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高危”猪企排队进ICU:债台高筑接连重整 下半年能否困境反转?|行业观察

“高危”豬企排隊進ICU:債臺高築接連重整 下半年能否困境反轉?|行業觀察

財聯社 ·  03/20 17:52

①高負債和重虧損背景下,本輪豬週期*ST正邦、傲農生物和天邦食品先後步入重整和申請重整的局面 ②有專家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下半年生豬行情市場更多是一個回暖,並不具備週期反轉的條件 ③目前仍有部分企業負債率偏高,相關企業在下行週期的時候更應該及時將核心轉到降成本之上

財聯社3月20日訊(記者 劉建 王平安)低迷週期背後,部分豬企斷臂求生,但在持續虧損與高額負債的重壓下,本輪週期仍有多個豬企先後“暴雷”步入債務漩渦。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本輪豬週期負債率前三位的*ST正邦(002157.SZ)、傲農生物(603363.SH)和天邦食品(002124.SZ)先後步入重整與申請重整的局面後,其他部分豬企也面臨負債率偏高、現金流緊張的狀況。

在此背景下,“高危”豬企們亟待週期反轉走出困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下半年更多的是一個市場的回暖,並不具備週期反轉的條件。”另有業內人士認爲,“企業的核心還是需要降成本、降槓桿、降負債,而不是去躺平等待行情的回暖或週期的反轉,企業在下行週期的時候更應該及時將核心轉到降成本之上。”

巨額虧損疊加高額負債 豬企先後暴雷

日前,老牌豬企天邦食品突發公告,擬以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爲由,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和預重整。隨即引發養豬行業熱議:“養豬公司變化太快了”“難搞”“希望對生產經營沒有影響”。

事實上,養豬行業在連續兩年虧損的背景下,天邦食品並不是第一家步入債務困境的豬企。2022年,*ST正邦突發債務暴雷,隨後被債權人申請重整,拉開了本輪豬週期“高危”豬企排隊進ICU的序幕。步入今年1月初,傲農生物突發債務危機,銀行抽貸,甚至出現豬場設備被查封的狀況,並在隨後被債權人申請重整。

此外,近日四川省武勝縣人民法院發佈了一則公告,透露武勝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豬場生豬即將變賣。

(圖片來源:法院公告)

飛速擴張背後的現金流緊張成了豬企倒下的重要因素。華泰證券研報表示,正邦、傲農、天邦相繼被重整/申請預重整,或顯示部分集團場資金鍊已斷裂。現金流不足是本輪週期的核心驅動,產能去化主體已逐步從散戶擴散至運營不佳的集團場。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最近這兩三輪週期來看,前期的雛鷹農牧,到這一輪週期的正邦和傲農等,其實企業出現問題不單純是因爲豬價低迷導致的,和這些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一些戰略決策的失誤和管理問題有很大關係。事實上很少出現單獨因爲豬價下跌虧損導致企業崩盤的,就像去年8、9月份,如果企業成本相對較可以的話,也是能夠有一定盈利的。”

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暴雷”豬企均有負債率偏高、養殖成本偏高、出欄增速偏高等三高狀況。以天邦食品爲例,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其負債率爲87.3%;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其育肥完全成本爲16.6元/公斤;2023年出欄生豬近712萬頭,同比增長61.07%。

值得關注的是,除*ST正邦、傲農生物和天邦食品三家企業之外,部分上市豬企負債率也有偏高隱憂,其中新希望(000876.SZ)、金新農(002548.SZ)、新五豐(600975.SH)和華統股份(002840.SZ)等企業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負債率均超過70%。

行業亟需週期反轉挽救困局 但“躺平”並非出路

下游散戶同樣處於困局,從去年全年來看,豬價長時間低位徘徊,對於養殖場戶來說比較艱難,從養殖收益看,全年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我去年一直虧損,把之前稍微掙的錢都虧進去了,最近一段時間豬價有所上漲,現在就在躺平等下半年行情進一步復甦回本,已經禁不起折騰了。”有養殖戶告訴記者。

行業亟需行情回暖甚至週期反轉來挽救困局似乎成爲了共識。事實上,進入3月份以來,豬價已經開始緩慢上漲,下游養豬業又逐漸看到了希望。據choice數據監測顯示,截至3月19日,全國生豬價格爲14.55元/公斤,月內上漲0.42元/公斤。

朱增勇告訴記者,“價格上漲的核心元素還是供給和消費需求,但消費短期內還是比較穩定的,近期價格的反彈主要還是供給發生了變化。首先在去年四季度後出欄量激增,特別是春節前的出欄高峰,中大豬的存欄連續三個月下降,商品豬供給過剩的局面在三月份以來得到一定緩解。其次春節以後豬價並沒有出現像大家預期的深度下跌,大家對於後市的預期也開始提升,帶動了二次育肥,分流了一部分出欄的標豬,供給形勢得到好轉。”

上漲能持續嗎?消息面上,農業農村部日前最新數據顯示,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042萬頭,環比-0.6%(前值-1.8%),同比-6.9%,雖然環比降速有所下滑,但整體去化仍在持續推進中。

豬價上漲能繁持續去化預示着一切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高危”豬企們似乎即將等來“黎明”。

但在朱增勇看來,“下半年更多的是一個市場的回暖,並不具備週期反轉的條件。以往的週期首先是能繁母豬產能有一個持續被動深度的去化,但現在能繁母豬的變動形勢只是帶動供需形勢出現供給的寬鬆,逐漸向供給基本平衡轉變。供給的季節性影響,將帶動豬價在局部時間有相對較好的季節性上漲,下半年回暖也是階段性的,只能說整體好於去年的情況。”

目前來看,週期反轉仍需等待,“高危”豬企們“躺平”等紅利模式並不可取,企業自身的經營改善才是自救的出路,天邦食品並不是第一家,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家被迫申請重整的企業,“部分企業負債率和養殖成本目前還是偏高,即使行情回暖,但企業的核心還是需要降成本、降槓桿、降負債,而並不是去等週期紅利。企業在下行週期的時候應該及時將核心轉到降成本之上,不要被週期可能反轉的紅利矇蔽了,如果不能維持良好的經營生產模式,高危企業們即使逃過了這一輪低迷,也無法保證能安然度過下一個低迷週期。”前述業內人士認爲。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