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佰泽医疗冲击港股IPO,拥有北京京西肿瘤医院等8家医院,年营收超10亿元

獨角獸早知道 ·  Apr 28 08:19

近日,佰泽医疗集团Bayzed Health Group Inc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综合 | 招股书  编辑 | Arti

佰泽医疗是中国领先的主要从事投资及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肿瘤医疗集团,集团专注于为肿瘤患者以及包括肿瘤患者家属在内的肿瘤高危人群提供癌症筛查、肿瘤诊断、肿瘤治疗、肿瘤康复等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 

截至发稿日期,集团在国内拥有6家自有医院,2家托管医院。其中,包括2家三级综合医院、1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和1家二级肿瘤专科医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佰泽医疗自有医院在中国所有民营肿瘤医院集团中,肿瘤服务收入排名第五,早癌筛查中心数目排名第一,年度胃肠镜检查病例数排名第一。随着中国肿瘤医疗市场的持续扩大,佰泽医疗有望借助本次上市行动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并实现更快发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佰泽医疗是“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理念的先行者。公司认为,筛查、诊断及康复在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与治疗同等重要。公司致力于为已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个体;具有平均或高癌症风险个体(如家族史中发生过癌症事件的个体);及已接受过肿瘤治疗或完成癌症积极治疗的个体提供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

佰泽医疗通过于2018年6月收购在肿瘤相关学科方面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借助其所依托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学科优势,抢占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并将公司的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建设成为公司医院体系内的旗舰医院,然后赋能公司位于其他省市的体系内的医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2018年中国各省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而言,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对患者健康及寿命影响最大的癌症为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及肝癌)、肺癌及乳腺癌。天津市、安徽省、山西省及河南省的医院床位数以及每千人拥有肿瘤科床位数均低于北京市。

佰泽医疗依托北京京西肿瘤医院的学科优势(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先后在上述省市设立、收购及/或托管七家医院,从战略上专注于提供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并在公司体系内的医院进一步加强上述癌症的肿瘤学科建设。公司致力于填补当地由于肿瘤筛查、肿瘤康复医疗资源相对稀缺而产生的市场需求缺口,并与当地公立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公司的持续努力下,佰泽医疗体系内的医院的市场地位、肿瘤服务能力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公司体系内的两家医院在学科专长、诊疗能力及服务质量方面实现了巨大提升。自2023年3月起,经中国政府批准,太原和平医院由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升级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成为山西省首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自2024年4月起,经中国政府批准,武陟济民医院由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成为武陟县首家三级综合医院。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佰泽医疗的六家自有医院和黄山首康医院均成立了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早癌筛查中心或早癌筛查与评估中心,将早癌筛查标准在基层应用和推广,以提供早癌筛查及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连续医疗服务。

上述医院均已成立康复科及/或标准化及专业化的肿瘤康复中心,为肿瘤患者提供康复服务。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肿瘤相关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77亿元、人民币2.43亿元及人民币3.45亿元,分别约占同期公司医院业务总收入的56.3%、39.3%及42.4%。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自2018年至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9%;中国癌症死亡病例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80万例,死亡病例约290万例,分别占全球新发与死亡病例的约23.8%及27.4%,中国已成为全球癌症新发和死亡第一“大国”。

此外,中国的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按照收入计算)由2018年的约人民币29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约人民币5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2%,且预计将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53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约人民币1,0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8%。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面临两大痛点:一是,与美国相比,中国肿瘤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医疗开支及总医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与美国相比,水平较低;中国肿瘤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优质肿瘤医疗资源,与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的大量肿瘤患者之间存在供需矛盾;二是,承担中国更多肿瘤医疗服务需求的公立医院,基本以肿瘤治疗为主,对于癌症筛查和肿瘤康复的资源配置存在缺口,“重治疗、轻筛查”和“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较为普遍。

具体而言,中国公立肿瘤专科医院的床位利用率长期接近或高于100%,中国的癌症五年整体生存率为40.5%,而美国为67.1%,说明中国肿瘤医疗资源及治疗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公司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将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基于佰泽医疗所拥有的良好的过往记录及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相信,公司能够把握高速增长的中国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商业机遇,并且能够利用公司所制定的合理有效的未来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拓展公司的市场份额。佰泽医疗将持续聚焦肿瘤相关业务线和平台的建设及建立肿瘤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公司的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佰泽医疗于业绩记录期间的运营能力增强。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自有医院的门诊人次总数分别为196,457人次、547,919人次及701,502人次,公司自有医院的住院人次总数分别为5,834人次、30,740人次及44,461人次。

同期,公司托管医院的门诊人次总数分别为485,159人次、456,450人次及493,552人次,公司托管医院的住院人次总数分别为23,287人次、23,780人次及29,098人次。

佰泽医疗于业绩记录期间实现了显著增长。公司的收入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4.62亿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8.03元,并进一步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0.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4%。公司的毛利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4140万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7960万元,并进一步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7.5%。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医院业务(包括住院服务、门诊服务及其他),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别为人民币3.15亿元、人民币6.18亿元及人民币8.14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68.2%、77.0%及75.9%。

于业绩记录期间,佰泽医疗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各项:经营公司自有的六家民营营利性医院,提供包括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内的医疗服务;管理及运营公司体系内的医院中的两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并从中收取管理费;及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考虑到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性质,公司专注于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并将其作为公司业务运营的核心部分,预期未来此趋势将会延续。

为进一步发展佰泽医疗集团的业务,在IPO前,包括上海栩琨管理、正奇(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北医汇金、安徽北医惠方、安徽北医汇通、深圳前海元明医疗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宁波长商昆仲投资合伙企业、迈胜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无锡金投鲁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山东省鲁信新旧动能转换创投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鲁信菁蓉贰期创业投资中心、深圳市泽信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德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VenusTale、SCYCHoldingsLimited、上海铎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上海信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引进成为集团股东。

本次佰泽医疗香港IPO募资金额将用于持续强化公司的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有适当机会出现时收购医院;扩展公司的医院管理业务;升级公司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或系统;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