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想过会差、没想到这么差!”,特斯拉跌落神坛

“想過會差、沒想到這麼差!”,特斯拉跌落神壇

華爾街見聞 ·  04/03 09:49

來源:華爾街見聞

特斯拉的2024開局不利,產銷數據之差達到了近5萬輛,庫存數據證實,特斯拉可能存在嚴重的需求不足問題。分析師驚呼,一季度交付量是一場難以解釋的災難。

一季度以來,華爾街投行們已多次下調了對$特斯拉 (TSLA.US)$交付量的預期,但公佈的數據顯示,分析師們的預期還是過於樂觀了。

4月2日,特斯拉公佈的一季度的汽車生產量和交付量報告顯示,特斯拉交付量同比下降8.5%至約38.68萬輛,環比則下降超20%,遠低於分析師先前預期的44.9萬輛,刷新了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遜於預期幅度。

長期看好特斯拉的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評價道,“儘管我們已經預計本季度交付量會很糟糕,但這個數據是一場難以解釋的災難。”

針對銷量下滑,特斯拉表示,今年一季度美國加州弗裏蒙特工廠的Model 3煥新版的生產處於爬產階段,紅海衝突導致物流受阻,以及柏林超級工廠縱火案造成的工廠停工,均影響了產量和交付量。

媒體分析認爲,消費者需求的放緩已成爲特斯拉當前最大的擔憂,高利率讓潛在的汽車買家保持觀望態度,競爭激烈與充電設施的不完善也讓消費者不願爲其買單。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mmanuel Rosner表示,特斯拉一季度產量爲43.3萬輛,產銷之差達到了近5萬輛,庫存數據證實,除了已知的生產瓶頸之外,特斯拉可能還存在嚴重的需求問題。

受這一消息的影響,特斯拉股價當日大跌4.9%。因市場擔心特斯拉已失去增長動力,今年以來,其股價已跌近33%,市值蒸發超2600億美元。

特斯拉的銷售困境

隨着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日益競爭,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面臨着來自$比亞迪 (002594.SZ)$/$比亞迪股份 (01211.HK)$等多個品牌的競爭。在歐洲,大衆和寶馬等老牌汽車製造商推出了更具吸引力的電動車型。在美國市場,特斯拉正面臨着電動汽車需求放緩的壓力,消費者更青睞混動車型。

中國市場的銷量一直被看作是特斯拉全球銷量的重要一環,但近期卻出現了滑坡的趨勢。

據乘聯會數據,今年3月,特斯拉中國的批發銷量爲8.91萬輛,第一季度共計22.09萬輛,略低於去年同期的22.93萬輛。據悉,比亞迪第一季度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環保汽車銷量爲62.6263萬輛。較去年第一季度增長13%。

分析認爲,特斯拉的兩款車型Model 3和Model Y已經到了生命週期的晚期,產品力正被中國車企趕超。

按照特斯拉的規劃,新一代入門車型在明年年底先在德州工廠量產,隨後才是墨西哥工廠以及上海工廠。那麼新車型要在中國市場上市,至少要等到2026年上半年。

這意味着,未來兩年時間,特斯拉在全球競爭最殘酷的中國市場,都只能靠目前的車型進行銷售,如何應對中國新能源霸主比亞迪以及諸多新勢力的競爭,將成爲特斯拉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德銀分析師Rosner認爲,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降價策略雖然短期內可能提振銷售,但長期來看將對利潤率和收益造成持續壓力,且效果大不如前:

儘管特斯拉已宣佈將從4月起提高在美國和中國的價格,但我們認爲爲了提振3月的銷量,而不是需求強勁的跡象。

而在美國市場,特斯拉正面臨着市場降溫以及來自混動車型的壓力。去年第四季度美國電動車市場增長出現了減速跡象,同比增長從第三季度的49%下滑到40%,也低於2022年同期的52%。

一方面,充電基礎設施的薄弱成了制約美國電動車普及的重要原因,截至2023年12月,美國只有16.5萬個公共充電樁。另一方面,美國電動車需求放緩大幅下滑,也有混動車擠壓的因素。

去年美國銷售最好的前十新能源車型中,只有三款是純電動,Model Y、Model 3和雪佛蘭Bolt。混動車型佔據了七款,本田、豐田更是佔據了六席。在去年年底純電動車僅僅增長40%的情況下,混動車的銷量卻增長了75%,形成了鮮明對比。

富國銀行的分析師Colin Langan此前曾預計表示,特斯拉麪臨的核心問題在於,曾經強勁的增長能力已不再,多次降價以刺激需求,但收效甚微,收入和利潤增速明顯放緩。今年特斯拉的銷售量將零增長,而到了2025年,情況將更糟,銷售量將下降,將特斯拉目標價從200美元下調至120美元,意味着該股還要再跌30%左右。

也有投資者認爲,特斯拉目前銷售陷入困境主要是馬斯克個人行爲造成的,知名特斯拉投資者、格伯川崎財富投資管理公司CEO Ross Gerber在X發表評論稱,要想“挽救”特斯拉,需要立即更換特斯拉董事會,換上獨立董事,只有馬斯克一個人需要對此負責。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