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煤电业务收益提升 江苏国信业绩增长30倍 去年净利超18亿

煤電業務收益提升 江蘇國信業績增長30倍 去年淨利超18億

財聯社 ·  03/11 20:25

①江蘇國信發佈業績快報,2023年營業收入爲345.72億元,同比增6.38%;淨利潤18.71億元,同比增3014.74%; ②江蘇國信表示,煤炭市場價格回落,煤電業務邊際收益提升,同時金融板塊經營發展穩定,收益持續增長,也貢獻了一定的利潤。

財聯社3月11日訊(記者 趙子祥)在經歷了此前兩年“增收不增利”的考驗後,2023年江蘇國信(002608.SZ)終於打了一場業績“翻身仗”:營收規模再創新高的同時,盈利也回歸到了接近2020年的水準。

今日晚間,公司發佈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營業收入爲345.72億元,同比增長6.38%;淨利潤18.71億元,同比增長3014.74%。

作爲對比,江蘇國信在2019-2022年間,分別實現營收210.9億元、216.9億元、289.4億元、324.4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爲24.04億元、22.74億元、-3.33億元、0.68億元。

江蘇國信共有兩大業務板塊,其一能源板塊主要從事電力、熱力生產、相關電力服務、煤炭銷售業務及售電業務,並以參股方式投資開發及建設運營新能源項目。

其二金融板塊以江蘇信託爲主,業務分爲固有業務和信託業務。固有業務指信託公司運用自有資本開展的業務,主要包括但不限於租賃、投資、存放同業、拆放同業等。

對於報告期內業績數據的同比大幅增長,江蘇國信表示,主要原因有兩項:煤炭市場價格回落,煤電業務邊際收益提升;同時,能源板塊嚴控成本費用,持續提質增效。

回看2023年,煤炭市場價格回落的趨勢較爲明顯。據中國煤炭市場網,2023年,煤炭市場供應相對寬鬆,高供應、高進口和高庫存等因素有效緩衝市場供需波動,國內煤炭價格整體呈震盪下行走勢。

實際上,在江蘇國信去年半年報中,對於成本端的這一利好跡象就有所提及,公司表示,“順勢而爲,抓住能源價格整體下行帶來的機遇,在保障地方能源安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加強售電、供熱、電力附屬產品等業務的拓展,鞏固和拓寬煤炭、燃氣採購供應渠道,加強燃料成本控制,有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除了電力業務外,江蘇國信表示金融板塊經營發展穩定,收益持續增長,也貢獻了一定的利潤。

據悉,投資收益爲公司金融板塊核心利潤來源,過去一年,作爲旗下主要資產之一,江蘇國信公告參股的江蘇信託實現投資收益20.91億元,同比增加6.62億元,增幅46.3%。後者爲江蘇省內最大的法人銀行江蘇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全國性人身保險公司利安人壽的第一大股東。

上述兩大板塊業務的支撐共同推動了江蘇國信業績的反彈,在2023年半年報中,江蘇國信表示,公司的主要業績驅動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售電量、電價、燃料價格、碳交易價格、地方融資需求、標品投資、股權投資等方面。同時,電價體系結構的變遷、國家碳排放政策、電力體制改革和資管新規、信託業務創新等將在更長的時間影響公司業績和發展潛力。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