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钴价成本线徘徊 矿端产能开始出清 刚果(金)有出口限制新动作?|行业观察

鈷價成本線徘徊 礦端產能開始出清 剛果(金)有出口限制新動作?|行業觀察

財聯社 ·  02/24 12:13

①鈷價在近四年大起大落後,出現了少見的“持平”走勢。 ②目前鈷價整體處在成本端上下掙扎,已處於週期底部附近;伴隨着產能出清完成後,鈷市會再次回到供需相對平衡的狀態。 ②剛果金將評估是否有必要實行出口配額或採取任何其他措施來維護鈷價。

財聯社2月24日訊(記者 梁祥才)鈷價在近四年大起大落後,出現了少見的“持平”走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產業鏈內部博弈的結果。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鈷價整體處在成本端上下掙扎,已處於週期底部附近;同時伴隨着產能的出清完成後,鈷市會再次回到供需相對平衡的合理狀態。雖然未來短期內鈷市仍存過剩的預期,但對長期走勢,受訪者大多持較樂觀態度。

在目前歷史低位的鈷價水平下,世界第一的鈷供應國剛果(金)已不再“袖手旁觀”,將評估是否有必要實行出口配額或其他措施來維護鈷價。

部分產能出清 剛果(金)有出口限制新動作?

據Choice數據,自去年12月以來近三個月時間內,鈷價(金屬鈷)在跌至約22萬元/噸後逐漸趨穩;截至2月22日,爲21.8萬元/噸,是近7年低點。

長江有色市場1#鈷平均價(數據來源:Choice)

在本輪鈷價回調過程中,已開始出現產能出清的情況。有上市鈷企高管曾向記者表示,因鈷價持續下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剛果金當地的部分小礦,迫於成本壓力已選擇停產。

此外,國際礦業巨頭嘉能可正在下調今年的鈷產量目標,以應對疲軟的鈷市。該礦企曾在本月初時表示,預計今年鈷產量在3.5萬-4萬噸,而2023年的產量爲4.13萬噸。

上海千鈷實業總經理王文濤告訴記者,近期整個產業鏈基本都在成本線附近掙扎,正常情況是要跌破成本後,產能才會逐漸出清,只有現金流充裕的鈷企,才能更好的挺過這輪週期的底部。

寒銳鈷業(300618.SZ)證券部人士對以投資者身份諮詢的記者表示,近期鈷價確實已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目前暫無削減產量的計劃。

洛陽鉬業(603993.SH)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礦業競爭的本質在價格,如果鈷價持續在較低水平波動,可能會促使高成本鈷生產商減停產,這樣的市場出清是正常的。公司認爲,待市場出清後,鈷價會重新回到供需平衡狀態。

作爲全球最大鈷資源供應國的剛果(金),也不再對當前低迷的鈷價“袖手旁觀”。財聯社記者綜合外媒以及從多位產業鏈人士處獲悉,在本月初時剛果金國總統曾表示,鈷價持續下跌導致當地礦業公司的營業額下降,相關收入變少,並威脅到就業和超額利潤稅的收入前景。爲此,根據該國戰略礦產市場監管局(ARECOMS)的建議,評估是否有必要實行出口配額或採取任何其他措施,來維護鈷價。

對於上述情況,有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短時間內剛果金限制鈷出口落地的可能性較小,因爲其競爭對手印尼未來在鈷產量上釋放迅速,且在成本端也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未來不排除通過要求國外礦企在當地設冶煉廠等方式向產業鏈下游延伸,以便將更多的利潤留在國內。

上市鈷企持續回血 週期底部漸顯

2022年第四季度爲上市鈷企的“至暗時刻”,隨着鈷價的暴跌,淨利潤也隨之大幅下挫,但隨着跌勢趨緩,鈷企的“回血”能力漸長。

三大上市鈷企中,華友鈷業(603799.SH)因較全的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業績受原料端價格變動的幅度相對較小。而含“鈷”量較高的騰遠鈷業(301219.SZ)與寒銳鈷業業績則與鈷價的走勢關聯度相對較高,截至2023年Q3,這兩家鈷企淨利潤同比增幅均已超兩倍。

騰遠鈷業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去年初左右時,公司已優化了庫存策略,安全庫存控制在兩個月左右,且隨着鈷價的趨穩,從已披露數據顯示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向好發展。公司在鈷產品產線可實現靈活切換,未來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調整。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寒銳鈷業獲悉,在本輪鈷價下跌的過程中,公司也在清理庫存,之前的庫存已消化的差不多了。

據悉,洛陽鉬業(603993.SH)2023年鈷產量5.55萬噸,已超越嘉能可晉升爲成全球第一大鈷企。該公司的鈷產量主要來自於剛果金的TFM與KFM兩大銅鈷礦,公司相關人士表示,鈷金屬均是作爲伴生礦進行生產,由於兩座礦山品位較高,規模較大,銅鈷礦山運營成本極具行業競爭力。

在記者問及市場普遍關注的鈷產品銷售策略時,洛陽鉬業相關人士回應道:公司會根據市場情況等因素統籌考量。另外,公司與大部分下游客戶屬於長期合作關係,簽署的長期合約中鎖定了銷售數量。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劉磊表示,從金屬鈷的角度來說,目前約20萬元/噸的價位不是近階段的絕對底部,且從成本角度來看,金屬鈷價格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所以後續隨着供應過剩局面的出現,價格仍有可能進一步下滑,預期後市的絕對底部價格在18萬元/噸左右。

對於當前鈷價,中信建投期貨有色金屬高級研究員王彥青向記者表示,就主要鈷產品來看,目前硫酸鈷生產已然陷入虧損,四氧化三鈷價格已逼近至成本線附近,電解鈷利潤率相較2023年同期已腰斬近一半。

王文濤告訴記者,國內除了電解鈷外,其他品種基本都已跌到成本線上下附近,因國內電解鈷產能較大,市場對其預期稍偏悲觀,但預計其下跌空間也極其有限。

看好長期需求

洛陽鉬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長遠看,隨着新能源行業在“雙碳”轉型背景下繼續蓬勃發展,公司看好鈷價的長期走勢。從產業鏈角度看,較低的鈷價及穩定的供應支撐了上下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降低了下游電池廠商的成本敏感性,鞏固了三元鋰電池的市場份額,長期是有利的。

王文濤告訴記者,雖然目前過剩壓力較大,但隨着上游礦端競爭力較低的產能出清,以及對下游消費的期待,對未來鈷市長期的走勢,仍持較樂觀態度。

展望未來,王彥青表示,短期內預計鈷市過剩邏輯不改,價格將以低位震盪爲主,在需求端表現乏力的情況下,鈷價上漲動能或不足,但週期輪動後的長期需求依然可觀。

劉磊則認爲,對於國內短期鈷價來看,以弱穩爲主,後市還是有一定的下浮空間。從中長期走勢來看預計2024-2025年2季度鈷價都將處於低位盤整階段,間或會有一些突發因素擾動,價格會出現波動上漲。

需要注意的是,未來兩年左右,全球鈷原料供應增速要快於終端需求的增速。根據Mysteel統計,2023年全球鈷原料供應量爲22萬噸,同比增長16.6%,預計2024年鈷原料供應量將達到24萬-25萬噸,預計同比增長9.1%。但從消費端來看,2023年全球鈷消費量在19.9萬噸,過剩量達到2.1萬噸,2024年全球消費量將達到21萬噸左右,仍將保持2萬-3萬噸左右的過剩量。

據悉,電池領域是鈷最大的需求端。其中,用於三元前驅體的動力電池和以鈷酸鋰爲主的3C鋰電池合計鈷消耗量佔比約8成。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