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被阿尔特曼骗了?马斯克46页起诉书痛斥“五宗罪” OpenAI:“断然不同意”

被阿爾特曼騙了?馬斯克46頁起訴書痛斥“五宗罪” OpenAI:“斷然不同意”

財聯社 ·  03/02 09:36

①馬斯克不滿的點主要是:自己爲OpenAI投入甚多卻被阿爾特曼“騙”了;OpenAI變成了微軟的盈利部門; ②馬斯克對OpenAI提出索賠,並要求OpenAI恢復開源、覈算OpenAI使用捐贈款項的情況; ③關於OpenAI此前的奪權大戰、神祕Q項目,馬斯克也在這份訴狀中提及。

《科創板日報》3月2日訊(編輯 宋子喬) 對馬斯克訴OpenAI及其CEO山姆•阿爾特曼一事,OpenAI似乎準備硬剛。彭博最新報道稱,根據OpenAI發給公司員工的內部備忘錄,該公司“斷然不同意”(Categorically Disagrees)馬斯克對該公司提起的訴訟。

在備忘錄中,OpenAI首席戰略官Jason Kwon反駁了馬斯克關於OpenAI是微軟“事實上的子公司”的說法,並“陰陽”了一把,表示馬斯克這麼說“可能是源於他今天沒有留在OpenAI的遺憾”。

Kwon指出,公司的使命“是確保AGI造福全人類”,且OpenAI是獨立的,並且與微軟直接競爭。他還表示,希望向員工通報“政府機構詢問”的最新情況,這是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去年年底阿爾特曼被公司董事會短暫罷免後啓動的一項調查。

在另一份備忘錄中,阿爾特曼稱馬斯克爲他的英雄,並表示他想念他認識的那個通過開發更好的技術與他人競爭的人。

▌馬斯克訴OpenAI“五宗罪”

美國東部時間週四晚間(北京時間3月1日),“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向美國舊金山高等法院起訴OpenAI及其CEO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OpenAI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等人,指控他們違反了OpenAI成立時達成的一項協議,即開發技術以造福人類而不是利潤。

image

馬斯克在長達46頁的訴訟書中痛斥了阿爾特曼等違反OpenAI創辦協議等五宗罪,還透露了一些OpenAI不爲人知的內幕————

1、違反合約(BreachofContract)。在這部分,馬斯克着重控訴OpenAI依附於微軟,包括將GPT-4獨家授權給微軟,沒有向公衆披露GPT-4的架構、硬件、訓練方法等信息,爲使用GPT-4設置了“付費牆”,以及允許微軟在OpenAI董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馬斯克在訴訟中表示:“OpenAI已變身爲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微軟事實上的子公司。在新董事會的領導下,OpenAI不僅僅是在開發通用人工智能(AGI),實際上是在對它進行改進,目的是爲了最大化微軟的利潤,而不是造福人類。”

2、允諾禁反言/允諾後不得翻供(Promissory Estoppel)。馬斯克認爲,阿爾特曼向其承諾OpenAI將作爲非營利組織開發AGI,自己因爲信賴阿爾特曼而捐助了數千萬美元,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包括馬斯克在公司早期的資金投入、研究方向的建議,以及招募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努力,但結果與阿爾特曼對他許下的承諾完全相反。

3、違背受託責任(Breachof Fiduciary Duty)。被告對原告捐贈的資金負有受託責任,卻違背了發起協議,馬斯克指控OpenAI將資金用於營利目的,違反了與他的協議和對公衆的承諾。

4、不公平商業行爲(Unfair Business Practices)。馬斯克指控,OpenAI在募捐時虛假宣傳,聲稱所有資金將用於創始協議中闡述的基本目的,但卻從事了不公平競爭和其他不公平商業行爲。如果早知這樣,他絕不會向OpenAI捐款。

5、會計(Accounting)。被告以非盈利機構的名義從原告和其他人士分別獲得數千萬美元的捐助,卻用於盈利公司。

儘管列出了“五宗罪”,馬斯克的不滿主要可以歸結爲兩大點:自己爲OpenAI投入甚多卻被阿爾特曼“騙”了;OpenAI變成了微軟的盈利部門。

基於此,馬斯克對OpenAI提出了包括違反合同、違反信託責任和不公平商業行爲在內的索賠,並要求OpenAI恢復開源、覈算OpenAI使用捐贈款項的情況

另外,關於OpenAI此前的奪權大戰、神祕Q項目,馬斯克也在這份訴狀中提及

馬斯克稱OpenAI此前的大多數董事會成員於2023年11月22日被迫辭職,他們的替代者由阿爾特曼和微軟親自挑選的;微軟在阿爾特曼重返OpenAI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阿爾特曼被解僱的幾天後,OpenAI的董事會面臨來自律師和主要股東(包括微軟)的壓力,要求恢復其職位。被曝出是阿爾塔曼被開除關鍵的OpenAI董事會成員海倫•託納(Helen Toner)甚至被針對,一名代表OpenAI的律師告訴託納,如果因爲阿爾特曼被解僱而導致OpenAI解散,她和董事會可能面臨違反信託義務的指控。

馬斯克要求司法確定Q*和OpenAI其他正在開發中的下一代大語言模型是否屬於AGI。媒體此前報道稱,OpenAI正祕密研發一款名爲Q*比現在的GPT-4更強的大模型,由於安全等問題導致了阿爾特曼在去年11月被董事會罷免職務。

▌馬斯克與OpenAI的“江湖恩怨”

OpenAI一出生便“自帶光環”,馬斯克和阿爾特曼都是“元老”。

2015年12月,美國知名VC機構YCombinator的合夥人兼總裁山姆•阿爾特曼(SamAltman)、Linkedin創始人裏德•霍夫曼(ReidHoffman)在舊金山成立了OpenAI,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Musk)、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Thiel)、Stripe的CTO布羅克曼(GregBrockman)等人共同認捐10億美元。

彼時OpenAI將自己定位爲非盈利性組織、承諾將免費分享開發代碼,目標很明確——遏制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壟斷地位。

而在馬斯克離開董事會、阿爾特曼入主後,該公司的目標發生了變化。

2018年,馬斯克辭去了董事會席位,理由是與他擔任特斯拉首席執行官的角色“未來可能存在利益衝突”,但仍向OpenAI捐助,累積達到數千萬美元。

根據訴訟顯示,馬斯克在2016——2020年9月期間向OpenAI捐贈了超過4400萬美元,尤其是在最初的幾年,馬斯克是OpenAI最大的捐款人。

2019年,阿爾特曼辭去了YC集團(YCombinator的母公司)總裁職務,全身心投入到OpenAI並擔任CEO。OpenAI也宣佈從“非盈利”性質過渡到“封頂盈利(capped for profit)”,成立子公司OpenAI LP並“抱上金大腿”——引入了微軟的10億美元投資。

到底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還是馬斯克胸懷大義擔心AI威脅人類?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在馬斯克的訴訟被受理後的一小時後,他發佈了一條推文,@了OpenAI和其近期投資的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並表示“儘管來”。

image

馬斯克態度強硬,OpenAI也寸步不讓。這場硅谷大戲仍將繼續,上述訴訟的審理進程定於2024年7月31日召開案件管理會議,案件編號爲CGC24612746。

OpenAI會如何反擊?我們將持續跟蹤。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