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产业链日渐成熟 10MW陆上风机成“主力选手” 业内:今年装机将达5-8GW

產業鏈日漸成熟 10MW陸上風機成“主力選手” 業內:今年裝機將達5-8GW

財聯社 ·  02/24 10:20

① 經過數年快速的大型化,10 MW陸上風機在2024年正式成爲“主力選手”,多家整機企業10MW風機今年1月、2月完成首次吊裝。②業內人士表示,10MW風機產業鏈已經較爲成熟,預計今年裝機量將達到5-8GW。

財聯社2月24日訊(記者 肖良華)經過數年快速的大型化,10MW風機在2024年正式成爲“主力選手”,運達股份(300772.SZ)、中國中車等整機企業首臺陸上風機分別於今年1月、2月完成吊裝,而背後是日臻成熟的大風機產業鏈。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陸上風機正式進入10MW時代,預計今年裝機量達5-8GW。

三一重能(688349.SH)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2023年11月中標黑龍江華電寧安風水山風電項目,是陸上首個10MW風電項目,今年行業會有更多的陸上10MW級項目,“比如內蒙古能源有多個項目明確要求風機爲10MW機型。”

零部件方面,新強聯(300850.SZ)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從軸承生產角度來看,下游客戶出於保密需求,公司產品在出廠時並不知道具體應用於多大型號的風機,不過應用於更大功率風機的軸承佔比逐年提升。

10 MW風機嶄露頭角

日前,中車株所自主研製的10MWD230陸上風力發電機組在中國電力科學院張北試驗風場完成吊裝。早一點的1月 24 日,運達股份首臺陸上 10MW 智能風電樣機順利吊裝完成。

據悉,10MWD230風力發電機組是中車株洲所全新推出的10MW級別陸上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整機產品平台,風輪直徑230米,單支葉片長度112米,掃風面積最大可達到41547平方米,較8MW機型提升14.3%。

此前,國內風電黑馬三一重能的10MW機型已經在通榆運行了近半年,金風科技(002202.SZ)和遠景能源的10MW樣機也已經完成樣機吊裝。

行業觀察人士李綵球告知財聯社記者,除哈電風能有限公司未正式宣佈外,國內主流風電整機企業陸上風電10MW+級別的大兆瓦機型都已進入樣機吊裝或下線階段,中國風電也正式進入萬千瓦階段。

大風機“擔當大任”的背後,離不開供應鏈的支持。

其中,最爲關鍵的是葉片。1 月 10 日,時代新材(600458.SH)首支 120 米級超大 型海上風電葉片在葉片射陽工廠順利下 線。 1月中旬,三峽能源天津南港海上風電項目首支 113 米風電葉片成功下線。該型葉片主要配套東方風電自主研製的 8 兆瓦至 10 兆瓦等級海上風電機組。

主軸和軸承方面,財聯社記者採訪獲悉,金雷股份(300443.SZ)、新強聯、洛軸等均具備大兆瓦風機所需的零部件產能,並經過充分的驗證。

裝機將達5-8GW

從2020年至今,中國風電大躍進式發展,3 年實現容量增加 3 倍,從 3MW 級別進入 10MW 級別 (陸上),海上風電從 6MW 進入 18MW 級別,背後的驅動力無疑是平價的推動和倒逼。

2023 年 1 月,運達股份陸上 9MW 平台機組,已斬獲近 2GW 訂單。 2023年10 月,10MW 機型開始進入業主的招標範 圍,2023 年年底,三一重能成爲業內第一個中標 10MW 機型的整機商。

對此,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基於度電成本的壓力,大兆瓦的陸上風電機型已經成爲必選,一方面可以大幅度 降低風電場的建安成本,一方面整機通過大型化還能繼續降本。

根據最新的 10MW 機 型整機招投標價格信息顯示,三北沙戈荒陸上 10MW 機型的單機+塔筒(鋼塔/混塔) 價格已經在 1300-1400 元/kw 水平,意味着沙戈荒風電場的造價水平已經逼近 3000 元 /kw(歷史數據統計顯示,在此造價水平下,風電的發電能力至少是光伏的 2 倍以上。

李綵球表示,從核心大部件產業鏈看,主軸及軸承,葉片,齒輪箱,發電機及變流器都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從10M 主流整機企業的市場訂單初步統計來看,2024年預計招標量或將超過10GW,預計2024 年10MW 級的陸上風電場建設規模將達到5- 8GW,佔整個陸風的6%-10%,成爲“主力隊員”。其機型的大規模應用,也將把2024年陸上機型的單機容量繼續提升20%以上。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