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贾玲减肥”连续四天霸榜热搜,龙年第一投资主题会不会是减肥药概念卷土重来?

“賈玲減肥”連續四天霸榜熱搜,龍年第一投資主題會不會是減肥藥概念捲土重來?

財聯社 ·  02/13 22:00

來源:財聯社 作者:閆軍

①“賈玲減了100斤”成爲今年春節最大的話題; ②話題熱度之下,市場猜測:減肥藥會不會成爲龍年第一個投資主題? ③基金經理此前預判,減肥藥是一個超級主題。

電影《熱辣滾燙》大年初一上映,減肥100斤的賈玲就包攬了前7名熱搜,“賈玲瘦了100斤”“賈玲聲音都變了”“賈玲這一年真的好餓好累”各種話題熱度不斷,甚至連網友問賈玲能不能出減肥教程也登上了熱搜。

《熱辣滾燙》講述的一名普通人尋找自我,學會愛自己的故事,歡樂氛圍之下也有成長的力量。據媒體報道,賈玲爲了拍這部電影,先增肥40斤,後在一年時間內減肥100斤。從初一到初四,“賈玲減肥”話題熱度不減。這讓市場人士猜測,減肥概念是否會捲土重來,成爲龍年開始第一個投資主題?

減肥藥概念是否會捲土重來?

減肥藥概念是2023年下半年A股爲數不多的亮點。

在2023年三季度,減肥藥概念異軍突起,在引領了一波火熱的行情。萬得減肥藥指數在2023年9月7日至10月16日區間漲幅達到24.4%。包括$博瑞醫葯 (688166.SH)$$常山藥業 (300255.SZ)$$翰宇藥業 (300199.SZ)$$雙鷺藥業 (002038.SZ)$$奧銳特 (605116.SH)$等個股躋身百億市值。

不過,A股的減肥藥概念大熱更多是對美股的映射,國內真正具備實力的上市公司並不多,一度還有不少藥企因蹭熱度被監管處罰。

先有$百花醫葯 (600721.SH)$曾在業績說明會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威醫藥可以爲客戶提供利拉魯肽注射液及司美魯肽注射液的相關藥品研發服務,也曾在互動平台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研項目中有一項減肥類產品。再有博瑞醫藥董事長、總經理袁建棟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聲稱,其個人試用了公司在研產品BGM0504注射液,注射兩個月減重約30公斤。

董事長親自試藥曾引爆輿論,不過這一場“蹭熱點”在監管出手後落幕。百花醫藥、$康惠製藥 (603139.SH)$等接連收到監管工作函,兩家公司隨後澄清相關產品目前尚在研究或小試生產中,隨後,袁建棟也因誤導言論收到江蘇證監局警示函。

降溫後的減肥藥概念就此開始回落,2023年10月16日至今年2月5日期間,萬得減肥藥指數區間跌幅超過37%。奧瑞特、常山藥業、翰宇藥業、$諾泰生物 (688076.SH)$等個股跌幅明顯,市值也再次回落在百億以下。

不過春節前最後3個交易日,減肥藥概念又有企穩的跡象,三個交易日指數漲幅達到13.52%。節前減肥藥再度回暖,一方面是電影預熱已有賈玲減肥等討論,提升了事件熱度,另一方面,減肥藥企近期也動作頻頻。

海外方面,媒體報道顯示,海外減肥藥巨頭$諾和諾德 (NVO.US)$近期宣佈斥資110億美元收購三家生產工廠,在1月底發佈的2023年業績中,司美格魯肽銷售額超200億美元;另外一家減肥藥巨頭$禮來 (LLY.US)$公司業績顯示,注射降糖藥物Tirzepatide2023年前三季度爲211.04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全年翻了6.24倍。“減肥藥雙雄”的業績讓市場看到了減肥藥的廣闊市場。

國內推進方面,1月26日,諾和諾德(中國)製藥有限公司旗下的司美格魯肽片獲批准上市,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這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款口服司美格魯肽適用的是糖尿病治療,而非減重治療。

國內藥企佈局上,$華東醫葯 (000963.SZ)$的利拉魯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適應症的上市許可申請已經獲得批准。$信達生物 (01801.HK)$的瑪仕度肽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而瑪仕度肽則是國內首個申請上市的減重適應症新藥。此外,$恆瑞醫葯 (600276.SH)$、華東醫藥、$眾生藥業 (002317.SZ)$等製藥廠商也都在開發口服類GLP-1減肥藥。

基金經理眼中的減肥概念

隨着肥胖人群基數增加與愛美人士需求之下,減重市場前景廣闊,摩根大通預計,中國減肥藥物市場規模有望到2030年達149億美元。

上映三天,《熱辣滾燙》票房已經超過13億,暫居春節檔第一。在這一事件驅動下,龍年開年第一個投資主線會不會是減肥藥的捲土重來?從此前報道中基金經理們對減肥藥的判斷來看,減肥藥概念並未結束。

平安基金經理周思聰認爲,減肥藥是一個超級主題,這一主題有望帶動整個醫藥投資熱度有所提高。新華基金權益投資基金經理賴慶鑫也指出,從景氣度角度出發,以減肥藥爲代表的海外大單品持續超預期,股價創新高,拉動國內產業鏈上漲,存在很強的結構性機會。GLP-1單靶點、多靶點藥物,意味着醫藥新的增長方向,會對人群的疾病譜系形成較大影響。

看好並挖掘國內能夠抓住減肥藥機遇的藥企同樣是不少基金經理的共識,興華基金基金經理徐迅就認爲,國內減肥藥相關概念股分爲兩類,第一類是給海外核心品種做多肽CDMO的公司,國內CDMO公司可以補齊跨國藥企產能短板,獲益較爲直接;第二類是國內自主開發的GLP-1相關減肥藥。這類企業並不多,相對更有先發優勢。

公募基金埋伏了哪些?

面對減肥藥主題,哪些基金經理迅速行動了?復盤來看,不少基金經理在減肥藥概念個股中提前埋伏。

以去年三季度漲幅較大的個股來看,常山藥業、雙鷺藥業、奧銳特雖然沒有出現在公募重倉股中,但是不少公募基金已經買進到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廣發核心競爭力混合出現在常山藥業的2023年中報的第9流通股中;銀華專戶則在2023年二季度買進雙鷺藥業的前十大流通股;奧銳特去年中報中則出現了華夏行業景氣混合、全國社保基金111組合、申萬菱信醫藥先鋒以及多隻私募、保險產品的身影。此外,翰宇藥業前十大流通股中雖然無公募基金重倉,卻獲得北向資金的加倉。

在公募重倉個股中,減肥藥概念公司出現分化。

以2023年底的持倉變動來看。創新藥巨頭恒瑞醫藥獲得公募加倉1.27億股,有GLP-1自主研發能力的博瑞醫藥獲得公募大幅加倉,萬家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加倉超過1106萬股,招商基金和華安基金分別加倉714萬股和380萬股。單隻基金方面,翟相棟管理的招商優勢企業持倉最多,爲695萬股,他明確表示,看好GLP-1創新藥方向。

同樣獲得公募重點加倉的減肥藥概念個股還有衆生藥業,萬家基金依舊加倉最多,去年四季度加倉1929.89萬股,其次是興證全球和華安基金,均超過550萬股。萬家基金經理耿嘉洲認爲,2024年主題依然是市場的熱點和重點。從基本面出發,人工智能、創新藥、穩增長仍然是有效的三條主線。但由於市場輪動較快,基金經理的操作上會在這三大板塊中對個股進行高拋低吸換倉,以鎖定收益和排除風險。

此外,獲得司美格魯肽原料藥資質的諾泰生物也在去年四季度獲得公募小幅加倉,公募持倉增加了377萬股。

在公募賣出方面,股價距離高位腰斬的$凱萊英 (06821.HK)$被減持較多,凱萊英同樣是CDMO企業,目前已經在美國備案,具備司美格魯肽原料藥產業鏈的生產能力。從減持來看,指數產品賣出較多,增持方面,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核心成長、葛蘭管理的中歐醫藥創新小幅加倉。

減持較多的還有華東醫藥,公募減倉1722萬股,減倉最多的是招商基金,合計減持了1117萬股,此外,富國和博時旗下基金也分別減少了607萬股和372萬股。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