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数据要素流通应用持续探索 中科江南新业务已具规模效应|直击业绩会

數據要素流通應用持續探索 中科江南新業務已具規模效應|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 ·  04/08 19:07

①公司董事長羅攀峯稱,公司在不斷探索包括“數據入表”在內的數據要素流通應用,將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業務的嘗試和實踐; ②中科江南新業務行業電子化,“已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財聯社4月8日訊(記者 武鑫)作爲廣電運通的控股子公司,過去一年,中科江南(301153.SZ)也在數字要素市場建設中分到一杯羹,尤其是隨着數字資產入表,投資者對其關注熱情上漲,今日業績說明會上也頻頻提問。

公司董事長羅攀峯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在不斷探索包括“數據入表”在內的數據要素流通應用,將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業務的嘗試和實踐。

對於公司各項業務市佔率情況,中科江南予以回應:目前市場上尚未有權威數據,但據中科江南統計,其支付電子化產品和服務已覆蓋33個省級、455個地市級和3634個區縣級財政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已參與12個省份的對標升級改造工作;會計覈算雲平台已覆蓋17萬餘家預算單位。據了解,支付電子化業務和預算管理一體化業務,構築了中科江南的基本盤。

在會計數據要素以外,中科江南亦在挖掘醫保數字要素帶來的經濟效益。財聯社記者從業績會上獲悉,其新業務行業電子化,“已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其中,國家醫保局電子票據應用區塊鏈平台及電子票據共享項目已完成了國家局總節點和28個分節點建設,近3000家醫療機構上線。

業績顯示,行業電子化業務目前在中科江南全部營收中佔比較低,僅爲4.47%,但2023年營收增長幅度較大,爲126.19%。

另外,投資者較爲關注股份支付費用,對中科江南2023年的淨利潤造成的影響。“雖然股份支付費用對2023年度表觀利潤指標有所影響,相關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淨利潤的增幅,但公司實際經營水平和盈利能力未受到影響。2024年將全年計提股份支付費用。”羅攀峯在業績會上回應稱。

記者了解到,2023年,中科江南取得2.89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9.49%。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3.46億元,同比增長43.27%。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因2023年末應收賬款佔總資產的比例增長6.62個百分點,遭到投資者質問。公司表示,爲降低應收賬款風險,避免在某一地區或業務的集中,會加強業務多樣性,目前已拓展醫保、數電票等業務領域。此外,公司將降低營業成本,加大應收賬款的回款力度,儘量避免壞賬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