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 国际化或将成为锂电行业的新出路

新能源車市場增速放緩 國際化或將成爲鋰電行業的新出路

智通財經網 ·  03/29 14:12

中汽協日前發佈了汽車產銷數據,汽車市場2月遭遇“倒春寒”。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出現了下滑,環比分別下降41.1%和34.6%,同比分別下降16%和9.2%。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也是明顯放緩,同比分別僅增長28.2%和29.4%。

在價格方面,新能源汽車的降價趨勢在去年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春節過後比亞迪便喊出了“電比油低”的口號,帶頭打響了龍年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的第一槍,將新能源汽車帶入7萬元時代,隨後其他不少車企也紛紛跟進降價。

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新局面,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變化。一方面,價格的下降,導致不少上游企業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另一方面,需求的下滑,帶來了大量的項目停產,落後產能出清。

車企降價和需求下滑傳導至上游,電池和材料端下探還未到拐點

新能源車的上游主要是電池、電機和電控,而電池作爲新能源車的核心,也是其核心成本所在,佔比可達40%以上。所以,價格戰之下,作爲佔據新能源車成本最大比例的電池,已成爲車企控制成本的重點。

一方面,像比亞迪這樣擁有自研電池能力的車企,可以自控電池成本,自身深耕供應鏈、規模化攤薄成本;另一方面,沒有自建電池產線的車企,則通過商務議價的策略壓低電池價格。新能源車企降價的壓力直接給了電池大廠,從而也進一步傳導至上游材料端。

在2023年年末的蜂巢電池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曾表示,2024年蜂巢要實現製造成本、採購成本、技術成本三個維度的成本控制。楊紅新也對外表示,“採購成本和技術降本要降20%。2024年,希望原材料採購降本的幅度達到15%-20%。”

弗迪電池此前的內部通知稱,“2023年,採購團隊通過層層篩選,去劣存優,充分招標競價等手段,實現了利益最大化。當前,採購降本空間依舊巨大。”

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加上IPO和再融資的趨嚴,鋰電材料各領域都出現了項目停產或者終止的情況。

在負極材料方面,尚太科技(001301.SZ)在2023年3月宣佈,公司最早的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停產。對於停產的原因,尚太科技表示,整個負極材料行業供需已經反轉,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在需求增長不達預期及供給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降本增效成爲公司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關鍵措施。

在正極材料方面,2023年12月,寒銳鈷業(300618.SZ)終止了“6萬金屬噸鎳高壓浸出項目”和“26000噸/年三元前驅體項目”兩個鋰電項目,同時轉而建設“年產2萬噸鎳金屬量富氧連續吹煉高冰鎳項目”。

在電解液方面,2023年6月,多氟多(002407.SZ)發佈公告,原計劃募資44億元的“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關鍵材料項目”縮減至僅募資15億元。2023年11月,新宙邦(300037.SZ)公告終止建設總投資約12億元的珠海新宙邦電子化學品項目,以集中資源建設惠州宙邦四期電子化學品項目。

行業下探,將最直觀地反應在上市公司的業績數據中。綜觀產業鏈各公司披露的業績來看,正極材料領域不少腰部、甚至個別頭部公司已經出現虧損,而電解液領域除頭部公司尚能維持盈利外,末端及新加入者也同樣出現了虧損的情況。

正極材料領域,容百科技(688005. SH)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56.17%,德方納米預計虧損14億元~16.5億元,長遠鋰科(688779. SH)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24億元,萬潤新能(688275. SH)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5.05億元,豐元股份(002805.SZ)虧損2.8億元~3.8億元。

在電解液領域,天賜材料(002709.SZ)歸母淨利潤下降66.92%,多氟多(002407.SZ)淨利潤下降73.89%,天際股份(002759.SZ)歸母淨利潤下降93.04%,原因爲六氟磷酸鋰市場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永太科技(002326.SZ)預計虧損4.5億元~6.5億元,深圳新星(603978.SH)則預計虧損擴大至9800萬元~14700萬元。

在不同的產業鏈環節,不同企業面臨的內卷程度和週期拐點亦有不同。總體來看,終端新能源車企的卷價格,最先傳導到各電池大廠,材料端則將會慢一些,相應的行業拐點也會有先後。

據高工鋰電,部分電池大廠表示,市場回暖將在2024年一二季度會出現,屆時也將帶動設備訂單回暖。而在材料端,正負極材料仍在血拼價格和成本,隔膜領域即將迎來產能規模放量,電解液等待鋰價進一步下探,業內人士預計材料端的週期拐點或將出現在2024年下半年甚至2025年。

極度內卷下,新的出路或在國際化

找尋極度內卷下的產業發展出路,產業界越來越多人士表示,出海走國際化佈局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從高工鋰電統計海外主流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來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均低於20%,部分主要工業化國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甚至低於10%。對比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海外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也需要中國鋰電企業填補產能空白。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海外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中國企業能大有可爲。不少國內公司也已經佈局海外,國際化正在紮實推進中。

寧德時代(300750.SZ)堅持走出海戰略,已經在全球佈局13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德國圖林根州建立起第一座海外工廠生產鋰離子電池電芯,目前一期14GWh產能正式實現投產,2023年以技術夥伴參與福特出資35億美元投建的磷酸鐵鋰電池工廠,預計於2026年投產,年產能約100GWh。

容百科技加速海外市場拓展,已有2萬噸正極材料在韓國投產了,並給國際客戶供貨。在歐美工廠,容百科技預計到2025年開始給歐美電池供貨。

天賜材料海外生產基地建設主要圍繞北美地區及非洲摩洛哥開展,北美地區規劃年產20萬噸電解液,摩洛哥除電解液外也考慮六氟磷酸鋰配套材料以及正極材料,可與當地其他廠商形成副產物的循環利用,德國以OEM方式批量供貨,海外市場佈局加速。

新宙邦(300037.SZ)在韓國、日本等設立辦事處,並於海外佈局電解液產能,根據公司公告,波蘭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已經正式投產,此外還在西歐規劃了溶劑項目以及擬建設美國俄亥俄州工廠。

每次週期的底部,都有企業抓住機遇,實現市佔率和盈利的明顯提升。天賜材料就是這樣一家企業,憑藉一體化佈局帶來的成本優勢,在此前的兩次新能源行業週期底部後,市佔率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最終躋身電解液行業龍頭。2018年補貼政策調整後,以低價策略快速搶佔市場,提升市佔率;2020年的行業電解液環節盈利承壓,行業加速洗牌,市佔率進一步提升5Pct。據鑫欏資訊的數據,天賜材料2023年以接近40萬噸的出貨量連續8年全球排名第一,國內市場份額爲36.4%。

行業內卷的環境下,項目的停產和跨界者的“望而卻步”,也有望改變行業的格局。太平洋證券日前發佈研報指出,行業高成本企業可能被迫停產,而龍頭企業仍可持續經營,穩住份額。當行業反轉,龍頭企業份額及盈利有望再次提升。此外,太平洋證券還表示,海外市場可能改變行業競爭格局,看好率先實現海外建廠的龍頭企業。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