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双抗光环难救友芝友生物-B(02496):上市半年股价腰斩,基石被套

雙抗光環難救友芝友生物-B(02496):上市半年股價腰斬,基石被套

智通財經 ·  02/20 17:30

截至今年2月20日,公司股價僅爲8.74港元,較發行價跌去45.38%,這顯然已經遠遠低於基石投資者IPO階段的認購價格。如今,離今年3月24日的上市解禁期僅有一個月時間。

2023年9月25日,友芝友生物-B(02496)在港股正式上市。其作爲雙抗稀缺標的,在上市時獲得了不少投資者關注。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在IPO階段,友芝友生物與光谷健康、楚興友瑞及樸華凱智訂立基石投資協議,三家機構合共認購651.38萬股發售股份,認購金額約1.06億港元,佔公司發售後股份的3.38%。

上市次日,友芝友生物收漲21.5%,體現出作爲港股雙抗稀缺標的的“含金量”。只是,當投資者以爲這是一家生物創新藥企走向巔峯的開始,卻沒想到一切都已結束。

9月27日,在匆匆觸頂19.8港元后,友芝友生物便開啓了“一路下跌”模式。9月27日至10月3日,公司股價出現“四連跌”,股價最低來到14.6港元,較發行價16港元下跌8.75%。公司雖然在10月4日成功止跌收漲,但當日成交量僅剩8.64萬股,在此次成交量跌至10萬股以下後,友芝友生物的股票成交量再也沒有突破10萬股量級。

這也意味着上市一週後,友芝友生物就已慘遭市場資金“拋棄”,此時距離基石解禁還有近6個月。

股價跳水嚴重,稀缺標的難阻基石被套

實際上,從業務及產品市場角度來看,友芝友生物的技術力及商業化前景還是存在看點。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BsAb爲一種人造蛋白,可識別和特異性結合兩種抗原或表位,能同時阻斷抗原/表位介導的生物學功能或令抗原細胞結合得更緊密。

近年來,由於人們對各種疾病發病機制的了解加深和治療性mAb的迅速發展,全球BsAb市場增長迅猛。2021年,全球BsAb市場就已達到38億美元。隨着技術和臨床研究進一步突破,預計在2030年進一步增至586億美元。而2021年中國BsAb市場規模爲1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未來將以251.7%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了2030年有望達到615億元。

其中,友芝友生物的核心產品M701是一種重組BsAb,靶向表達人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的癌細胞和人分化簇3(CD3)的表達T細胞。

據悉,M701爲專注於治療MA和MPE的EpCAM×CD3 BsAb。公司已經於2022年1月完成 M701治療惡性腹水(MA)的I期臨床試驗,目前正在進行II期臨床試驗以評估M701聯合全身治療治療惡性腹水(MA)患者的療效。此外,公司還於2022年11月在中國開展了M701治療惡性胸水(MPE)的Ib/II期臨床試驗。

據友芝友生物披露的2023年中報數據,在惡性腹水(MA)方向,友芝友生物目前正在進行II期臨床試驗以評估M701單一療法聯合全身治療(包括靶向療法、免疫療法或化療)治療MA的療效,已觀察到不錯的數據。而在惡性胸水(MPE)方向,友芝友生物目前正在中國進行M701治療MPE的Ib/II期臨床試驗,同樣已經觀察到不錯的數據。

只是,目前友芝友生物核心品種都僅在臨床II期階段,沒有商業化產品支撐的情況下,其估值承壓巨大。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在去年10月份後,友芝友生物股價迅速跳水,截至今年2月20日,公司股價僅爲8.74港元,較發行價跌去45.38%,這顯然已經遠遠低於基石投資者IPO階段的認購價格。如今,離今年3月24日的上市解禁期僅有一個月時間。

這意味着,一旦度過上市解禁期,友芝友生物需要保證股價高於16港元的發行價格,才能保證基石投資者不虧損,但就目前公司內部情況及市場大環境來看,難度十分巨大。

商業化遠水解不了近渴

正如上文提到,從目前的每日成交量和成交額來看,友芝友生物已經陷入了“流動性陷阱”,被市場遺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僅僅在於其面臨現金枯竭的問題,難以靠核心品種和管線撐起未來的商業化預期。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上半年,友芝友生物的其他收入分別爲1279.8萬元、256.0萬元及691.9萬元,缺乏商業化產品收入。與此同時,公司當期淨虧損分別約爲1.49億元、1.89億元、8656.8萬元,其中2022年同比增加27%。對此,友芝友生物坦言主要是受到研發開支增加的影響。

目前來看,融資和舉債是支撐友芝友生物日常運營的主要方式。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2021年、2022年及2023上半年,友芝友生物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分別爲8103.4萬元、2.41億元、4900萬元,如此狀況下其現金流僅夠勉強支撐當年的支出。截至去年6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7644.5萬元。如此現金流在沒有繼續融資情況下,能否維持2024年的運營和研發都是一個未知數。

而作爲友芝友生物的核心產品,M701治療惡性腹水(MA)的BLA申請根據公司計劃還要等到2025年第一季度提交,也就意味着,公司仍需繼續融資才能產品商業化階段。

並且,還有一個擺在友芝友生物面前的現實問題:M701商業化能否爲公司實現“造血”。

從市場角度來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中國MA 療法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107億元增至2025年的124億元及2030 年的147億元,而中國MPE療法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116億元增至2025年的132億元及2030年的153億元

雖然國內MA療法和MPE療法未來均有可能形成百億規模市場,但由於MA和MPE經常與預後不良的多個器官的惡性腫瘤有關,因此晚期癌症患者很少能從上市的藥物中受益,且獲准治療MA及MPE的候選藥物寥寥無幾。

以國內市場爲例,目前國內化療、免疫抑制劑及抗血管生成藥物概無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MA 或MPE,也沒有藥物被納入中國MA或MPE臨床指南的建議中,這導致國內MA及MPE療法市場或難以按照市場預估的樂觀方向發展。

很顯然,投資者很難押注一家“沒有盼頭”的公司,而在市值縮水和流動性困境雙重打擊下,友芝友生物即便擁有“港股雙抗稀缺標的”的光環,也難免消失在投資者視野中。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