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海底捞(6862.HK):创新变革带动效率及壁垒持续提升 加盟模式望释放增量潜力

中信建投证券 ·  03/27

核心观点

公司2023 年控费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取得快速修复,中国大陆餐厅整体翻台3.8 次/天,且23H2 修复度更高。2023 年净利润率10.8%,同比提升明显。资产负债状况持续改善。公司加强股东回馈,2023 年拟派息总额40.50 亿元,分红比例大幅提升。2023 年公司积极在产品、模式及管理端创新,取得较好效果,护城河不断升级。今年3 月公告启动加盟特许模式,预计随着模式逐步迭代升级,将助力长期拓店发展能力。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度业绩,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414.53 亿元,同比+33.6%,实现归母净利润44.99 亿元,同比+174.6%。

简评

控费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快速修复,股东回馈提升公司在2023 年延续了降费提效的优质表现,且快速取得经营效率修复。2023 全年公司海底捞餐厅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3.8、3.9、3.6,较2022 同期分别提升0.8 次、0.9 次、0.7 次,中国大陆餐厅整体翻台率达3.8 次/天,恢复至2019 同期4.8 次的近8 成。并且2023H1 由于消费环境恢复初期公司餐厅仍存在人力等因素的制约,2023H1 中国大陆餐厅翻台仅3.3 次,则预计2023H2 翻台率已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2023 年港澳台地区翻台率4.2 次,同比+0.7 次;客单价端,不同线城市在2023 年均有一定下降,中国大陆餐厅整体客单97.3元,同比-5.7%,也系结构调整以更适应消费趋势;同店端,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分别为4.1 次、4.0 次、3.8 次,均同比提升0.9 次。同店整体日均销售额8.49 万元,同比+20.1%,则同店年营业额约超3000 万元;截至2023 年末,公司海底捞餐厅总数达1374 家,净增3 家,全年新增9 家海底捞餐厅,重启26 家前期关停的餐厅,关闭32 家餐厅。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2023 年原材料成本占比40.9%,同比-0.7pct。员工成本占比31.5%,同比-1.5pct。折旧及摊销占比7.1%,同比-3.6pct。其他开支占比3.9%,同比-0.5pct。2023 年净利润率10.8%,同比+5.5pct,延续22H2 以来较好的势头。资产负债状况持续改善,2023 年末资本负债比23.9%,同比-38.9pct。2023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稳定。

2023 年董事会建议派发现金股息合共40.50 亿元,分红比例可观。

调整变革效果显著持续增强护城河,加盟合作模式望展全新篇章公司2023 年内积极推进各项调整变革措施,在总部层面成立创新创业办公室,调整创业品牌策略规划。除海底捞餐厅外,集团旗下亦拥有“嗨捞火锅”、“苗师兄香锅”、“五谷三餐”等品牌。产品创新和形式创新方面,2023年推出全国性新品29 款,升级了13 款全国性菜品。新开发或更新优化本地菜品超300 款,包括30 多款特色锅底。公司也积极尝试门店形式创新,已推出海底捞“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羊肉工坊”,同时海底捞全国首家露营火锅店2023 年9 月于上海营业,2023 年10 月在西安推出首家校园火锅创新试点。2023 年末海底捞会员已超1.5 亿人;管理端,对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执行“低底薪、高分红”的薪酬制度。对于其他员工继续采用计件工资制度,且门店骨干员工参与该店利润分红。公司在企业内部打通学习、分享信道,鼓励区域级别、门店级别的良性竞争。海底捞餐厅采用区域化管理,截至2023 年末所有门店按地理区域划分为19 个片区,各大区经理负责辖区内门店运营、新店及落后店辅导等工作,并向集团高级管理层汇报,同时强调职能部门应为门店更高效地运营赋能。公司持续优化门店考核体系,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公司A 级政策,全年共进行了16次更新。综合来看,公司在保持原先心智和运营优势的基础上,在产品和店型场景高频创新、组织架构革新、客群年龄定位调整等角度均实现快速突破,反映较强的执行力和战略规划能力。

2023 年3 月4 日,公司公告启动特许经营战略,预计该模式将在试行期后为公司充分发掘区域加盟商的运营优势提供助力,更高效高质的完成持续扩张,且聚焦自身管理和产业链赋能能力。预计引入的合作对象更偏向认同公司价值且具备长期发展的资金及能力的专业运营者,且预计公司在加盟合作门店的日常管理运营上仍有较强的掌控力,该模式有望打开公司餐厅新扩张曲线。

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5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1.02 亿元、57.5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7X、1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分析

1、加盟合作模式开店效果以及合作方管控等方面尚存在不确定性,若合作门店的品控及管理模式出现一定风险,则可能对整体品牌效应产生一定影响,且若该模式效果一般则可能影响远期拓店空间;2、依托人力成本的降费需要再进一步验证模型的稳定性,若在突出服务属性的大背景下,未来门店客流方差缩小,仍需要持续投入人力资源,则可能面临人力成本降费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盈利能力;3、产品高频创新成为餐饮行业的常规打法,公司持续加强创新取得较好效果,但仍然需要保持较高的频次和成功率,而该模式亦存在风险。且市场中火锅品牌新增速度较快,或持续面临竞品竞争;4、品牌发展阶段和持续性以及其他可能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