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新集团(601512):全年业绩短期承压 两翼布局持续赋能主业

中新集團(601512):全年業績短期承壓 兩翼佈局持續賦能主業

開源證券 ·  04/21

全年業績短期承壓,兩翼佈局持續賦能主業,維持“買入”評級中新集團發佈2023 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6.6、13.6 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2.9%、15.3%;銷售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爲50.8%和41.8%,同比分別減少6.8、4.2 個百分點。擬每10 股現金分紅2.7 元(含稅),合計4.1 億元,分紅比例30.05%。按公告日收盤價計算,股息率約3.3%。考慮園區開發受市場下行影響,下調2024-2025 年並新增2026 年盈利預測,預計2024-2026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4.3、15.5、16.8 億元(2024、2025 原值爲19.9、21.8 億元),EPS分別爲0.96、1.03、1.12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估值分別爲8.7、8.0、7.4 倍,公司“一體兩翼”業務協同發展,新興業務有望持續增厚業績,維持“買入”評級。

園區運營提質增效,土地出讓不及預期

園區開發運營爲核心主業,其中園區運營提質增效,截至2023 年末,深耕的蘇州工業園區內自營載體建面203 萬平方米,入駐企業逾460 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0 家,高新技術企業78 家,綜合出租率93%,各類載體中廠房載體122萬平方米、綜合出租率超95%,其餘產業園區也實現高水平發展。但由於園區出地面積減少,導致業務收入短期承壓,最終實現營收28.5 億元,同比減少26.3%。

產業投資高效增長,新能源發展未來可期

產業投資多層次佈局,全年實現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淨損益合計6.8 億元,同比增長31.6%。並不斷賦能主營業務,其中基金投資方面,已累計認繳投資外部市場化基金47 支,拉動各園區項目投資總規模近605 億元。科創直投方面,累計直接投資科技項目36 個,拉動總投資58.6 億元;綠色發展方面,累計完成併網474MW,在建規模211MW,園區運營優勢也爲該業務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經營性現金流顯著改善,期間費用增加拖累業績受益於開發業務回款增加,2023 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17.6 億元,同比增長51.5%。費用支出方面,全年期間費用支出合計5.0 億元,同比增長10.2%。

其中研發、銷售、管理、財務費用同比分別增長46.0%、21.4%、10.9%、5.7%。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產業投資風險、新能源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