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对话泛华首席战略官林创斌:我国保险中介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启 独立财务顾问或是未来寿险经代发展方向

對話泛華首席戰略官林創斌:我國保險中介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啓 獨立財務顧問或是未來壽險經代發展方向

財聯社 ·  02/27 15:20

①“報行合一”之後保險中介主體可能會有整體收縮,市場資源將向頭部平台集中; ②未來的營銷員應逐步發展成每個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專家; ③壽險中介應向獨立財務顧問公司看齊。

財聯社2月27日訊(記者 夏淑媛) 作爲亞洲保險中介第一股,泛華控股集團(納斯達克代碼:FANH,以下簡稱“泛華”)獲新加坡財團5億美元注資的消息牽動着市場的心絃。

繼2022年底提出開放平台戰略後大舉併購,泛華近日宣佈已與華德集團,就2024年2月2日披露的戰略投資框架協議簽訂第一份執行協議。華德集團將通過注資的方式幫助泛華實現智能化發展,並通過幫助泛華在新加坡、越南、歐洲、美國和香港成立辦事處實現國際化擴張。

值得注意的是,在泛華迎來5億美元注資的同時,華德集團創始人白振華將出任公司董事長,泛華創始人胡義南及林創斌辭任聯席董事長。

系列資本運作背後,泛華在下一盤什麼棋?近期,財聯社記者專訪泛華首席戰略官林創斌,分享他對泛華數字化技術、開放化平台背後的思考。

作爲助力泛華戰略轉型、推動公司海外業務擴張和強化資本市場運作的主要操刀者,林創斌在加入泛華前已扎根金融業18載。在他看來,我國保險中介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啓,專業化、職業化、數字化、平台化一定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尤其壽險中介要向獨立財務顧問公司看齊。

財聯社:2022年以來,泛華提出“開放平台戰略”的同時加快併購步伐,通過換股方式先後收購中融慧金等多家中介機構,此後又將目光投向東南亞,與亞洲保險共同組建兩家合資企業,近日再獲新加坡財團注資,一系列資本運作背後,泛華寓意何爲?

林創斌:泛華計劃走出本土市場,希望未來能夠服務整個亞洲的保險客戶

作爲一家老牌保險中介,泛華一直是市場轉型先鋒派,尤其在資本運作領域可謂長袖善舞。

從早期主營車險銷售,到2006年進軍壽險,並於2017年剝離財險,將業務重心全面轉向壽險銷售,再到2022年啓動開放平台新戰略。

林創斌表示,泛華過去26年的戰略一直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爲,國際化是泛華繼專業化、職業化、數字化、平台化、服務化後的最新策略。

“我加入泛華後,極力推動公司的海外佈局,我們將利用新加坡投資者的5億美元,通過兩項醫療相關收購走出本土市場。”林創斌介紹。

據悉,華德集團和泛華將着力於投資優質資產,包括總部位於亞洲的一家遠程醫療服務平台,該平台是亞太地區擁有最大遠程問診數量的平台。

此外,雙方還將投資一家AI智能仿生機器人硬件製造商,該公司成立於新加坡,其生產的仿生智能機器人,可應用於醫學研究、家庭護理、老年人護理等多個領域。

針對泛華與亞洲保險共同組建兩家合資企業的事宜,林創斌表示,亞洲作爲全球保險新興市場,保險科技能力的平均水平與發展速度尚未能滿足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大部分區域的保險科技能力匱乏。

與之相對的是中國,尤其內地區域的數字化應用和保險銷售科技處於領跑階段,遠遠領先其他地區。

“我相信數字化肯定是全球趨勢,我們希望在香港通過科技輸出泛華的平台策略,帶動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泛華集成26年的保險業經驗和過去5年大規模的IT投入,使得我們可以很好地服務香港和亞洲其他地區的經紀市場,我們的策略是希望泛華在未來能夠服務整個亞洲的保險客戶。”

財聯社: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調降,監管規範“報行合一”,將會對保險中介機構產生那些影響?泛華2022年開啓開放平台戰略背後有何考量?如何看待我國保險中介市場未來的增長空間?

林創斌:我國保險中介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啓,專業化、數字化、職業化、平台化是未來發展方向

2023年以來,爲應對人身險在投資端的壓力,監管部門着力推行兩大政策來降低負債端成本:一是將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從3.5%調降至3%,防範利差損風險;二是以“報行合一”爲入口,通過設定渠道佣金費用的上限,防範費差損風險。

隨着上述“組合拳”逐步落地,保險業迎來新一輪深度調整,有業界推論銷售佣金的大幅下降勢必影響數百萬保險代理人的收入,甚至事關幾千家保險中介的生死存亡。

在林創斌看來,降本增效是保險業的大趨勢,報行合一之後保險中介主體可能會有整體上的收縮,市場資源將越來越向頭部優質公司集中。

“眼下市場的低迷應該是短暫的,行業正在消化前面30多年規模發展爲主導帶來的一些發展問題。我研究過海外保險機構,即便在低利率的環境下也能實現正增長。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香港等發達保險市場,在經歷金融危機之後,都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利率環境,但是這些市場的保險業還是保持了一定的發展增速。”

在資本市場方面,現在國內外投資者確實信心不足,導致中國資產估值嚴重偏離合理範圍。“我擁有多年金融分析師、基金經理從業經驗,當下也是我18年職業生涯遇到最爲悲觀的環境,只有經濟發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策略持續落地,才能來帶動海內外投資者信心修復,讓企業估值重回合理範圍。”林創斌表示。

在需求端方面,中國保險業是整個亞洲,甚至是全球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持續的經濟增長、高儲蓄率及人口老齡化趨勢,都會給保險公司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我國保險中介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啓,專業化、職業化、數字化、平台化一定是專業中介未來的發展方向。

財聯社:近年來,國內保險中介加快從傳統的“資源型、通道型、粗放型”增長模式向“專業型、科技型、管理型”升級。在你看來,相比成熟市場的頭部保險中介,我國保險中介發展的前路又在何方?

林創斌:壽險中介應向獨立財務顧問公司看齊,保險代理人應成長爲每個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專家

林創斌介紹,在一些成熟的海外發達保險市場,已經很少有銷售單一金融(保險)產品的保險經紀或代理主體,很多公司都走向了獨立財務顧問。在他看來,這也將是中國壽險經代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們看到,繼2023年9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保險銷售行爲管理辦法》,明確產品分類、銷售人員分級之後,保險業協會又面向部分保險公司下發《個人保險代理人銷售能力資質等級標準(人身保險方向)(討論稿)。

林創斌表示:“隨着這些政策的落地,我相信當我們的營銷團隊變得越來越專業化,可以爲客戶帶來的價值,會遠超於現在侷限在壽險銷售領域的服務價值。未來的營銷員應該逐步發展成每個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專家,給客戶全最全面的金融、健康、養老風險分析,爲客戶在養老和資產傳承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

林創斌表示,其實這些商業模式在一些海外國家或地區已經非常成熟。以美國中介市場爲例,獨立中介可以銷售很多產品,如基金、養老基金、保險等,瑞傑金融(Raymond James)、斯迪富金融(Stifel Financial)等公司的市值均在百億美元以上,這些公司可以爲客戶提供全金融行業的服務,保險只是推薦給客戶的金融產品之一。

據悉,獨立中介在美國保險市場佔比55%,歐洲佔比18%,亞洲佔比10%。林創斌表示,這說明中介市場發展較爲緩慢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而是整個亞洲都存在的現象,亞洲中介行業的發展起步晚於成熟市場。

就算在新加坡或中國香港,獨立財務顧問都還沒有真正形成氣候,因爲獨立財富顧問在這些市場還是偏於銀行端。

此外,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稅收以簡單和低稅率而聞名,但是在歐美國家,其稅率政策相對複雜,獨立財務顧問爲客戶提供價值的另一面,也是在稅務方面提出分析和解決方案。

在美國、澳洲、英國,有很多的獨立財務顧問非常專業化和職業化,他們不隸屬任何一家金融主體。像澳洲就很典型,很多財務顧問一開始從事保險銷售,但隨着監管政策的改變,他們爲客戶提供的金融產品範圍越來越大,從保險到了養老基金、再到零售基金、年金等。

再看中國的壽險中介,目前專業化程度仍存在不足。但這些中介公司需要對標學習的並非美國的威達信(Marsh)、怡安(Aon)等公司,而應向獨立的財務顧問公司看齊。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