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资产减值拖累业绩,光伏生意尚未盈利,华东重机深陷亏损

資產減值拖累業績,光伏生意尚未盈利,華東重機深陷虧損

觀察者網 ·  04/29 13:44

(文/夏峯琳,編輯/徐喆)4月27日,華東重機(002685.SZ)發佈2023年年報。公司去年營收大幅收縮、歸屬淨利潤虧損擴大。觀察者網注意到,華東重機已經連續第四年虧損,累虧金額近35億元。

對於業績大幅虧損,華東重機在公告中解釋稱,主要係數控機牀板塊業務收縮,延續了虧損態勢,產銷量、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應收賬款回籠不及預期。報告期內,計提商譽減值3.66億元及大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據了解,潤星科技作爲華東重機開展數控機牀業務的主要主體,由華東重機2017年收購而來。然而,業績承諾期一過,該公司業績連虧,最終難逃打折甩賣的命運。

與此同時,去年4月,華東重機開始跨界光伏產業。不過,目前其光伏產業尚未盈利,毛利率爲-63.74%。在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形勢下,不具備資金、規模優勢的華東重機恐怕要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資產、信用減值拖累業績

數據顯示,華東重機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6.71億元,同比下降54.53%;對應的歸屬淨利潤虧損約8.11億元,同比下降354.13%;報告期內的扣非後淨利潤虧損約8.25億元,同比下降340.2%。

觀察者網注意到,華東重機在2019年走上業績巔峯,之後便進入下滑通道。其營收自百億規模逐步縮水至2023年的個位數。歸屬淨利潤則自2020開始虧損,到2023年已經連虧4年,虧損金額累計近35億元。

年報顯示,華東重機目前收入主要來自高端裝備製造業務。包括,集裝箱裝卸設備和智能數控機牀產品。然而,這兩大產品線的收入在去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

業績顯示,集裝箱裝卸設備爲華東重機佔比第一的產品,該產品去年實現約3.71億元的收入,同比下降62.95%。華東重機表示,集裝箱裝卸設備業績下滑系報告期在手訂單未完工影響所致。

數控機牀產品去年貢獻三成的收入,爲2.08億元,同比下降52.89%。觀察者網注意到,去年,華東重機去年數控機牀產品毛利率僅爲1.08%,同比下降18.62%,2018年時,該產品毛利率曾達50.21%,競爭力大幅減弱。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國內機牀工具行業整體需求減弱,市場競爭加劇。2023年金屬切削機牀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7.2%,生產額同比下降 6.7%,消費額同比下降 15%。特別是,下游消費電子領域的機牀需求受到了不利影響,以智能手機爲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出貨量繼續下滑。

華東重機業績虧損,除了主營業務下滑之外,更重要的是遭到併購資產系列減值的拖累。

據了解,華東重機數控機牀業務主要的經營主體是其全資子公司潤星科技。該公司是專業從事高端智能裝備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中高檔數控機牀、工業機器人以及自動化交鑰匙工程等。

2017年4月,華東重機披露,擬向周文元等多位股東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潤星科技100.00%股權,由此進入高端數控機牀行業。值得一提的是,該筆交易對價爲29.5億元,增值率高達624.98%。

高溢價收購往往伴隨着高額的業績承諾,潤星科技也不例外。彼時,公司承諾2017年至2019年累計實現歸母淨利潤9.1億。潤星科技也如約完成,2017-2019年廣東潤星累計實現歸母淨利潤9.9億。

然而隨着業績承諾期的結束,潤星科技隨即業績“變臉”。該公司收入由2019年的12.98億元降至2020年的4.82億元,同期淨利潤由3.73億元轉爲虧損2.36億元。2021年,潤星科技實現5.95億元的營收,淨利潤則虧損1.58億元。

2020年、2021年華東重機對潤星科技分別計提商譽減值8.26億元、10.52億元,合計18.78億元。2022年潤星科技淨利潤繼續虧損1.4億元,不過當期未進行計提商譽減值。

去年,潤星科技再度虧損3.31億元。華東重機表示,數控機牀板塊業務收縮,延續了虧損態勢,產銷量、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應收賬款回籠不及預期。計提商譽減值3.66億元。本次商譽減值後,公司賬面商譽清零。

如今,潤星科技已經被華東重機三折甩賣,根據最新公告,交易對方尚未能付清交易對價款項,正在籌措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華東重機對合並報告範圍內的各類資產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減值測試,除了商譽減值外,還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2.85億元,其他類別的資產減值損失1.22億元。

其中,2.85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裏包括近2.5億元的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然而,公司並未在年報及《關於2023年度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和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中詳細披露這2.5億元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的賬齡結構等細節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經過計提損失、款項回流等操作,截至2023年末,華東重機的應收賬款已經從期初8.06億元同比下降93.22%至5466萬元。

光伏產業尚未盈利

由於數控機牀連續虧損,華東重機亟需新的盈利增長點。而光伏產業發展迅猛,N型電池技術也被認爲是下一代光伏技術發展方向,去年以來華東重機頻頻在光伏領域加碼佈局。

2023年3月29日,華東重機與江蘇沛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合同書》,擬在江蘇沛縣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基地項目”。項目計劃固定資產總投資20億元,新上“3.5+6.5GW182/210mm”大尺寸TOPCON、HJT電池片。沛縣項目的經營主體爲華東光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4月19日,註冊資本5億元,由華東光能全資設立。

四個月不到,2023年7月5日,華東重機與亳州蕪湖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簽署《投資合同書》,投資建設年產10GW 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基地項目(亳州)。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60億元,新建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公司下屬的控股子公司無錫華東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亳州市註冊成立控股子公司作爲項目公司,註冊資本金6億元。

項目雖然接連上馬,但是從去年的經營情況看,光伏業務目前還未能盈利。業績顯示,光伏板塊去年實現營收7720.25萬元,毛利率爲-63.74%。

對此,華東重機表示,徐州沛縣項目首期產能由3.5GW超預期提升至4GW。報告期內公司主要處於新基地建設及產能爬坡階段,進入2023 年四季度,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下滑嚴重,電池片價格快速下降,該業務板塊尚未對報告期提供業績支持,盈利能力短期承壓。截至目前,首期4GW高效N型TOPCon 電池片轉換效率已達26.5%,產品良率達 96%。

不過,年報中未披露亳州項目的最新進展。事實上,就華東重機的財務狀況來看,完成上述投資對公司來並不容易。

衆所周知,光伏屬於資金密集型產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流動資產總額不到25億元,其中貨幣資金餘額僅3.53億元。此外,公司還有短期借款約0.8億。

由此可見,以華東重機當前的家底,想要完成80億元的投資項目,還有很大缺口。

此外,光伏產業鏈價格繼續下挫。據了解,硅料價格已經抵達大多數企業的現金成本,甚至跌破部分企業現金成本。電池片價格持續呈現緩慢下行的趨勢。至於組件,價格探漲更加不易,4月底一線廠家仍堅守0.88元/W的底線交付水平,中後段仍有低於成本線的交付價格。

InfoLink表示,受供應鏈波動影響終端觀望5月份訂單,目前看來5月份的價格較難維持原先價位水平,近期招投標價格仍舊維持下探局勢,部分組件廠家規劃減產5月份排產來控制價格跌勢。

對於剛剛跨界光伏產業,在資金、規模上都不具備優勢的華東重機能否在內卷的光伏賽道爭得一席之地,還有待觀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