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杨元庆官宣AI新物种:AI PC迎来个人智能体时代

楊元慶官宣AI新物種:AI PC迎來個人智能體時代

格隆匯 ·  04/18 11:26

4月18日,第十屆聯想創新科技大會(2024 Lenovo Tech World)在上海成功舉辦。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發表題爲《AI for all,讓世界充滿AI》的開場演講,詳細闡述了聯想基於混合式人工智能判斷的核心主張、戰略圖景和最新技術成果,重磅發佈了AI新物種——內置個人智能體"聯想小天"的AI PC系列產品,這也是當前中國市場中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個性化電腦。

"這個新物種具備了五大特性。"楊元慶解釋道,第一個特性是配備了個性化的AI Agent 智能體——聯想小天,小天內置個人大模型,能與用戶自然交互。它能夠真正理解你的自然語言和意圖,擅長學習和反思,有超人的記憶力,知曉自己的職責和邊界,並能形成邏輯嚴謹的推理鏈條,對複雜任務加以分解,做出規劃。"有了它,AI不再是飄在天空中、躲在雲層後的虛無縹緲,而是一個充滿靈氣、觸手可及的智能助手。"

除了內置小天智能體,人工智能個性化電腦還擁有個人知識庫,包含CPU、GPU和NPU的本地異構AI算力,連接開放的人工智能應用生態,並且能夠保護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楊元慶說:"有了這五大特性,PC將不再是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而是 AI Personalized Computer,人工智能個性化電腦。"

楊元慶還在演講中重點分享了關於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兩個判斷以及推動混合式人工智能落地的三大支柱。

第一個判斷是AI其實是增強,而不是取代人類的智能。楊元慶指出,所謂"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或許應該叫做"增強智能" Augmented Intelligence更爲恰當,因爲AI本質上是一種技術手段,在它的輔助之下,人類的想象力將會更容易轉變成現實。

第二個判斷是混合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千家萬戶、千行百業與AI建立連接的必然路徑。在楊元慶看來,公共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普及的催化劑和加速器,但在實際使用中,它的進一步普及應用卻受到了網絡速度、雲端效率和成本考量等等這些方面的限制。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公共大模型更是先天不足。

"公共大模型本質上是一種公共智能,要得到更廣泛的使用,還需要更加個性化並滿足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這需要其他人工智能技術的必要補充。"楊元慶指出,個人大模型和企業大模型,以及在其基礎上開發出的個人智能體和企業智能體則能夠擔當此任。

他進一步舉例稱,個人智能體將通過大模型壓縮技術,在個人智能終端或邊緣設備上運行,以自然交互的方式接收指令,通過個人的旅行紀錄、購物偏好這些存儲於設備上的信息,更好地進行推理,做出行動。"最重要的是,除非用戶授權,否則用戶的個人數據永遠不會被共享或發送至公有云。"

"當這樣的個人智能體被置身於各種各樣的智能設備,未來的智能設備就會成爲我們每一個人的數字化延伸。也就是說,智能設備中包含智能體,而智能體中包含大模型。"楊元慶說,我們的"內存",將實現極大的擴展,"算力"將會大大加快,"算法"將顯著提升。個人智能體將如影相隨,高度個性化、私密化,讓我們"如有神助",變得更加聰明,更加高效。

與此同時,企業也將受益於類似的企業智能體。它分散在企業的多個終端設備和基礎設施中,將能夠對大量的本企業數據並進行學習推理,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同時,支持企業運營決策,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生產力。

"人工智能的下半場,一定是從技術突破進入到落地應用的階段,需要我們在實際應用中積累用戶反饋,不斷完善,繼續創新。而此時此刻的關鍵詞是‘落地’。"楊元慶說,聯想的願景就是讓AI走下雲端,真正落地,走進千家萬戶、千行百業。

楊元慶強調,一方面,我們需要讓人工智能更加私密化和個性化,從公共智能變爲個人智能,從技術工具變爲高度理解個人需求和偏好的陪伴型個人工作和生活的助理。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服務於商業實體並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它從耗能高、安全性差、僅部署在雲端的大模型,變爲節能的、數據安全有保障的內置型組織決策助理,並將工作負荷更爲均衡地分佈在公有云、私有云、邊緣和終端,從而真正推動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應用和轉型。"我們要推動人工智能的普惠性、公正性和包容性。"

混合式人工智能落地需要智能設備、智能基礎設施、智能解決方案和服務三大支柱。楊元慶從個人和企業兩個維度展開闡述。他表示,對於個人用戶而言,內置個人智能體的智能設備就是人工智能的載體,推廣使用這樣的智能設備就是普及人工智能的最直接、最方便的路徑。個人智能體已經是設備出廠設置的一個標配。"聯想是最有條件實現這一點的廠商。"

楊元慶指出,這主要是因爲聯想不僅是世界第一的個人電腦廠商,也是領先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廠商,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可以採用自研的模型壓縮技術,在出廠智能設備上內置個人智能體,將設備成爲一個搭載人工智能應用的平台。

對於企業用戶而言,楊元慶認爲,人工智能的落地必須依賴於多層級包括"端-邊-雲-網-智"的混合式智能基礎設施,而這樣的技術架構,正是聯想集團傾力打造的新IT技術架構。"從智能存儲到邊緣人工智能,從數據中心到私有云、公有云、混合雲,聯想致力於打造最好的基礎設施——足夠寬闊以支持海量的數據流;足夠強大以完成最複雜的計算任務;足夠靈敏以在最靠近數據產生的地方處理數據;足夠環保以節省能源,降低碳足跡。"楊元慶說。

而混合型智能基礎設施的設計、部署、管理和維護較之以往的基礎設施更加複雜,所以也就需要更加全面系統的服務能力,更符合客戶需求的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不僅如此,不僅如此,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紛繁複雜的數據,如何通過清洗、整理,再運用合適的算法模型,對其加以學習、推理,從而在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產生智能,這樣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將成爲各行各業炙手可熱的新IT應用。

楊元慶表示,聯想爲此已經建立了一支人工智能專業服務團隊,在不斷歸納總結出各個行業的最佳實踐應用方案的同時,幫助企業規劃、構建智能體,爲企業決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讓企業客戶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運營、決策的效率。

會上,楊元慶還就當下社會熱議的新質生產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混合式人工智能正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它將大大加速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科技產業一定要抓住這百年一遇的增長機遇,建立生態聯盟,形成行業合力,開放創新,共謀發展。

"2024年是聯想成立四十週年。走入不惑之年,我們的使命格外清晰。"楊元慶堅定表示,聯想將繼續自主創新,加速轉型,開創以人工智能爲主題的新十年,打造一個"讓世界充滿AI和愛"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