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恒指收复年初失地,市场资金涌入哪些板块?

港股恒指收復年初失地,市場資金湧入哪些板塊?

財聯社 ·  04/29 15:38

來源:財聯社

①港股上漲的邏輯是什麼?②後續市場怎麼看?

近期港股反彈可謂吸睛。自2024年2月中旬以來,截至4月26日,恒生科技及恒生指數的區間漲跌幅分別達到16.27%、11.16%,顯著跑贏標普500、日經225在內的全球重要指數。本週,恒生指數更是迎來五連陽,完美收復了年初下跌的“失地”。

對此東吳證券指出,港股的外資淨流出規模收窄,與日股/印度股市形成資金面蹺蹺板,或提示部分全球/亞洲配置的資金欲逐步降低日印股票的倉位,並增加對於港股的配置。

基於EPFR口徑,東吳證券指出2月中旬前後,日股和印度股市的外資淨流入規模開始觸頂回落,而相對應地,港股淨流出量逐步收斂。在亞太基金中,截至3月日股倉位高達46.9%,而港股和A股均在5%左右,說明外資對於中國資產仍具備較爲廣闊的增配空間。

同時,兩條線索揭露“北水”正在“南流”。一是,內地公募基金重倉股中,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港股倉位由2023年第四季度的8.7%提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9.3%。二是,2月以來,港股通資金基本持續日度級別的淨流入,且幅度逐漸加大,年初至今共計淨流入1895.2 億元,規模系去年同期的2倍。

資金在交易什麼?

邏輯一:估值夠“便宜”,資金高低切

當前港股屬於全球權益類資產中的估值窪地,配置價值突顯。橫向對比來看,在全球重要指數中,恒生指數估值排列最末。縱向對比,截至24年4月26日,恒生指數的估值(PE TTM,下同)處於2015年以來20%以下歷史分位,恒生科技估值處於20年8月以來15.5%歷史分位;而日股、印度股均處於近年30%以上分位,港股配置性價比較爲顯著,疊加日元大幅貶值下日股投資回報受損,或吸引資金在估值高低間切換。

邏輯二:國內基本面和基本面預期向好

若僅是估值“便宜”,並不能成爲資金加倉的理由,港股的上漲還隱含了國內基本面/基本面預期的向好。宏觀經濟方面,一季度國內經濟表現較好,GDP增速高於預期、PMI重返景氣區間、出口亮眼,外資行對於中國24全年GDP增速的預測普遍上修。微觀層面,騰訊、美團、京東等港股互聯網企業23Q4盈利增速高於預期,恒生指數EPS一致預測較去年年末提升2.84%,且瑞銀、高盛等外資行上調港股評級,均體現市場對於基本面預期的改善。

邏輯三:藍籌分紅穩定,白馬“後起追趕”

港股分紅意願及水平較高,股息率具備吸引力,一方面藍籌股作爲派息主力分紅穩定,另一方面以互聯網爲代表的白馬股分紅比例正大幅提升。與其他權益市場相比,港股企業分紅意願高企,在22年派息的所有上市公司中,港股分紅比例中位數爲37.4%,比A股高5.8pct。截至24年4月26日,恒生指數股息率爲4.08%,大幅高於上證指數的2.73%、日經225的1.60%,具備相對優勢。

其中,大盤藍籌股是港股派息的主力,金融、能源、電訊、地產建築、非必須消費行業的23年年度分紅金額達1.6萬億港元,佔全部港股的80%;同時,23-24年衆多白馬股加大分紅力度,23年分紅同比大幅提升的個股主要集中於資訊科技、非必須消費和醫療保健業,疊加近期騰訊、阿里等宣佈24年分紅回購計劃,進一步助推了科技股的上漲。

邏輯四:資本市場政策催化

本週港股連漲離不開政策的助推。4月19日證監會發布五項與香港資本市場合作措施,旨在進一步拓展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有望提升港股流動性。其中,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範圍,有助於增加內地可投ETF的數量和規模;人民幣股票櫃台納入港股通,將降低南向資金的兌匯成本、增厚分紅收益,長期來看有利於吸引社保、保險等長線資金入市。

此外,兩會期間,香港證監會主席提議優化互聯互通股息紅利稅務安排,降低港股通個人投資者的紅利稅收水平,市場政策展望加強。由於內地個人投資者投資港股相對A股的分紅稅差額最高可達28%,因此優化空間尚存。經估算,篩選恒生港股通中的50只穩定分紅個股爲組合代表,若將23年內地投資港股的紅利稅統一調整爲10%,則整體法下組合稅後股息率將由5.3%升至5.5%,增厚約400億港元紅利收益;若境內外紅利稅全額豁免,則稅後股息率將升至5.6%,提升將近700億港元的紅利回報。因此如果後續紅利稅政策得以優化,有望吸引更多內外資入市。

後續市場怎麼看?

近期,港股的內外資流動性均有改善,部分全球、亞洲配置的資金欲降低日印股票倉位,並增加對於港股的配置,且內資“北水”加大“南流”。短期內資金的流入可能基於四點邏輯:估值夠“便宜”,資金高低切;國內基本面/基本面預期向好;港股分紅意願和水平較高,藍籌分紅穩定,白馬“後起追趕”;資本市場政策的催化。

從中長期維度來看,有兩個影響港股長期走勢的核心變量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一是中美名義增速差的變化,24年中美名義增速差的收斂將是中國資產價格修復的核心因素,且港股受聯繫匯率的影響,對海外宏觀環境的變化更爲敏感,反應往往更強。二是美元及美元信用的變化,歷史上港股表現與美元指數呈明顯的負相關性,當前美元“易下難上”,內在價值受損或提示降息週期打開後美元的貶值“一觸即發”,港股估值有望迎來系統性抬升。

總體而言,東吳證券認爲,積極因素正在不斷增加,並對港股未來的市場表現持積極看法。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