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26年初有望商业化运营!eVTOL成低空经济突破口

2026年初有望商業化運營!eVTOL成低空經濟突破口

財聯社 ·  03/28 10:27

①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秘書長成濤表示,預計2025年底、2026年初會是eVTOL商業化運營的起點。 ②低空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當下仍面臨通信標準缺失、安全監管體系待完善等挑戰。

《科創板日報》3月28日訊(記者 黃心怡)隨着無人機等低空飛行設備製造和技術的進步,低空經濟迎來新的風口。今年“低空經濟”四個字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並將作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新增長引擎。其中,eVTOL低空載人飛行器因其高效、便捷、經濟的特點,被認爲是未來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

“預計2025年底、2026年初會是eVTOL商業化運營的起點。相比直升機,eVTOL的經濟性更好,約是直升機的1/5~1/10價格。” 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秘書長成濤對《科創板日報》表示。

▍eVTOL商業化落地在即

所謂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爲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的空域。

作爲中國民航局和深圳市政府認定的低空改革試點單位,東部通航已成爲國內最大的低空出行平台,建成國內首個A類高架機場及廣州、珠海母港級基地,搭建“廣深珠空中走廊”,實現深圳-廣州25分鐘、深圳-珠海12分鐘城際飛行,並在大灣區各重要節點區域建成直升機場等低空基礎設施,運營管理國內超100個直升機場。

在東部通航直升機場停放的小鵬飛行汽車

東部通航戰略規劃部總經理蔡武群向《科創板日報》記者介紹了涵蓋無人機、eVTOL、直升機等在內的立體交通體系。

“120米以下的是消費級無人機,100-300米的空間留給行業應用無人機,而像我們公司的直升機一般飛在高度300米左右,重型直升機大概在450米。按現在行業的估計,未來eVTOL真正在民航局拿到適航證,並且應用到整個運行體系裏以後,會佔據300米左右的高度。隨後現有的直升機會再往上挪一挪,差不多在600米左右的高度。屆時,從上往下將形成立體的一體化飛行體系。”

目前,億航智能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EH216-S已經獲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以及標準適航證,併成功完成首次商業載人飛行演示,是國內企業中進展最快的一家。

從整個時間節點來,預計在25年到26年,國內會有大批量的eVTOL企業能拿到適航證,並且配備有對應的運行標準。這也意味着eVTOL企業逐漸開始投入到市場裏來運營了。” 蔡武群提到。

eVTOL一旦實現商業化運營,未來從深圳飛到廣州,可能只需要200-300塊錢左右的價格,但出行效率是地面運輸系統的幾倍。比如從深圳福田到廣州的珠江新城,開車約兩個半小時,飛過去只需要25分鐘左右,時效性將大大提升。” 蔡武群介紹。

▍5G使低空飛行連接無處不在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從東部通航了解到,公司正在探索5G+航空醫療救援實戰應用,已聯合深圳移動、深大總醫院等完成多次航空醫療救護實戰任務,其救援直升機通過“5G+北斗”高精度定位,在業內首次實現低空域救援醫療數據及視頻實時回傳、遠程實時指導。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直升機配置的邁瑞醫療設備已經納入5G通信模塊,支持了上機即入院,支持病人的及時遠程專家會診及搶救。未來,在低空經濟應用中,如何有效利用5G和5G-A網絡能力發揮更大價值,需要鼓勵各行業加強探索。

5G+航空醫療救援

作爲一家工業級無人機企業,高度創新正探索“5G+無人機”在生態環境保護、應急等領域的應用。據介紹,高度創新高度無人機採用雙鏈路通信,一條通過5G網絡上傳數據到雲端,另一條是無人機和機場微波通信。

當前,無人機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巡檢測繪的高清視頻以及飛控數據,需要網絡上行帶寬穩定達到6Mbps,覆蓋至低空真高300米。對於大量巡檢的區域山高林密,微波信號不穩定,而5G具有超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大連接等特點,能夠更好地保障無人機的實時超高清圖傳、遠程低時延管理。未來,5G-A技術還將助力無人機進行輔助定位,進一步提升飛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高度創新探索5G+無人機在生態環境保護、應急等領域的應用

▍低空飛行安全監管系統仍待完善

不過,低空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仍面臨通信標準缺失、安全監管體系待完善等挑戰。

“由於飛行器種類多,所以在低空飛行的時候,會面臨着幾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一是量比較大,尤其當載貨飛行器在城市內部人口密集區飛行的時候。二是不同廠家生產的飛行器的結構、通訊設備都不一樣。這些大容量、異構的飛行器在不同的高度飛行,就需要地面進行支撐,對飛行的狀態、航路,飛行的空域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如果不管理的話,極容易出現安全風險。” 成濤表示。

對於通信導航監控系統等基礎設施究竟採用何種體系,以及飛行器之間如何通信聯絡,還未形成統一的思路和標準。

“現在有很多方案,比如5G-A通感一體、低軌通信衛星等,這些技術方案都是爲了讓空中的飛行器能夠在數字化的管理下,有序、安全地飛行。”成濤說。

蔡武群也指出,空中的整個監管服務系統仍未完善是最大的挑戰。“打個比方,在地面上開車,有高德、百度地圖來提供導航要怎麼走,而空中的這一部分是缺失的。大家正完善這一部分,傳感設備也好、各種5G也好,其實都涉及其中。”

記者了解到,在5G-A通感一體化方面,深圳移動已經完成了多個基於4.9GHz的5G-A基站建設。在低空經濟領域,通過5G、5G-A通感一體、北斗高精度定位、算力、網絡安全、哈勃一號、中移凌雲平台等方面的技術能力,開展低空基礎設施技術驗證,實現了探測面小至0.01平方米的無人機位置、速度、軌跡等信息感知。在未來,5G-A不僅可以支持低空飛行器的實時數據傳輸,還可以助力實現低空飛行器的可視、可管、可控,提升低空飛行安全監管能力。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