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晟科技称董事长留置传闻不实 此前监管函件接踵而至 光伏转型业绩待提振

國晟科技稱董事長留置傳聞不實 此前監管函件接踵而至 光伏轉型業績待提振

財聯社 ·  01/26 23:02

①國晟科技向記者稱,董事長正常履職,傳聞不實,如果有異常事件發生,會公佈在正式的信披渠道。 ②公司近期接連收到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北京證監局的警示函。且股價跌幅較大,1月累計跌幅一度超過30%。 ③在轉型光伏之後,公司扣非淨利潤卻未實現盈利,行業來看,異質結商業效益問題仍未解決。

財聯社1月26日訊(記者 武超)國晟科技(603778.SH)從園林景觀轉型光伏已有時日,但公司的發展並不一帆風順。今年以來,因爲信披錯誤等違規問題,公司接連收到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工作函、北京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今日,市場上還出現公司董事長被留置的傳聞。

對於傳聞,國晟科技午間對外表示,董事長正常履職。公司證券部向財聯社記者稱,目前掌握的情況確實如此,傳聞不實,如果有異常事件發生,會公佈在正式的信披渠道。

在轉型之後,光伏業務在去年已經爲國晟科技貢獻近9成收入,超越園林成爲第一主業,但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卻未實現盈利。公司向財聯社記者稱,目前光伏與園林等業務的經營均穩定開展,但近期的具體數據、生產是否能夠保障盈利還不知曉。

二級市場大幅波動 內部控制漏洞被指

國晟科技系去年11月由乾景園林更名而來,2015年登錄上交所上市,成爲國內第一家生態園林主板上市公司。但近年來,公司業績不振,2020年至2022年,三年間累計虧損4.5億元,這也讓公司前實控人回全福、楊靜夫婦產生了賣殼的想法,多次謀劃轉讓控制權,轉讓對象包括陝西水務、海南旅投等。

在多次轉讓未果後,現實控人吳君、高飛於去年8月正式接手了公司,目前吳君任董事長,高飛任總經理。

近期,國晟科技在二級市場跌幅較大。1月以來,相比月初5.66元/股,公司股價累計跌幅一度超過30%,並在1月24日觸及3.95元/股,創自2022年11月以來的最低值。

1月26日,市場上還流傳出國晟科技員工工資未及時發放、董事長被留置的消息。午間,公司對外回應稱:董事長是正常在履職的,公司能聯繫到董事長。至於員工工資,公司分爲兩大業務板塊,園林板塊的工資是正常發放的,光伏板塊的員工工資情況目前不掌握。

在此之後,伴隨午後光伏板塊集體上漲,國晟科技也拉升漲停,截至26日收盤,股價報收股報4.61元/股。據悉,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探底回升,硅料、硅片的本週價格均迎來小幅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1月3日,上交所下發《關於對國晟世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上交所指出,經查明,國晟科技存在多期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財務覈算不規範等問題,公司的業務管理及內部控制不健全。

上交所認定,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回全福和時任財務總監張永勝未勤勉盡責,對公司違規行爲負有責任,對國晟科技及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回全福、時任財務總監張永勝予以監管警示。

此外,北京證監局已就上述違規事項向國晟科技及回全福、張永勝下發警示函。

國晟科技也對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工作函進行了答覆,表示將從多方面入手糾正上述內控漏洞,例如“加強複覈、審批人員業務素質和能力,加強財務人員對採購業務的了解”等。

財聯社記者還關注到,國晟科技近期陷入大額工程款糾紛。

公告顯示,公司就與多巴新城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向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收到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被告多巴新城於本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向原告乾景園林支付工程結算款1.1億元。此後,多巴新城提起上訴,申請改判向被上訴人國晟科技支付工程款約6767.66萬元或發回重審;公司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對上述訴訟工程累計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4224.07萬元。

HJT路線成本高企 行業盈利普遍困難

國晟科技轉型光伏始於2022年11月,公司擬向國晟能源定增募資不超過4.69億元,資金淨額擬全部用於1GW高效異質結電池生產項目,以及2GW高效異質結太陽能組件生產項目。

這項定增之後遭遇變故,2023年8月,公司發佈公告稱,決定終止此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定增)事項並向上交所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對於終止原因,公司稱是鑑於資本市場及相關政策的變化、結合公司實際情況。

不過,國晟科技並未放棄轉型步伐,陸續通過收購江蘇國晟世安等7家光伏行業子公司,開展大尺寸高效異質結光伏電池、組件、硅片以及風光儲能一體化電站開發運維等業務。目前,江蘇國晟世安等2家子公司的產品已經實現量產,併爲公司貢獻了較高營收,2023年上半年,光伏板塊實現收入5.03億元,佔總收入比例高達89.88%。

但整體來看,國晟科技的業績尚未迎來轉機。2023年前三季度,其歸屬淨利潤爲1794.54萬元,歸屬扣非淨利潤爲-1158.81萬元。

光伏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國晟科技選擇了異質結(HJT)技術路線,這一路線因爲較高的理論極限效率一度受到資本青睞,但截至目前,商業效益問題仍難以完善解決,產線投資成本、產品生產成本的下降速度不如預期,在光伏技術的激烈競爭中,發展相對落後於TOPCon等其他N型技術路線。

根據統計,HJT的各項成本不佔優勢,目前TOPCon非硅成本是0.26-0.27元/瓦,而HJT非硅成本是0.33元/瓦。HJT成本目前比TOPCon高出的0.12-0.13元/W,主要集中在銀漿、設備成本、靶材等非硅方面。

投資成本方面,2023年TOPCon電池產線投資成本已經降至1.1億元/GW,而異質結仍然高達3億元/GW以上。

除了國晟科技,其他A股異質結企業也鮮有盈利,包括寶馨科技(002514.SZ)、愛康科技(002610.SZ)、金剛光伏(300093.SZ)等等堅定選擇異質結的企業,均經常陷入虧損中。行業龍頭華晟新能源在去年9月也才堪堪宣佈正式盈利。

對於國晟科技在HJT路線上的儲備情況,國晟科技1月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依靠以張忠衛博士爲首的國內異質結光伏行業生產管理團隊開展光伏業務。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擁有“納米全鈍化接觸晶硅異質結雙面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等多項專利。

履歷顯示,張忠衛系華東師範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博士,曾任航天機電(600151.SH)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航天機電光伏首席技術官,中智泰興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科技部新能源高新技術評審專家,中國光伏專委會核心委員,上海新能源協會光伏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太陽能學會副理事長。

此外,現任實控人吳君的入主,也被視作國晟科技的轉型助力。公司還在相關公告中表示,吳君在投資行業的實際經歷與光伏行業有着密切的關聯,包括參與管理的基金曾投資多家光伏行業企業,幫助其積累了光伏行業的行業經驗、見解以及相關市場資源。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