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把盒马、大润发、银泰摆上“货架”,阿里做“轻”能重回巅峰?

把盒馬、大潤發、銀泰擺上“貨架”,阿里做“輕”能重回巔峯?

鈦媒體APP ·  03/22 10:17

文 | 鯨商,作者 | 三輪

近日,盒馬鮮生再度被傳將被阿里出售,而已確定的是盒馬創始人侯毅也卸任 CEO,光榮“退休”。

傳言稱,“阿里內部基本已經確定,把大潤發和盒馬出售給中糧,大潤發預估100億元人民幣左右,盒馬預估200億元人民幣左右,雙方框架協議已經擬定”。但盒馬火速回應稱:“假的!”

其實,這並非盒馬第一次傳出將“賣身”。此前,大潤發、銀泰也有類似消息。不過,隨着傳言發酵,加之此前菜鳥、盒馬單獨上市未成功的事情。伴隨一些議論聲:阿里是否放棄1+6+N拆分戰略了?

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運用到企業架構調整中,或許是阿里對曾經戰略重新審視,倘若這次“大撤退”後,其抓核心業務放邊緣業務,不乏是一種新調整。

“賣”掉線下零售,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2023年12月,盒馬曾否認被出售傳聞,彼時有消息稱阿里集團CEO吳泳銘做出了一系列資本規劃:盒馬已經在考慮出售,盒馬方面闢謠稱“被出售傳聞不實”。

今年初,抖音欲收購餓了麼的傳聞也引起業內討論,鯨商已在《抖音收購餓了麼的“緋聞”,何以持續?》中進行簡單探討。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在業績會議上回應“阿里退出實體零售”傳聞時表示:“目前阿里的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他們不是核心的聚焦業務,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慮到當前的市場情況,退出可能需要時間去實現。”該回應引發了外界對阿里巴巴退出銀泰、大潤發、盒馬等業務的持續猜測和關注。

盒馬、大潤發、銀泰這些實體零售,是重資產企業。倘若未能達到阿里對新零售的預期,持續盈利,就會面臨巨額虧損。

先看盒馬,其2015年成立以來,到2023年6月,盒馬的核心業態包括盒馬鮮生(300家)、盒馬奧萊/鄰里(68家),以及盒馬X會員店(9家)。盒馬爲了快速跑通商業模式,早期背靠阿里不斷輸血,在嘗試了盒馬鮮生標準店、社區超市盒馬mini、倉儲式盒馬X會員店,以及盒馬裏、盒馬F2、盒馬集市後,盒馬仍難盈利。

2019年,盒馬先被傳出因盈利能力和GMV增速不達預期,隨後盒馬鮮生被從獨立板塊調整至事業群子業務板塊。盒馬雖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實現了季度盈利,但在其他週期中,仍未實現全面盈利。

再看大潤發,水深火熱的社區團購和線下商超讓其舉步維艱。自2017年阿里收購大潤發36.16%股份後,大潤發就進行了線下線上融合探索,並藉助淘寶天貓大本營的輸血,開始新零售之路。

但在疫情到來,線上渠道佔主流的大背景下,永輝超市、家家悅等本土化連鎖超市崛起,山姆、開市客等會員店佔領消費者心智。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美團、拼多多等頭部電商衝擊,也讓大潤發這類傳統賣場經營效率下降、門店關閉問題頻發。

2024年2月29日,大潤發江蘇鎮江學府路店停止營業。同一時間,大潤發四川德陽店、湖北黃岡店、湖南株洲店也宣佈,即將退場。在此之前,大潤發在湖北宜昌、北京民族園、吉林延吉等地區的門店也相繼停業。

對此,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方面回應,公司一切都在正常的運轉當中,大潤發閉店屬於正常的經營調整,“部分改造爲2.0門店和M會員商店,部分出於物業到期等原因。”

高鑫零售業績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收入357.68億元,同比下降11.9%。此外,該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3.59億元,和去年同期的虧損6900萬元相比擴大了5倍。這讓身爲投資方的阿里巴巴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價值。

最後是銀泰。2014年阿里入股銀泰百貨,成爲第二大股東;2015年阿里增持銀泰股票,成爲第一大股東,由張勇出任CEO;2017年,阿里以177億元人民幣私有化銀泰;2019年,阿里更是喊出“未來五年再造一個銀泰百貨”的口號。但五年後的今天,銀泰似乎沒發揮出新零售的作用。

馬雲在2016年高呼“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現在看來,阿里仍沒有找到實現路徑。

張勇“拆”,吳泳銘“合”

蔡崇信的表態,已說明把盒馬、大潤發、銀泰擺上出售的桌子上,後續就是談價格、條件。

畢竟根據最新業績顯示,2024財年三季度,在包括高鑫零售、盒馬、銀泰等業務的“所有其他”業務分部的營收爲470.23億元,同比下滑7%;該部分淨虧損爲31.72億元,同比擴大87%。阿里確實“帶不動”盒馬、大潤發,亟需一次改革、重組。

加上拼多多、抖音紛紛崛起,阿里又經歷了反壟斷和新CEO上任。所以蔡崇信所說的賣掉資產止損,也是爲了聚焦資源、精力、金錢,聚焦電商業務,爭取把電商份額“搶回”。

隨着盒馬CEO侯毅的退休,接下來,需要看吳泳銘怎樣帶領阿里盈利增長了。

先回顧12年前淘寶“一拆三”,讓天貓誕生,營收猛漲。基於此,張勇上任後,從2020年開始進行組織變革。2023年初,張勇更是宣佈啓動“1+6+N”組織變革,讓組織變敏捷,讓決策鏈路變短,讓響應變快。同時,變革所帶來的更爲明確的影響是讓每個業務板塊自負盈虧,過去依附公司流量就能生存的項目需要“自我輸血”。生產力的釋放必須從生產關係的變革入手。

“條件成熟一個,上市一個”,張勇當時說,希望阿里巴巴未來能夠長出若干個上市公司,過幾年繼續“生兒育女”,長出更多上市公司。“上市不僅是上市本身,也是獨立面對市場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家都能爲自己而戰,爲自己所奮鬥的事業而戰。”

只是半年後,吳泳銘就推翻了張勇的決定。盒馬鮮生、菜鳥的上市遇阻的同時,阿里巴巴集團還在業績披露,鑑於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

新一屆管理層CEO吳泳銘接棒蔡崇信後,在阿里內部開展了一輪從上到下的整頓。

吳泳銘上任伊始,就兼任阿里雲董事長、CEO,2023年12月20日,在吳泳銘兼任淘天集團CEO不到48小時內,淘天集團就進行了管理層調整,吳嘉、處端、家洛、一漫、少遊、道放這6位年輕管理者被任命分別帶領淘天集團各關鍵業務,直接向吳泳銘彙報。吳泳銘則對淘天集團提出要求:正視現狀,重新創業。

阿里本地生活集團的中的餓了麼董事長由本地生活CTO吳澤明(花名:範禹)接任,CEO將由餓了麼資深副總裁、蜂鳥即配總裁韓鎏(花名:昊宸)接任;高德董事長由總裁劉振飛接任,COO郭寧出任高德CEO。

有意思的是,由於阿里本地生活不再單獨設立CEO,也就是說,吳泳銘直接接管了本地生活。俞永福卸任本地生活集團的管理職務,其嫡系劉振飛也被明升暗降。前淘天集團CEO戴珊則將協助籌建阿里變革之後新的業務,此舉有些爲年輕人“讓位”的意味。

一番操作後,吳泳銘清理了一波阿里老兵,及其嫡系人馬。另一方面阿里開始推動年輕化管理團隊,讓更多“85後”成爲管理角色。

做輕,鞏固電商“護城河”

吳泳銘希望聚焦電商業務,知易行難。

根據阿里2024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其營收2603.5億元,同比增長5%;經營利潤225.11億元,同比下降36%;淨利潤107.17億元,同比下降77%。

增長疲軟,淨利下降的情況下,吳泳銘提到要重振淘天集團,未來一年,阿里將在改善用戶核心體驗上加大投入,以支持淘天集團重拾增長及穩固市場領導地位。

與此同時,拼多多在不斷髮展壯大。2023年拼多多營收、利潤呈現高速增長,甚至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電商價格力相對較弱的抖音也不容小覷。

因爲抖音已是坐擁7億日活的平台,在2023年總結中顯示,過去一年,抖音貨架場景業務高速增長,商城GMV同比增長277%。近一年平台GMV增幅超過了80%。這意味着,淘天面臨的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吳泳銘曾提到,用戶爲先是淘天未來三年首要目標。更早之前,馬雲指出,淘天集團應該回歸淘寶、用戶和互聯網三個方向。綜合來看,如何吸引用戶、滿足用戶需求或將成爲淘天集團的重要課題。

類似的話,在2023年年報中,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也表示過,2024年,京東將以用戶體驗提升和市場份額增長爲重點。

而要做到用戶爲先,離不開低價這把利刃。拼多多一直執行低價策略,且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僅退款”模式。如今成爲各大電商平台的學習方向。2023年12月,淘寶也宣佈支持“僅退款”,希望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2024年,淘天動作頻頻,2月,淘天成立了直播電商公司,要爲有意入淘開播的明星、KOL等提供全託管運營服務。並且,有市場消息稱,淘特平台上的商家和商品即將遷回淘寶。淘天表示,淘特業務會繼續發展,同時增加手淘的全量供給來服務淘特原有市場用戶。

除了重新重視中小商家,在人才方面,淘天集團決定與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之間員工自由流動計劃於3月中旬啓動,近期已開始試點員工轉崗打通、工齡延續,淘天員工轉崗至國際數字商業,不再需要先辭職再入職。

另一方面,吳泳銘還釋放出明確信號:阿里回歸創業精神,重視技術變革。

吳泳銘堅持“AI驅動、公共雲優先”的戰略。他對阿里雲所有產品和業務模式作取捨, 減少項目制銷售訂單,加大公共雲核心產品投入。他提出的阿里雲的新戰略——堅持做好兩件事:一是打造一朵“AI時代最開放的雲”,爲全行業提供穩定高效的AI基礎設施,支持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二是創建開放繁榮的AI生態。

總之,此前盒馬、菜鳥分拆獨立上市失敗,與個體公司的發展未達預期相關,也與當前資本市場的萎靡、投資風向變化有關,但這都給阿里再次敲響了警鐘。現在吳泳銘掌舵,能否重振淘天高光時刻,做“減法”只是其中關鍵一步。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