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科技记者古尔曼:想要翻身,苹果需要一款真正低端的iPhone

科技記者古爾曼:想要翻身,蘋果需要一款真正低端的iPhone

金十數據 ·  04/22 16:09

來源:金十數據

蘋果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隨着iPhone銷售和中國市場的低迷,公司迫切需要一款真正的低端iPhone來重振增長。

長期以來,$蘋果 (AAPL.US)$一直依賴中國市場和iPhone實現增長。隨着這些收入來源持續下滑,該公司必須探索新的地區和產品,才能重回正軌。

此外,蘋果的下一件大事是基於設備的大型語言模式;iPad 零售量減少;Vision Pro銷售失去動力;iOS 17.5包括一個可能顛覆App Store的變化。

蘋果正四面受敵。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和立法者正在對該公司進行審查。它正在人工智能領域奮起直追。正如最近汽車項目的夭折所顯示的那樣,它正在努力尋找新的產品類別。

也許更令人擔憂的是,該公司兩個傳統可靠的業務部門正陷入低迷:iPhone和在中國銷量的低迷。

iPhone的銷量在假日期間短暫回升後,預計在蘋果公佈最新業績時將再次下滑。據華爾街估計,這將拖累整體收入下降約5%,是過去六個季度中的第五次下降。單位銷量也在下降,IDC預計今年前三個月iPhone的銷量將下降10%。

對蘋果來說,好消息是目前在中國的iPhone用戶並沒有大量更換手機。問題似乎更多在於吸引新用戶加入蘋果產品生態系統,以及讓現有用戶儘快升級

衆所周知,近年來iPhone的升級速度有所放緩。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缺乏老派運營商補貼、手機價格上漲、經濟不景氣,以及疫情後世界仍在努力恢復。但同樣明顯的是,蘋果正在減少消費者升級的理由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自2020年發佈iPhone 12以來,蘋果的旗艦產品並沒有太大變化。在此之前,自2017年以來沒有任何重大升級。每隔幾年就對iPhone進行一次大改版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爲了彌補這一點,蘋果在服務和配件上全力投入。儘管iPhone用戶可能不會每一兩年升級一次智能手機,但他們每年仍可能在服務、應用程序和AirPods上花費幾百美元。也許他們甚至會爲蘋果手錶買單。當用戶最終決定購買一部新iPhone時,這只是錦上添花。

但即便是這樣的策略也已經達到了極限。銷售增長停滯不前,顯然需要做出改變。

蘋果能做什麼?最顯而易見的答案是推出一個重要的新產品類別,但近期內不會有新產品問世。該公司花了十年時間和100億美元開發一款汽車,但這款汽車永遠不會面世。它又花了八年時間,耗資數十億美元,創造出了售價3500美元的Vision Pro,但這款設備在數年內都不會成爲主要的賺錢工具。在蘋果能夠生產出重量更輕、價格更低的產品之前,蘋果耳機仍將是一款小衆產品。

但我確實認爲有辦法在不創造全新設備的情況下恢復增長。蘋果最好的做法可能是開發一款更便宜的iPhone,並重新進軍新興市場

自從第一代iPhone上市以來,一直有人呼籲推出更便宜的機型。但這並不是蘋果積極追求的目標。蘋果首次嘗試使該設備更經濟實惠的做法是,在新版本上市時,將一年前的機型降價100美元。蘋果隨後在2013年推出了iPhone 5c,但該機型大多隻是用彩色塑料包裝的舊版本,折扣也是100美元。

2016年,蘋果再次嘗試推出iPhone SE。399美元的價格是一個改進,比高端機型便宜了幾百美元,但它的設計很快就過時了。如今的SE售價429美元,考慮到它缺乏功能,這並不算便宜。

明年,蘋果計劃升級SE,改用全屏設計,使其看起來更像現代智能手機。但由於採用了更快的芯片和優質材料,可以肯定的是,其價格將遠遠高於400美元。

如果蘋果想認真對待新興市場,它應該開發一款售價在250美元左右的iPhone。這可能不是史蒂夫·喬布斯會做的事情,但蘋果公司現在需要的可能是降低價格。

蘋果可以通過採用全屏液晶顯示屏(而不是目前iPhone上成本較高的OLED顯示屏)和減少攝像頭數量來降低成本。該設備將採用較舊但仍有性能的芯片,或許還將採用塑料外殼(仍保留蘋果的工業設計)。而且,該公司可能會將手機的銷售限制在新興經濟體。

這需要思維上的轉變。蘋果將不得不忘記其吹噓的利潤率,而只是追求收入和市場份額。此舉可能有助於在發展中國家建立公司的品牌,蘋果最終可能會向這些消費者追加銷售更昂貴的設備。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會迷上蘋果的服務和應用。

由於擔心稀釋其高端品牌,蘋果一直沒有采取這一舉措。有人告訴我,這就是爲什麼有關銷售真正廉價iPhone的討論沒有進展的原因。“我們不提供簡化的、糟糕的產品,”喬布斯多年前說,蘋果至今仍秉持着這一理念。

但市場正在發生變化。競爭對手進步了,賭注也更高了。蘋果最近還採取了一項舉措,表明它對新想法更加開放:該公司現在通過沃爾瑪銷售一款售價699美元的M1 MacBook Air,但沒有在自己的渠道上做廣告。

世界上有數十億人不使用蘋果產品,如果沒有更實惠的選擇,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改變。最大的一個機會可能是印度,蘋果已經在那裏擴張了。

先進的蜂窩網絡接入在印度不斷增長。印度的中產階級不斷壯大,每年購買智能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蘋果已在該地區開設了兩家專賣店,並計劃至少再開三家。該國還正在成爲一個製造中心。蘋果正在迅速擴大在該國的iPhone組裝,並計劃最終在該國生產更多設備。

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周邊市場也很有吸引力。蘋果已經在泰國開設了兩家專賣店,並即將在馬來西亞開設第一家專賣店。去年,該公司在越南開設了一家網上商店。這一舉措通常預示着蘋果公司將在某一地區進行更大規模的推廣。與印度一樣,這些市場也越來越多地成爲該公司產品的總裝基地。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上週訪問了東南亞的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並承諾增加在當地的投資,這一點也不足爲奇。在此之前幾周,庫克還在中國進行了類似的訪問。

亞洲以外還有其他機會,包括東歐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區。在更遠的地方,蘋果甚至可能大舉進軍非洲。基礎設施方面仍有限制,但蘋果顯然正在研究這一前景。幾年前,它擴大了在該地區的一些服務。去年,該公司爲尼日利亞聘請了一位新的總經理,這是三年來的第二位。

蘋果的下一件大事是:設備上的大型語言模型。正如我之前所討論的,該公司正在探索一些“下一個大事件”項目,包括增強現實眼鏡和個人機器人。但今年晚些時候,它將在更先進的人工智能領域做出更大的努力。在這一領域,蘋果正在追趕OpenAI和Alphabet(GOOGL.O)旗下的谷歌等公司,其最初的人工智能功能可能不會優於競爭對手。但它實現這項技術的方式仍可能改變遊戲規則。

蘋果一直在開發一個大型語言模型——支撐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算法——所有跡象都表明,它將完全在設備上實現。這意味着該技術由iPhone內的處理器驅動,而不是在雲端。結果是什麼?在某些情況下,蘋果的人工智能工具在功能和知識方面可能會稍遜一籌(該公司可以通過與谷歌和其他人工智能供應商合作來填補空白),但這種方法將大大加快響應速度。而且,蘋果也更容易維護隱私。

蘋果也將採取一些不同的營銷信息。蘋果並沒有大肆宣傳聊天機器人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強大功能,而是計劃展示這項技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人們。我們應該在該公司6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了解到全部細節,屆時該公司將公佈其人工智能戰略。

iPad的零售供應在5月更新之前減少。正如我幾周前報道的那樣,蘋果計劃在5月初推出iPad,屆時它將更新Air型號,併爲Pro版本配備一個時髦的全新OLED屏幕。現在,我們又得到了更多的線索,表明蘋果即將推出新款iPad。當蘋果準備推出新機型時,通常會削減現有產品系列的出貨量,而這正是我們看到的情況。多家零售店的消息人士稱,幾款iPadAir的庫存已經開始減少。

我們還沒有看到iPad Pro出現這種情況,它的庫存仍然充足。這可能意味着蘋果有大量的庫存需要處理(這是一種可能的情況),或者該公司計劃在推出新機型後保留現有機型。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第二種情況可能是一個挑戰:誰會想要本應是高端產品的低端舊款iPad呢?但如果新機型大幅提價,這也是有道理的。

還記得VisionPro嗎?感覺VisionPro正在重蹈之前所有VR頭顯的覆轍。在經歷了令人興奮的發售期,銷量激增,用戶蜂擁到商店進行演示之後,人們對它的興趣已經消退。

以下是我從蘋果零售店聽到的消息:演示需求大幅下降。預約的用戶經常不來,至少在某些零售店,銷售量從每天幾臺下降到一週只有幾臺。蘋果也不得不加強其在線主頁的營銷。在網站頂部有一個關於VisionPro的巨幅宣傳,這是自二月初該設備上市以來最積極的宣傳。

一個很大的問題是,VisionPro的現有用戶是否已經不再經常使用頭顯--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以前的虛擬現實系統。讓我談談自己的經歷。在我擁有VisionPro的頭幾個月裏,我每天都使用它(有時一天用好幾次)。現在,我每週使用一兩次。

最初,每當我看電影或YouTube,或者想在家裏的Mac電腦上有一個更身臨其境的屏幕時,我就會使用Vision Pro。如今,隨着最初的熱潮逐漸消退,人們似乎清楚地意識到,Vision Pro過於笨重,不適合日常使用。連接電池、啓動和導航界面的過程通常讓人覺得不值得。而且,還沒有出現一款殺手級應用,能讓我選擇它。

Vision Pro還讓我脫離了現實世界,因此在家人或同事面前使用它時很不方便。只有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比如在長途飛行中或在家工作時,你才能更好地享受它。

蘋果已經解決了最初困擾VisionOS(該設備的操作系統)的幾個錯誤,但在改善體驗方面並沒有做太多工作。VisionPro仍然缺少兩個"環境"(顯示自然和其他場景的視覺背景),而且蘋果的許多應用程序也沒有針對該平台進行優化。該設備上的應用商店也依然平平無奇。

好的一面是,蘋果最近確實增加了空間角色功能,讓你感覺自己和其他VisionPro用戶在同一個虛擬房間裏。但這最好是在你認識其他VisionPro用戶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而現在能找到的用戶並不多。

iOS17.5測試版增加了一項歐盟規定的功能,這對AppStore構成了威脅。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MarketsAct)於上個月生效,該法案要求iPhone等設備直接從網上安裝應用程序。其目的是讓智能手機更像個人電腦,從網上安裝軟件成爲第二天性。但這對蘋果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有可能會動搖其AppStore業務,尤其是如果這種做法蔓延到歐洲以外的地區。

蘋果對歐盟允許第三方應用程序商店的單獨但相關的要求比較滿意。這些市場的建立和運營都很麻煩,因此似乎不可能有太多的市場能夠起步。消費者的體驗可能也不會很愉快。用戶首先要啓動商店,註冊賬戶,然後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搜索所需內容。相比之下,從網上下載則非常簡單:只需訪問開發者的網站或通過谷歌找到下載鏈接即可。

不過,即使蘋果不願提供網絡下載功能,這項功能現在還是出現了。它出現在iOS17.5的第二個測試版本中,該版本已於上週推出。現在,下載應用程序仍有一些障礙。軟件需要使用活躍的開發者賬戶進行公證,而且在安裝應用程序之前,iPhone會顯示一個許可屏幕。此外,開發者每年每安裝超過100萬次,就需要支付半歐元(約合53美分)的費用。顯然,蘋果公司並不歡迎這種新方法。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