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五亿美元输血!高瓴伸援手,微创医疗债务警报暂缓解

五億美元輸血!高瓴伸援手,微創醫療債務警報暫緩解

藍鯨財經 ·  04/09 22:31

藍鯨財經記者 王健文 屠俊

曾劍指萬億市值的微創醫療,而今不得不借錢還債。

業績顯示,2024年6月,微創醫療有一筆4.48億美元的可轉債即將到期,且年內,公司還有共計2.95億美元的短期債務亟待償還。兩筆債務總計7.43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超50億元。

在債務壓力下,4月5日,微創醫療發佈公告稱,公司自高瓴資本等機構處取得了一筆最高2億美元的融資,並將獲得3億美元的借款,以償還即將到期的4.48億美元可轉債。至此,微創醫療的債務風波得以暫時平息。

在2020年的股東大會上,微創醫療董事長常兆華曾意氣風發的喊出,“微創是一家有萬億市值基因的公司”。但幾年過去,公司卻仍面臨着持續虧損、債務壓力懸頂等一系列難題,市值也較2021年最高點時跌去了九成。減虧、減債、完成對賭協議,未來的微創醫療還將面臨許多挑戰。

借新債還舊債

4月5日,微創醫療公告稱,爲了償還4.48億美元的可轉債,公司與原貸款人簽訂了一份可換股融資協議。

根據這份協議,原貸款人同意向公司提供1.5億美元的可換股定期貸款融資,年利率爲5.75%。同時,原貸款人還可以額外提供5000萬美元的貸款額度。這裏的“原貸款人”是高瓴資本,以及微創醫療董事長常兆華關聯方旗下的一家機構Jumbo Glorious。

不過,若微創醫療想要獲得額外提供的5000萬元貸款,也需要遵守對賭協議,即公司2024年及2025年的虧損額不得超過2.75億美元、0.55億美元,2026年需要實現9000萬美元以上的盈利。否則,貸款人可以要求微創醫療提前償還貸款。

除了這筆最高不超過2億美元的借款外,微創醫療還公佈了另一項借款計劃。公司表示,其正在積極和多家金融機構溝通,預計將獲得超過3億美元的信貸支持。

微創醫療之所以要從多方籌措資金,是爲了償還一筆即將到期的可轉債。

在醫療行業融資市場尚且景氣的2021年6月,微創醫療曾以0利率發行了一筆7億美元的可轉債。根據協議,這筆款項的貸款人可以選擇以92.82港元/股的對價將債券轉化爲股票,這一價格較6月1日收盤價溢價約30%,到期時間爲2026年。但債券持有人有權要求該公司於2024年6月11日贖回全部或部分2021年可換股債券。

不過,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微創醫療的股價在達到最高點72.85港元/股以後便一路下跌,至2024年4月9日收盤,公司股價已跌至6.58港元/股,累計跌幅超過90%,市值也跌至121億港元,較最高點蒸發超千億港元。

在此背景下,那些在高位時購買了債券的投資方,顯然不能接受債轉股,微創醫療也只能出資回購這些債券。

對微創醫療而言,想要償還這筆債務並不輕鬆。

業績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微創醫療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爲10.20億美元,雖然足夠覆蓋這筆債務,但公司目前持續虧損,每年還需要大量資金支出以滿足研發、營銷等需求,2024年年內還有共計2.95億美元的短期債務需要償還。正因如此,在編制2023年年報時,畢馬威給出了一份非標年報,並在報告中提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尋求融資、借新還舊成爲了公司的必然選擇。2023年12月,微創醫療曾發行過一次金額爲2.2億美元的可轉債用於償還部分借款。還款後,這筆可轉債仍餘4.48億美元待還。

而在本次借款完成後,微創醫療又能夠獲得最高5億美元的資金,足夠償還上述可轉債。在距離還款日僅餘2個月時,這顆隱雷被暫時拆除,公司成功度過了這次債務風波。

但對公司而言,在渡過眼前的危機後,未來的路仍舊不好走。與此前的無息債券相比,此次微創醫療借新還舊,還背上了額外的利息支出。且公司若要動用高瓴資本提供的額外5000萬美元的借款額度,還需要背上對賭協議,這對於連年虧損的微創醫療而言並不容易。且若上述貸款人最終不選擇轉股,此次債務到期後,微創醫療仍將面臨新一輪的償債問題。

資金壓力懸頂

1998年,歸國科學家常兆華在上海張江創立了微創醫療。最初,微創醫療主要生產血管介入產品,此後通過併購等方式逐漸擴充產品條線,目前公司共有心血管、電生理、骨科等12大類業務群。

通過併購等方式擴充產品條線、提升公司體量,也是許多國際醫療器械龍頭走過的路。如美敦力就自20世紀末期起,通過頻繁的併購進入了骨科、糖尿病等多個領域。實際上,微創醫療也的確喊出過“對標美敦力”的口號。

但隨着產品條線的擴張,微創醫療需要的支出也越來越多。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發成本分別爲2.98億美元、4.20億美元、3.79億元,佔營收佔比分別爲38.24%、49.93%、39.91%;營銷成本分別爲2.98億美元、3.28億美元、3.35億美元,佔比爲38.21%、39.04%、35.23%。

此外,自2020年以來,疫情帶來的產品需求變化以及醫療器械集採的鋪開,讓微創醫療的營收也大受影響。彼時,心臟(冠脈)支架作爲第一個集採對象,價格從均價1.3萬元人民幣下降至700元人民幣左右。而微創醫療是當時中標量最大的企業。在2020年的國家集採中,微創醫療共有兩款產品入圍,累計意向採購量約37.66萬個,佔國家支架集採總量的35%。受此影響,當年,微創醫療心血管介入產品營收同比下降44.6%至1.44億美元。

這也讓微創醫療2020年的營業收入降6.49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8.24%,直到2022年,公司的營收才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在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自2020年以來,微創醫療連續4年陷入虧損,虧損額分別爲2.23億美元、3.51億美元、5.88億美元、6.49億美元,合計虧損18.12億美元。

高額的研發投入疊加持續虧損,讓微創醫療不得不通過借債來滿足資金需求。除上述可轉債外,截至2023年末,公司一年內應償還的短期負債達2.95億美元、一年以上長期負債餘額爲5.08億美元,合計達8.04億美元。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由49.4%增至64.3%。

爲了減輕資金壓力,微創醫療在借新債還舊債的同時,也在努力“節流”。在2022年的一次電話會上,微創醫療曾表示將把研發成本佔比控制在35%左右,但顯然,2023年公司並未達成這一目標。

此外,微創醫療頻繁分拆子公司上市,也部分出於減輕自身資金壓力的考慮。自2019年起,微創醫療先後分拆了心脈醫療、心通醫療、微創機器人、微創腦科學、微電生理等5家子公司上市。

但如今,這條路也充滿了變數。2023年5月,微創醫療子公司微創心律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至今未有回應。且微創心率在2021年C輪融資時,曾與高瓴資本等投資方簽訂了對賭協議。若公司未能在2025年7月17日前上市或首發市值低於15億美元,均可能面臨贖回風險。

對微創醫療而言,曾經“萬億市值”的目標已經變得可望卻不可及。在債務壓力、降本壓力以及對賭壓力之下,公司或許仍將艱難前行。在年報中,公司也表示,未來將充分重視財務報表的健康度及現金流的充裕性,致力於在未來幾年大幅減虧並實現盈虧平衡。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