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凭Q4之力“力挽” 众合科技实现全年盈利

憑Q4之力“力挽” 衆合科技實現全年盈利

財聯社 ·  01/22 22:46

①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歸結爲減值損失、財務費用等較上年同期下降明顯所致; ②衆合科技盈利的背後,離不開智慧交通業務新增訂單量的增長; ③爲了補充流動資金、優化資本結構,去年11月衆合科技發佈定增預案。

財聯社1月22日訊(記者 汪斌)算力概念“新貴”衆合科技(000925.SZ)憑藉Q4 亮眼業績,扭轉去年前三季度業績虧損,全年實現盈利。

今日晚間,衆合科技發佈業績預告稱,預計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爲5700萬元至7410萬元,同比增長1%-31%。業績預告還提到,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略有下降。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歸結爲減值損失、財務費用等較上年同期下降明顯所致。衆合科技表示,在營業收入略有下降的情況下,公司加強應收款項、存貨管理,進行了成本控制等。

針對營收下降的原因,衆合科技此前曾表示,除軌交外,半導體行業主要受國內經濟疲弱的大環境影響,終端需求不旺盛,傳導至材料端導致公司部分產品銷量和價格有所下降。

財務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衆合科技實現營收13.51億元,同比下滑17.16%;歸母淨利潤虧損2744.09萬元,同比由盈轉虧。據此計算,2023年Q4公司淨利預計爲8444.09萬元至1.02億元,同比增長600.71%-742.64%。

衆合科技2023年業績的轉折點發生在Q3。前三季度公司單季度淨利分別爲-2699萬元、-1215萬元、117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對衆合科技2023年實現盈利早有預期。去年11月份流傳出的一份調研紀要顯示,衆合科技管理層在分析去年Q3盈利原因時表示,“預計全年能夠實現盈利。”

衆合科技盈利的背後,離不開智慧交通業務新增訂單量的增長。衆合科技去年12月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顯示,截至當時,公司去年新增中標訂單總額24.66億元,其中包括重慶15號線項目9.8億元、重慶27號線項目6億元、寧波6號線項目4.3億元等;此外在成都、杭州、溫州和佛山等地,也有中標的項目。

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衆合科技計提信用減值損失金額爲1606.68萬元,計提資產減值損失金額326.49萬元,減少淨利1611.7萬元。

截至去年9月底,衆合科技應收款項爲12.13億元,存貨爲4.01億元,主要系項目購入的設備材料增加。此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5.03億元。

同期,衆合科技短期借款3.6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32億元,長期借款14.27億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59.05%。

爲了補充流動資金、優化資本結構,去年11月衆合科技發佈定增預案。根據定增預案,公司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12.46億元,主要用於基於自研芯片的數字孿生工業控制平台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大交通領域數字化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無人感知技術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