比下降2.17%。營業收入2009.28億元,同比下降2.97%,其中,利息淨收入1497.31億元,同比下降2.19%;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392.78億元,同比下降8.69%。
中國銀行歸母淨利潤爲559.89億元,同比下降2.9%。營業收入1608.18億元,同比下降3.01%,其中,利息淨收入1127.12億元,同比減少46.22億元,下降3.94%。
服務新質生產力加力提速
不過,今年一季度,三家銀行繼續發揮國有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的主力軍角色,聚焦實體經濟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統籌金融資源投放,助力經濟回升向好。
具體來看,截至一季度末,農業銀行貸款總額爲23.9萬億元,較年初新增1.2萬億元,增速5.5%;個人貸款餘額8.6萬億元,新增5428億元;對公貸款餘額14.2萬億元,新增1.4萬億元。
建設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較上年末增加1.17萬億元;中國銀行人民幣貸款比上年末增加0.88萬億元,增長5.25%。
從貸款投向來看,今年一季度,三家大行重點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開展業務。其中,科技金融作爲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儼然成爲各大行的重點發力領域。
農業銀行表示,一季度科技金融加力提速。製造業貸款餘額超3.3萬億元,新增3737億元,增速12.7%。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超1.4萬億元,新增2394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2.7萬億元,增量超6000億元。
建設銀行則表示,通過健全服務與支撐體系,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達到2.68萬億元,科技貸款達到1.80萬億元,均實現較快增長。
中國銀行指出,全方位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截至3月末,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客戶近2.8萬戶,貸款餘額超4200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新增281億元,較年初增長10.75%。
特色業務鞏固發展
在此基礎上,各大行的特色業務與比較優勢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例如,截至一季度末,農業銀行縣域貸款已突破9萬億。縣域貸款餘額達9.4萬億元,新增6227億元,增速7.1%,高於全行1.6個百分點,餘額佔境內貸款比重達40.1%。涉農貸款餘額7.20萬億元,新增6469億元,增速9.9%,高於全行4.4個百分點,餘額佔境內貸款比重達30.8%。其中,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相關領域貸款餘額9971億元,新增1526億元,增速18.1%,高於全行12.6個百分點。
農業銀行董事長、執行董事谷澍此前在2023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今年農行的縣域貸款增長計劃中,對糧食安全領域和農戶的貸款投放將十分關鍵。
“講到縣域,首先要講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谷澍指出,今年農行在糧食安全方面貸款計劃增長2000億元以上,餘額要突破1萬億元。同時,谷澍強調,農行的信貸投放要進一步彰顯“三農”本色,農戶貸款的增量穩定對穩住農行個人貸款業務基本盤至關重要。
中國銀行則表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化、綜合化特色再鞏固。“一點接入,全球響應”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全球化優勢進一步提升。全力服務跨境債務資本市場,牽頭協助新開發銀行發行60億元、亞投行發行30億元熊貓債。深度參與跨境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跨境人民幣結算量、清算量均保持第一。
壓艙石作用凸顯
國有金融機構的角色定位中,除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還有一項是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從資產質量及風險抵補能力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截至一季度的不良率較年初均有所下降,分別爲1.32%、1.24%和1.36%,較年初分別下降0.01個百分點、0.03個百分點和0.01個百分點。
風險抵補方面,農業銀行表示,貸款撥備覆蓋率303.22%,資產撥備延續逐年提高態勢,總量超過萬億,風險抵補能力保持較強水平。中國銀行指出,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199.94%,較年初上升8.28個百分點。
建設銀行指出,一季度強化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產品風險管理,持續加大不良處置力度,高度重視新興領域隱藏的各類風險。加強精細化管控,全面推進成本管理,持續強化數據治理,保證數據安全,各類風險總體可控。
責編: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