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信达证券:可控核聚变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关注具备托卡马克零部件制造能力公司

信達證券:可控核聚變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關注具備託卡馬克零部件製造能力公司

智通財經 ·  03/14 16:35

智通財經APP獲悉,信達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2021年後可控核聚變行業投資額快速提高,私人投資已佔主體。據FIA和UKAEA,2021-2023年聚變企業分別共獲得18.7億美元、48億美元、62億美元總投資額。聚變產業鏈設備主要聚焦於託卡馬克,上游零部件包括磁體、包層模塊和偏濾器等。該行認爲可控核聚變近年技術持續突破,產業鏈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託卡馬克零部件的製造壁壘較高,在當前階段具備託卡馬克零部件製造能力和已收穫訂單的公司有望在未來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

建議關注:聯創光電(600363.SH)、安泰科技(000969.SZ)、永鼎股份(600105.SH)、合鍛智能(603011.SH)。

信達證券觀點如下: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終極清潔能源,發展前景廣闊。

核聚變是幾個較輕的原子核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實現將質量轉化爲能量的過程,一般是氘、氚反應。核聚變的原料氘在海水中儲量極其豐富,資源約束問題將大大緩解;聚變安全可靠,其發生條件的嚴苛使得其不易發生安全事故;聚變也不存在污染,氘氚聚變產物氦不存在放射性。我們認爲,可控和自持將是可控聚變技術的研發方向,可控的難點在於等離子體的長時間約束和淨能量增益;自持的難點在於氚材料的增殖。

核聚變技術路線主要爲託卡馬克,其他多種技術也處於持續探索過程中。

核聚變的技術路線主要包括磁約束和慣性約束兩種類型,慣性約束是利用外殼的慣性限制聚變規模,通過內爆對熱核燃料進行壓縮,使其達到高溫高密度條件,美國NIF是代表性裝置;磁約束是利用磁場限制超高溫等離子體,以託卡馬克爲主,也有仿星器、磁鏡、球形環、緊湊環、環箍縮、場反轉等裝置。除典型的純聚變裝置外,聚變裂變混合堆也具備發展可能性。此外,近期AI技術有所突破,有望助力託卡馬克裝置中的等離子體維持,可控核聚變技術在持續向前發展。

國際可控核聚變加速推進,中國可控聚變發展進入新時期。

ITER是全球最大的聚變裝置,截至2021年6月,ITER項目預估成本爲220億美元,其中磁體系統成本佔比最高,將達到28%。該項目的目標是解決可控核聚變投資產業化運行前的各種工程化問題,該項目是全球分工製造模式,我國承擔9.1%的設備製造,預計研製費和加工費達到40億元。美國的NIF裝置近年實現了能量淨增益;歐洲建造了歐洲聯合環面(JET),2023年其氚氚聚變實驗產生了等離子體;日本JT-60SA裝置已於2023年10月23日首次成功產生等離子體;中國具有明確的可控核聚變發展目標和時間規劃,我國參與了ITER項目,運行EAST項目、環流器一二號,並研發CFETR,籌建BEST項目等,此外民間投資能量奇點、星環聚能等多家公司也入局可控核聚變。

產業鏈投資額近年明顯提高,產業鏈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2021年後可控核聚變行業投資額快速提高,私人投資已佔主體。根據FIA和UKAEA,2021-2023年聚變企業分別共獲得18.7億美元、48億美元、62億美元總投資額。聚變產業鏈設備主要聚焦於託卡馬克,上游零部件包括磁體、包層模塊和偏濾器等。

風險因素:產業投資放緩風險、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交付節奏不及預期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