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小米抢滩汽车赛道背后:深度剖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小米搶灘汽車賽道背後:深度剖析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企查查 ·  03/28 15:08

新能源汽車的2024,開場就是“決戰局”。

小米汽車的營銷造勢先是給市場放足了煙霧彈,比亞迪打響第一炮率先宣佈降價,吉利、上汽大衆、長安、北京現代、哪吒、蔚來、極氪等車企緊隨其後,部分車型價格甚至接近“腰斬”,市場格局可謂瞬息萬變。


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鏖戰,關乎的不僅僅是車企,對於產業鏈上下游而言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輿論割裂、信息氾濫,如何通過專業的數據來透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查查產業鏈數據團隊專家,立足新能源汽車全鏈條,從產業鏈全景及整車市場入手,再深入動力電池、充換電等核心節點,從重點企業、技術、產業格局等多維度剖析,重磅發佈《2024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行業報告》!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總覽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100萬家。近十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註冊量呈持續正增長態勢。

在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全球登頂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三項極具里程碑意義的突破: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突破2000萬輛,月度產銷量首次雙超百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衝破40%!標誌着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化、市場化的基礎上,邁入規模化、全球化、面向大衆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新能源汽車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而言,有着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其既是“碳中和”等先進環保理念的切身實踐,亦被寄予了以新型汽車製造催動工業相關新技術、新能源、新工藝以及新商業模式的厚望,更是中國在全球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攻堅之戰。

本文立足新能源汽車全鏈條,從產業鏈全景及整車市場入手,再深入動力電池、充換電等核心節點,從重點企業、技術、產業格局等多維度剖析,探討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全景概覽

新能源汽車,即使用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燃料作爲能源的汽車(以減少對傳統石油能源的依賴並減少環境污染)。整體產業鏈劃分:上游包括原材料、核心系統組件等;中游爲核心零部件系統、整車製造;下游爲充換電服務,以及汽車銷售、售後及相關服務。

根據動力來源的區別,新能源汽車可分爲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類型。

數據來源:企查查

從註冊量角度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新能源企業相關企業註冊量增速呈持續正增長態勢。2021年新增17.86萬家,同比增長115.46%,達近十年增速峯值。2023年註冊量首次突破30萬家,同比增長26.16%至31.33萬家。截至目前,2024年我國已新增6.04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

縱觀整條產業鏈,全國範圍內相關企業數量達約百萬家,其中廣東省相關企業分佈最多、達10餘萬家,山東省及江蘇省以接近10萬家的數量緊隨其後。

數據來源:企查查

上游:相關企業20餘萬家,主要爲原材料供應商,IGBT、 MCU等核心電子元器件相關企業均在千家的量級。鋰礦代表性企業: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盛新鋰能、西藏礦業等;石墨負極材料代表性企業:杉杉股份、貝特瑞、璞泰來等;IGBT代表性企業:斯達半導體、華微電子、株洲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士蘭微電子等;MCU代表性企業:兆易創新、中穎電子等;汽車傳感器代表性企業:保隆科技、得潤電子、萬集科技、日盈電子等。

中游:全市場約60餘萬家相關企業。其中,零部件企業數量龐大,但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環節因關鍵技術主要掌握在幾大巨頭手中,全市場企業數量較少;整車製造包括知名品牌及其關聯公司,全市場相關企業約千餘家。磷酸鐵鋰電池代表性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孚能科技;三元鋰電池代表性企業: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國軒高科;驅動電池代表性企業:方正電機、匯川技術、大洋電機、精進電動、臥龍電驅等;電控系統代表性企業:航盛電子、聯創電子、匯川技術、寧德時代等;整車製造代表性企業:比亞迪、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

下游:經銷商、服務商數量龐大,分別均在約20餘萬家的量級;充換電服務類企業合計約1.2萬家。

產業鏈核心環節深度解析


整車:競爭格局重塑,“蔚小理”分道揚鑣


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較2022的“爆發式增長”更甚,“價格戰”、威馬汽車出局、反向合資、小米汽車等熱點頻出,持續引爆市場——滲透率首超40%,總銷量約950萬輛、同比增長38%,預計明年將順利突破千萬大關。

數據來源:中汽協,乘聯會;企查查整理製圖

市場格局也在加速重塑,新勢力洗牌。比亞迪以302萬輛的銷量斷層第一、衛冕“雙冠”;特斯拉銷量超180萬輛、居亞軍席位,但與比亞迪仍相差甚遠;上汽依舊強勢,與上汽通用五菱分別奪得第三、第四,廣汽埃安、吉利緊隨其後;“蔚小理”分道揚鑣,理想銷量超其他兩者之和,小鵬跌出前十;其他新老勢力競相發力。

三電系統:硬核實力制高點,兵家必爭

三電系統,即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三電系統佔新能源整車的成本達50%以上。

【動力電池】
目前,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有鋰電池、鎳氫電池及燃料電池等類型,但由於能量密度、成本、技術、適用性等差異,以鋰電池應用爲主。

鋰電池應用中,由於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等因素影響,目前又以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爲主,前者成本更低、應用更廣泛(佔比約70%),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一致性好,製造成本更高,通常被用於高端車型。


鋰電池技術已相對較爲成熟,頭部企業格局既成,未來預計將圍繞電池安全、產品標準統一、以及其他新型能源的研究開發等主題發展。


【驅動電機】


因技術因素、實用性等,新能源汽車現主要使用永磁同步電機、交流異步電機。


驅動電機主要由定子、轉子、旋轉變壓器、連接器等組成,其中定子和轉子是最重要的部件,電機技術的關鍵也在於此。

【電控系統】


目前,國內一般廠商能掌握的主要是整車控制器,其技術也相對最成熟;BMS和電機控制器是國產廠商的弱項,除了比亞迪等龍頭,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

在電機控制器的構成中,功率器件(如IGBT)是技術核心,但目前頭部玩家集中於日、美、德企業,市場份額集中在英飛凌、安森美、意法半導體等海外廠商,CR3達30%以上。


充換電:競速新賽道,千億藍海掘金


近年來,隨着市場需求推動、政府政策支持和積極引導,充電樁行業發展迅速,公共充電樁自2016年的114.9萬臺增至如今的252.5萬臺,月均增長2.5萬臺。中電聯預測,2035年中國換電服務市場空間將達到1200億元。

從佈局來看,廣東省的充電樁分佈最爲集中,公共充電樁數量佔全國總量的21%,其次爲浙、江、滬,其他省市公共充電樁數量佔比均在5%及以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企查查整理製圖;數據統計截止2023年10月


從運營商來看,頭部主要爲三類企業: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爲代表的大型電力國企,以特來電、小桔充電、特斯拉等爲代表的汽車、新能源設備等強關聯企業的衍生企業,另一類則是雲快充、蔚景雲等及早入局且穩定發展的民營資本。

換電站自2021年迅速增加,其優勢在於快速充電和電池更換,相比於傳統充電方式,它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電池充電或更換,可有效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2024年,全國換電站數量預計翻倍增長,總量接近2萬座。


未來展望


未來,從政策來看,新能源汽車仍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產業,並將基於產業發展階段而持續配套戥好政策,以引導和推動產業穩定發展與升級。


從頭部企業來看,電動化趨勢已不可擋——新勢力成長迅速,老牌車企加快轉型,又有華爲、小米等跨界玩家高調入局。整車市場未來可期,但多方勢力混戰、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如“蔚小理”已難聚首,頭部格局或還將迎來多次洗牌。同時我們還關注到,目前的“新能源之戰”仍集中在乘用車市場,但滲透率已達40%,隨着其繼續猛進、增長空間趨窄,MPV、商用車市場或是下一片藍海。


同樣地,上下游市場亦是波濤洶湧——


元器件、材料是上游核心,元器件強依賴於電子行業整體的技術、人才及知識、資本等要素影響,國產替代長路漫漫;鋰礦資源主要集中於澳大利亞及南美地區、價格高企,而整車“價格戰”幾乎貫穿2023整年,車企兩面承壓,鈉離子電池、石墨烯電池等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及動力電池技術革新或是更優解。


充換電是當之無愧的下游市場焦點,頭部玩家以大型電氣設備及電力企業、新勢力車企等爲主,充電樁的核心痛點是充電等待時間長,換電站倒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但其又會衍生出電池運輸相關的安全問題及責任劃分、行業標準規範如何制定等難題。因此,我們預判新能源汽車的下游環節,未來將重點圍繞如何爲汽車運行提供高效、便利、安全的充電或換電服務求發展。新能源汽車之戰,追根到底,或可謂之爲汽車行業的能源供給之戰。

版權聲明


本報告涉及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數據、文字、圖表等)均系企查查產業鏈數據團隊依據公開數據資料整理、編輯、繪製,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受研究方法和數據獲取資源的限制,本報告只提供給用戶作爲市場參考資料,本公司對該報告的數據和觀點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版權屬於企查查,任何未經企查查書面授權許可,擅自使用本報告的內容進行復制、引用、傳播、改編、出版等相關商業活動的行爲,均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其他法律法規及有關國際公約的規定,企查查保留隨時追究相關機構或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如徵得本公司書面許可後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爲“企查查產業鏈數據”,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