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近两年新低!欧洲碳价跌破55欧元 国内CCER重启前景难料?

近兩年新低!歐洲碳價跌破55歐元 國內CCER重啓前景難料?

財聯社 ·  02/23 20:29

①歐洲碳價接連走低,創2022年以來新低; ②國內CCER重啓,業內預計最快今年Q3備案簽發; ③CCER前景面臨爭議,長期向好但短期恐不及預期。

財聯社2月23日訊(記者 羅禕辰)得益於一系列政策出臺,國內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 重啓腳步越來越近,讓各路機構看到“利好”。與此同時,作爲碳交易引領者的歐洲傳來碳排放權(EUA)交易價格大幅走低消息,最新收盤價50.41歐元/噸,創2022年以來新低,較高峰期接近腰斬。

受此影響,國內投資者開始擔憂:CCER重啓後市場需求能否達到預期?

財聯社記者多方了解到,長期而言,在碳中和背景下,CCER交易價格穩步上行的確定性較高,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委會秘書長張軍濤受訪稱:“未來碳價在200元/左右才是合理區間。”但短期而言,由於配額分配較爲寬鬆,CCER的實際需求可能低於預期,有待政策端進一步收緊。

繼1月CCER正式宣佈重啓,目前,相關參與主體正在着手進行項目申報,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岳陽林紙(600963.SH)、東珠生態(603359.SH)處了解到,公司正在推進項目申報,但審批時長尚存在不確定性,一般預計在6個月-12個月,最快今年Q3能看到備案簽發結果,屆時產品將在北京綠交所上線交易。

對於CCER重啓前景,大部分機構和行業人士表態樂觀。在張軍濤看來,“我國碳交易需求非常大,要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碳交易市場一定是需求大於供給,我們看好國內碳價會往上走,預計碳價逐步攀升到200元/噸左右才到達合理區間。”資料顯示,今年1月,我國存量CCER交易均價在70-75元/噸水平。

至於如何看待歐洲碳價下降,張軍濤受訪表示,歐洲碳價下降受多方面的影響,俄烏衝突影響歐洲經濟復甦,碳市場投資者現金流受一定影響,這將會影響碳市場投資決策者購買碳配額熱情,同時也會引起拋售碳排放配額現象。對國內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企業排放成本端,出口企業壓力將有所緩解,但對國內CCER市場不會有明顯影響。

據悉,在僅有電力行業參與碳交易的情況下,我國每年有45~51億噸的應清繳碳排放配額,按照5%的清繳比例計算,CCER在強制減排市場的需求空間約爲2.25~2.55億噸。另據機構預測,若參與主體覆蓋七大重點排放行業後,碳市場覆蓋的碳配額總量將擴容至80-110億噸,按此計算,CCER的可交易上限在4-5.5億噸。

但實際運行中,抵消機制給予CCER的需求空間或遠低於理論值。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唐惠珽在研報中表示,實際履約時,大部分配額有盈餘的控排單位不會主動參與CCER交易,因此,CCER在強制減排市場的實際需求空間是低於理論值的,配額分配越寬鬆,其實際需求空間越小。

“考慮沒有新行業被納入市場,我們估計2024年全國碳市場對CCER的實際需求在1億噸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履約期結束後,整體市場配額盈餘超3億噸,這意味着作爲配額替代品的CCER並非市場想象的‘供不應求’。”唐惠珽表示。

據悉,CCER屬於碳信用,其需求來源除了前述強制減排市場以外,還有自願減排市場,而歐洲政策變動直接衝擊了後者。今年年初歐盟通過法案禁止商家宣傳所謂“零碳”、“碳中和”,而長期以來,部分買家正是出於商業宣傳目的參與自願減排交易,歐盟此舉導致買家信心受挫,碳價亦大幅走低,自願減排市場恐面臨一段深度調整。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