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最全解读!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有何意义?对后市影响如何?

最全解讀!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有何意義?對後市影響如何?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  01/30 09:00

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1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央企是穩經濟,穩資本市場的領頭羊。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覈,是繼“一利五率”後央企吸引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有望開啓新一輪行情。這要求及時通過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同時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多重政策催化下,我們建議重點關注“中特估”新一輪機會,策略上關注分紅、股票回購、併購重組等思路。

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覈,有利央企優化市值管理

1月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介紹,國務院國資委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在前期推動央企把上市公司價格實現相關因素納入對於上市公司績效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國務院國資委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覈,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關注、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運用市場化的增持、回購等手段來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來更好地回報投資者。自22年以來,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利五率、國有企業對標開展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等相關政策。以三桶油、中國化學等優質央企爲代表,基礎化工、石油化工、煤炭等領域央企,上下游產業鏈涉及到社會生產各方面,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本次國資委提出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將有利於央企進一步優化市值管理,也將有利於促進化工、能源相關國有企業及板塊價值提升。

風險提示:(1)原油價格上行或下行超預期:原油價格與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高度關聯且具波動較大,原油價格大幅波動時,都會影響下游產業鏈價格價差和盈利穩定性,進而影響部分板塊或公司的盈利能力;(2)行業競爭格局變化:國內煉油及化工配套項目較多,可能造成某類產品板塊產能局部過剩,進而加劇行業競爭,擠壓業內盈利空間;(3)宏觀經濟波動,全球經濟下行:煉化產品下游分支衆多且分佈較廣,與宏觀經濟形勢關聯度較高,經濟下行可能影響行業產品需求。

央企市值管理納入業績考覈,關注通信行業

近日,國務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這一改變能夠提升央企對市場表現的關注,有助於推動央企的估值水平提升,通信行業央企相關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包括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信科、中國電科等旗下公司。天孚通信、中際旭創發佈業績預告,表現亮眼,體現出海外AI算力建設帶來的旺盛需求持續兌現,同時對未來的需求展望積極。800G的穩定交付、1.6T的快速發展以及硅光和薄膜鈮酸鋰等新技術的突破仍是今年重要的投資方向。

風險分析:國際環境變化對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產生影響,對相關公司向海外拓展的進度產生影響;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影響雲計算產業鏈相關公司的需求;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快速下滑;匯率波動影響外向型企業的匯兌收益與毛利率,包括ICT設備、光模塊/光器件等板塊的企業;數字經濟和數字中國建設發展不及預期等;電信運營商的雲計算業務發展不及預期;運營商資本開支不及預期;雲廠商資本開支不及預期;通信模組、智能控制器行業需求不及預期。 

地產及央企估值仍有修復空間

本週重點關注,地產及央企估值仍有修復空間。市場表現層面,中字頭央企、房地產領漲。盈利層面,1月24年Wind盈利一致預期上調幅度靠前的申萬一級行業爲商貿零售、汽車。景氣層面,新一輪地產供需政策組合拳再發力;央行宣佈降準,12月社融平穩;節前豬價大幅上行。估值及交易熱度層面,金融地產、中字頭央企熱度上行明顯,美股估值接近2022年年初高點。

市場表現:本週(1.20-1.26)低市盈率、大盤、金融地產風格表現居前;高市盈率、小盤、消費風格表現相對靠後。主要股指中,紅利指數、上證50、上證指數表現居前;寧組合、科創50、創業板指表現靠後。行業漲跌幅上,房地產/建築裝飾/石油石化漲幅居前,美容護理/電力設備/電子跌幅居前。熱門概念中,中央頭央企漲幅一騎絕塵。

盈利預測變動:1月24年Wind盈利一致預期上調幅度靠前的申萬一級行業爲商貿零售(+2.24%) 、輕工製造(+0.75%);下調幅度靠前的行業爲房地產、農林牧漁、社會服務。數字經濟產業鏈細分方面,以Wind一致預期看,24年盈利預期排序:顯示面板(292%)>光模塊(68%) >半導體封測(67%)>半導體材料(48%)>SAAS(46%)>數據安全(45%)>網絡安全(44%) >數字政府(42%)。

行業景氣核心指標變動:1)價格上行:鋼鐵、鋁、玻璃、焦炭、布油等;價格下行:焦煤、水泥、銅等;2)大金融:地產方面,新一輪供需政策組合拳再發力。經營性物業貸款用途拓寬;金融監管總局部署推動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住建部表示各地城市將被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1月27日廣州市取消120平米以上住房限購。銀行方面,央行宣佈降準,12月社融平穩;3)高端製造:汽車方面,剔除基數影響車市銷量增速有所走弱。據乘聯會,1月1-2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22.7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46%,較上月同期下降4%;新能源車市場零售3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56%,較上月同期下降21%。剔除基數影響後,1月15日-21日銷量較2022年低約12.1%,降幅有所擴大。光伏方面,中上游漲價情緒醞釀。4)消費:必選方面,節前豬價大幅上漲。可選方面,節前動銷高峰來臨。

估值水平及交易熱度:主要寬基指數股權風險溢價均位於7年90%分位上方;全A/全A非金融兩油/上證指數估值分別處於5年2.7%/6.6%/14.5%分位數附近;創業板指/寧組合分別處於市盈率5年0.0%/0.0%分位數附近。交易熱度方面,金融地產、中字頭央企熱度上行明顯。全球估值水平方面,當前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估值已接近2022年年初水平。

1)數據統計存在誤差:報告數據均由Wind數據庫、Datayes等數據庫導出,可能存在第三方數據庫之間口徑不一致的偏差問題。同時由於數據存在滯後性,如10月25日披露數據僅反應9月行業情況,因此基於歷史數據分析得到結論的指導意義相對有限。2)海內外經濟衰退:當前海外處於經濟衰退週期,國內外經濟環境不景氣將影響部分行業需求表現。3)市場流動性風險:股價行情需依賴資本市場流動性支持,流動性風險恐導致估值下行。

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覈,推薦關注低估值建築央企

本週多重因素利好驅動板塊行情,建築指數上漲6.9%,跑贏大盤4.9個百分點。1月23日國資委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覈,我們認爲此舉將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有望開啓新一輪國企改革行情。同時本週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廣州放鬆120平以上房產限購,各級政府政策利好頻出,經濟復甦有望加快,我們推薦關注同時受益於國企改革和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建築央企。

行業動態信息

行情回顧:本週中信建築指數上漲6.9%,滬深300上漲2.0%,板塊指數跑贏大盤4.9個百分點。建築子板塊中,基建建設漲幅最大,跑贏大盤8.9個百分點。本週漲幅前三公司爲華建集團(+37.0%)、中國海誠(+25.2%)和中鋁國際(+22.6%)。

融資情況:1)專項債:本週地方政府專項債融資總額1639億元,到期地方政府專項債354億元,專項債融資淨額1285億元。其中,2024年內累計新增專項債發行總額261億元,2024年發行進度0.7%。2)城投債:本週城投債融資總額763.9億元,融資淨額-45.9億元,較上週增長245.0億元。3)土地出讓金:本週百城土地成交金額228億元,2024年累計同比下降59%。

行業要聞:1)國資委:強化投資者回報,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因地制宜推動氣電、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等調峯電源建設,加快推動已覈准發電項目開工建設;(財聯社)2)住建部: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財聯社)3)央行:2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月25日起,分別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政府債券大規模集中發行,支持項目集中建設方面有充足空間;(財聯社)

行業觀點:本週國資委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覈,將進一步調動企業積極性,有望開啓新一輪國企改革行業;本週各級政府政策利好頻出,我們推薦關注同時受益於國企改革和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建築央國企。

風險提示:1、 施工進度受資金到位情況、自然條件等影響較大,有可能出現延誤進而影響收入確認;海外工程建設進度還受當地政治、安全環境影響。2、 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可能對建築企業造成多方面不利影響。房地產對建築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1)當前土地市場低迷,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較大幅度下滑,對基建資金來源造成不利影響;2)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商品房銷售、開工較大幅度下滑,影響了房建企業的新增訂單,而竣工面積下行,影響了裝飾裝修企業的訂單,相關建築子板塊企業業務發展受不利影響;3)房地產企業的暴雷,對存在房地產企業應收款、房地產開發項目存貨的建築企業帶來減值壓力。3、 新能源業務拓展可能不及預期。部分傳統建築企業佈局新能源諮詢、工程、運營等新領域,但該領域較爲依賴政府資源及自身專業實力,可能存在拓展失敗的風險。

如何看央企改革新一輪機會?

核心觀點:央企是穩經濟,穩資本市場的領頭羊。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覈,是繼“一利五率”後央企吸引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有望開啓新一輪行情。這要求及時通過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同時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多重政策催化下,我們建議重點關注“中特估”新一輪機會,策略上關注分紅、股票回購、併購重組等思路。

事件:國資委將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

1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此番言論,讓中字頭個股短時衝高,大量中字頭個股漲停。

簡評:2024年1月24日,國資委宣佈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隨後人民銀行宣佈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隨着近期一系列加速資金入場、改善A股市場的舉措密集落地,而市場資金面也有望在前期滬深300ETF放量的鋪墊、央企改革政策疊加降準的催化下,迎來轉機:

1)業績考覈體系再度完善,加速央企價值重估:日前,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國資委發言人表示,2024年將繼續堅持“一利五率”目標體系,明確“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相較2023年的考覈要求,強調了淨利潤與歸母淨利潤也需協同利潤總額增長。本次市值管理是對健全央企考覈體系的一大舉措,有助於倒逼央企加速專業化經營,央企市值管理的能動性將進一步強化,現金分紅、回購和資產重組等舉措將進一步加強。

從二級市場上看,央企上市公司有望受到資金的更多青睞,央企進而能通過提高槓杆效應和增加投資者回報實現自身淨利潤總額的增長和“五率”中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與歸母淨利潤的優化,基本面改善的同時,更加完善且更與二級市場估值體系更契合的業績考覈體系將逐步形成,“業績改善-二級市場回報增加-資金流入-業績改善”的資本市場投資正向循環有望推動央企實現盈利端和估值端的向好演繹,助推央企快步進入價值兌現階段。

2)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覈標準:我國市值管理的概念最初是在2005年提出,國資委在2005年9月發佈的《關於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國有股股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首次明確提出將市值納入考覈體系;2014年5月8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發展多層次股票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並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樹立了市值管理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位置;2022年5月27日,國資委發佈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中提出,鼓勵中央企業探索將價值實現因素納入上市公司績效評價體系,建立長效化、差異化考覈機制,引導上市公司依法合規、科學合理推動市場價值實現,表明國家持續推動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考覈標準。近日國資委再次傳遞出“深化市值管理納入考覈標準”的信號,代表國家對市值管理納入考覈的態度從“鼓勵、支持”轉變爲“深入、要求”,從而進一步推動央企改革。

本次特殊點在於,首次將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央企負責人考覈而非之前三次提到的企業考覈,更加強調央企市值管理對市場情緒的引導作用,明確提出要加大現金分紅力度,將央企負責人的利益與央企市值深度掛鉤,迫使負責人高效地治理企業,逐步形成“高效治理-業績改善-市值管理有效-負責人利益增加-高效治理”的良性循環,提升中特估央企的核心競爭力。

3)現金分紅規模提升空間充裕:2023年以來A股低位震盪下高股息策略佔優的背後是投資者對相對穩定收益的偏好,2023年中證央企指數股息率爲5.38%,明顯優於其餘各主要指數。央企作爲低估值、高股息股票的主力軍,分紅比例仍有充盈的提升空間。此外,國企分紅進一步擴大還受到資本市場價值重估和財政端需求缺口的雙驅動,一是央企擴大分紅有望加快市場充分認知央企盈利的穩定性,進而穩定市場預期,二是由於國企分紅流向財政“四本帳”的過程有特別的二次分配製度,優質國企分紅率系統性抬升有望部分解決現收現付的統籌賬戶形成的基本養老金缺口。

4)增持、回購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股票回購的核心目的是穩定股價,大多數與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相結合,且作爲上市公司維穩股價的手段之一,回購增持有利於想市場傳遞積極向好的情緒,彰顯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信心。此番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負責人業績考覈,是國家對穩定央企股價的有力手段,進一步維穩市場走勢,有立竿見影的護盤效果。而通過增持、回購等市場化手段,不僅可以維穩股價走勢,更預示着中央負責人對企業的信心,而央企的市值佔比較高,其股價的企穩可以熨平股市情緒,具備一定的帶頭作用。回購後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更可以進一步將員工利益與企業掛鉤,激勵企業盈利能力走高,穩定了企業預期。

5)做優做大,加大併購重組力度,發揮央企“頂樑柱”作用:2023年國資委進一步加大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工作力度,並表示將以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爲目的,進一步推動重組整合工作。央企經過有效重組整合,對資源配置效率有着直接的提升,聚集並創新了資源力量,未來將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對股市而言,央企的有效重組整合將帶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資源的高效分配有望增厚企業盈利,進而助推市場上行。同時,重組整合有利於“去其所短,取其所長”,構成協同優勢。且我國國情的優勢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重組整合力度的加大將進一步增強央企在股市中作爲“國家隊”的力量,無論是推動產業發展,還是穩定助推股市行情,“國家隊”力量的壯大無疑都是國家“金融強國”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併購重組有望成爲後續央企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助力提高央企核心競爭力,扮演好“壓艙石”的重要角色。

風險提示:1)地緣政治風險。如果中美關係管理不善,可能導致中美之間在政治、軍事、科技、外交領域的對抗加劇。同時俄烏衝突、中東問題等地緣熱點可能面臨惡化的風險,如果發生危機則可能對市場造成不利影響。

(2)國內經濟復甦或政策實施效果不及預期。如果後續央企改革力度較爲謹慎,國內降準傳導效果不及預期,且國內宏觀經濟數據遲遲難以恢復,經濟復甦最終證僞,那麼整體市場走勢將會承壓,過於樂觀的定價預期將會面臨修正。

(3)海外聯儲局緊縮程度超預期。如果美國經濟持續保持韌性,勞動力市場、零售等經濟數據表現亮眼,那麼美國衰退風險或將面臨重估,同時通脹風險也將面臨反彈,聯儲局緊縮抗通脹之路繼續,全球流動性寬鬆不及預期,國內權益市場分母端難免也將承壓。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