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华域汽车(600741):新产品、新客户稳步推进 盈利能力维持稳定

華域汽車(600741):新產品、新客戶穩步推進 盈利能力維持穩定

銀河證券 ·  04/01

事件:公司發佈 2023 年度財務報告,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685.94 億元,同比+6.52%,實現歸母淨利潤72.14 億元,同比+0.1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65.03 億元,同比+0.62%。

我們的分析和判斷:

上汽系佔比不斷下降,多元化客戶、多產品策略帶動公司經營穩步有升。

客戶結構多元化: 公司近年上汽體系收入佔比不斷下滑, 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三大客戶合計佔公司總營收在2021~2023 年分別爲46.1%/43.8%/41%,下降趨勢顯著,客戶結構呈現多元化。單一客戶依賴度繼續降低,業務結構穩步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產品結構多元化: 2023 年公司營收構成中,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分別爲317.9 億元、212.8 億元,同比2022年的334.8 億元及219.4 億元, 分別下降5.04%、3.01%, 而2023 年上汽大衆銷量121.5 萬輛,同比下降8.01%,上汽通用銷量100.1 萬輛,同比下降14.45%,公司營收端收入略微下降, 遠高於銷量下降幅度, 側面彰顯公司供應產品多樣化, 單車價值量不斷提升, 奠定了超強穩定性。我們認爲, 一方面, 隨着上汽大衆及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車佔比不斷提升, 公司所供新能源零部件種類增多, 另一方面, 公司在制動系統、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智能化產品等不斷突破,獲得了更多定點,打開了收入增長空間。

2023 年在電動化、智能化零部件拓展中: 智能座艙領域, 模塊化、系統化解決方案實現客戶項目的量產配套; 智能照明領域, 實現最新數字全綵交互照地燈產品的配套量產; 智能駕駛輔助領域, 自主研發的前雷達、角雷達、艙內生命體徵檢測雷達、電動門避撞雷達等新產品均實現量產, 並已初步建立純固態激光雷達的整機設計、測試驗證研發能力; 電驅動系統領域, 新獲上汽通用、零跑汽車的電控和高壓電機項目定點, 並順利推進長城中高功率電驅動系統總成項目、800V 碳化硅自研控制器項目的開發工作。電動化、智能化零部件業務的有序拓展爲公司帶來業績增長新動能。

產品結構調整造成毛利率短期波動。2023 年公司五大業務內外飾件/金屬成型和模具/功能件/電子電器件/熱加工件分別實現營收1130.70 億元/100.78 億元/285.40 億元/72.52 億元/5.79 億元,其中電子電器件營收同比上漲18.68%,快於整體營收增速, 佔營收比重同比上升0.46pct 至4.55%。在規模效應的帶動下,電子電器件業務毛利率同比上漲3.26pct 至13.76%,但公司傳統產品營收增速放緩疊加國外人工、物料、能源等成本的上漲造成毛利率有所下滑,影響整體毛利率,2023 年公司內外飾件、金屬成型和模具毛利率分別爲12.99%和10.05%, 同比分別-1.85pct 和-1.44pct, 影響公司毛利率整體下滑0.90pct至13.32%。公司處於業務結構轉型期,毛利率短期有所波動,但新興業務電子電器件毛利率明顯高於傳統業務, 我們認爲伴隨電動化、智能化零部件收入佔比的不斷上升,公司毛利率在長期有望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費用率管控良好,盈利能力維持穩定。2023 年, 公司銷售/管理/財務/研發費用率分別爲0.69%/4.74%/0.05%/4.22% , 同比分別+0.04pct/-0.40pct/+0.19pct/-0.30pct , 銷售費用率的增長主要來源於新產品業務拓展帶來的三包損失費用增加, 財務費用率的增長主要來源於借款利息的增加,研發費用率的降低主要是由於前期主要研發項目陸續進入量產交付期,新項目研發需求有所降低, 公司對費用率的有效管控對沖了部分毛利率下滑影響,維持了穩定的盈利能力。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爲1767.33/1829.74/1871.33 億元, 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4.93/80.54/83.43 億元, 對應攤薄EPS 分別爲2.38 元、2.55 元、2.65 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下游客戶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2、新產品業務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3、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