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汇川技术二十年突围之道:从变频器到智能制造的飞跃

匯川技術二十年突圍之道:從變頻器到智能製造的飛躍

證券時報 ·  01/15 12:58

近期,匯川技術迎來了20週年“生日”。從脫胎華爲的變頻器廠商,到國內工控自動化領域的絕對龍頭,匯川技術用20年時間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圍。

從收入來看,20年來匯川技術的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持續保持在50%左右。從盈利來看,匯川技術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超過60%,20年來翻了1萬多倍。從行業地位來看,目前公司擁有兩款市場份額世界第一的產品,以及四款中國第一的產品,多項產品穩居第一方陣。

匯川技術創始人、董事長朱興明表示:“在2003年,我們勇敢地踏上了創業之路,當時的中國工控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所壟斷。然而,通過20年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我們不僅在中國市場中實現了突圍,更立志在未來的20年內繼續向全球市場發起挑戰。”

從變頻器到覆蓋全部製造業門類

走進蘇州東太湖之濱的匯川技術工控博物館,各類高端、精密的自動化設備令人目不暇接。參觀從一段“時空隧道”開始,匯川技術的創業歷程也盡在眼前。

匯川技術創始人、董事長朱興明原是華爲電氣產品部門總監。2001年,發展困難的華爲壯士斷腕,將電氣產品部門賣給美國艾默生電氣,朱興明進入了當時人們夢寐以求的外企工作。然而,中國製造業的迅猛發展讓朱興明看到一篇無垠的藍海。在經歷了深度思考後,2003年朱興明帶領一衆華爲電氣部門前員工獨立創業,創辦了匯川技術。

當時,朱興明創業基於三大假設:中國有土壤,中國一定是繼美國、歐洲、日本後的第四個自動化大市場。中國有需要,中國當時正在經歷從仿造到自主製造躍升的階段,製造業的大發展一定對本土化的優秀零部件廠商有需求。資源有保證,在36歲時選擇創業,憑藉此前積累的資源與經驗,能夠保障我把事情幹好。

創立之初,匯川技術就切入了當時國產基本一片空白的變頻器領域。受益於當時風風火火的城鎮化建設,國內電梯、起重機等機械設備需求大爆發,而變頻器是這些機械設備的核心控制部件。

“像所有的創業者一樣,我們都是從做一個產品開始起步,先有技術,然後開始做產品。”朱興明表示:“2003年我們公司只掌握一種技術——變頻器矢量控制,只有一種產品——變頻器。接着我們開始做第二款產品——電梯一體化控制器。這兩款產品讓我們進入了通用工業和電梯行業。”

2007年,中國本土的自動化廠商只有變頻器產品,但朱興明判斷未來自動化領域必然是綜合產品的舞臺,而伺服又是未來驅動器的王者,這讓他堅定公司要在略有盈利的情況下開始做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伺服。從2007年開始,公司在PLC和伺服產品的帶動下從自動化的驅動層進入到控制層。

2010年,匯川技術在創業板上市。隨後,公司開始拓展產品線,進軍光伏逆變器、汽車空調、商用車電控、工業電機、傳感器。

儘管步步爲營、穩紮穩打,匯川技術也曾有過百密一疏。“匯川曾經位居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第二,但在2016年,我們放棄了光伏逆變器,這是匯川戰略史上最大的失誤,我們錯失了時代的大好機會。”朱興明坦言,“這次失誤本質上是我們對時代的認知不清,是我們的決心不夠。所謂的資金不夠或者缺乏優秀的團隊,都是自我安慰的藉口。”

2016年,匯川技術產品矩陣越來越龐大,此時匯川開始大規模拓展軌道交通牽引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機、工業視覺以及工業機器人等相關產品。朱興明告訴機器人團隊:“未來智能製造的核心產品不是伺服,而是工業機器人。”這一假設如今已經變成現實。

“同年,我們還做了一個重大布局——全面進入新能源乘用車行業。今天大家所看到的匯川四大支柱業務在2016年正式成型:通用自動化、電梯、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朱興明表示。

2019年匯川又進入新的時代——生態時代,公司全面佈局工業軟件,並進一步在四大支柱業務領域強化軸端和邊緣側的產品佈局,成功打造出雲邊端一體的IoT解決方案平台。

20年如白駒過隙,匯川技術卻在時代的洪流中蓄積了創新與技術的力量。目前,匯川產品能夠覆蓋製造業所有門類;匯川提供了光機電液氣控制的所有零部件及解決方案;匯川是全世界極少數完全擁有“雲邊端”全套數控解決方案的公司,而且是中國唯一一家。

東吳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電新行業首席分析師曾朵紅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匯川技術的產業洞察力,得益於朱興明董事長對於整個工業自動化產業趨勢的前瞻判斷。公司初創時資源有限。在結合自身能力的前提下,逐步拓寬產品序列,並從通用工業跨越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了以大博更大。

“匯川技術的發展歷程,就基於公司對未來產業的判斷,同時也在推動產業發展。從最早實現進口替代,到後來的數字化佈局,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匯川技術正在重塑整個自動化行業。”曾朵紅表示:“匯川技術在研發投入上始終不遺餘力,每年都有10%左右的研發費用投入,有時甚至超過10%。在這樣的堅持下,公司產品序列越來越齊全,從工業自動化到同源技術拓展的品類上都有突圍。”

煉就穿越週期的硬實力

在二級市場,目前匯川技術市值約爲1600億元,較上市之初翻了16倍。公司營業收入也從2004年的1100萬元暴增至2022年的230億元,增長了1400多倍,20年來營收復合增長率持續保持在50%左右。

如果將匯川技術每年的營業收入繪製成柱狀圖,會發現近幾年的增長線格外陡峭;同樣的,利潤增長曲線也出現了登高式的攀升。

記者發現,2016年公司選擇進軍汽車行業並堅守於此,是一個關鍵的風水嶺。在熬過了產業低谷後,隨着新能源汽車景氣週期呼嘯而來,公司順勢“摘果子”。

“匯川佈局新能源汽車始於2016年。但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只有5%一10%的滲透率。我們有幾千名研發工程師,在這個曾經泥濘漆黑的賽道上摸爬滾打。每年我都鼓勵他們,公司對汽車業務的投入是堅定不移的,我們堅持客戶價值,堅持長期主義,相信匯川一定能從這個賽道中脫穎而出。” 朱興明表示,今天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40%,比原計劃提前了10年,這就是“中國奇蹟”。

2013年和2014年,匯川技術管理團隊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能夠“以大博更大”?若沒有這種經營思想的轉變,公司就不會在2016年選擇進軍汽車行業。而正是因爲這個選擇,匯川技術在2019年利潤跌至最低點,面臨着來自包括資本市場的巨大壓力,股價也跌至最低點。

在2019年的公司年會上,朱興明堅定地對團隊成員說:“只要匯川不被ST,就一定將汽車業務幹到底!”對於公司而言,汽車業務不僅是實現“以大博更大”的關鍵一步,也是重要的試驗田,是匯川能力成長和成熟的標誌。

“認清趨勢,順勢而爲,是時代給我們的使命。”朱興明稱,從對時代的認知,到如何選擇方向,中間有一個假設。假設是什麼?就是兩句話——“我們認爲”、“我們應該”。我們認爲在產業的寒冬應該收縮,這就是假設;我們認爲雙碳是未來巨大的機會,應該投身到雙碳戰略中,這也是假設。基於這些假設,我們確定方向。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模式和經營取向,匯川技術能夠在大多數時候踩中風口。

例如,2007年,朱興明假設:未來工業自動化一定是綜合產品的天下,而不是變頻器的天下,伺服將是最重要的驅動產品。於是匯川技術開始做伺服。

2020年,朱興明再一次假設:數字能源是中國未來能源革命最重要、最持久的賽道。所以,公司在放棄光伏逆變器業務後,重新投入到數字能源的懷抱。

2022年,俄烏地緣事件發生後,朱興明又假設: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的重塑,是國際化的大好機會。於是匯川逆向思維,開始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2022年是匯川的國際化主題年,我們組織了一批中國的業務骨幹遠赴海外,同時還招聘了很多國際化人士來到匯川蘇州基地接受技術和文化培訓。”朱興明表示,企業的新型國際化已成爲企業家產生共鳴,即國際化的本土化:先國際化走出去,再在所在國家本土化,這是未來中國新型國際化的道路。

曾朵紅表示,從中國的匯川到世界的匯川,公司不僅在產品和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更在企業文化和管理方面展現出卓越品質。我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匯川技術將繼續保持產業領導力,引領行業走向新的高峰。

攜手向未來

製造業也有着自己的“摩爾定律”,工業文明在兩百多年間飛速跨越到信息文明時代,曾經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成了現實。在匯川工控博物館未來影院,人類社會嶄新的畫卷徐徐展開:數據衝破製造邊界,未來工廠連接虛擬與現實,智慧工地實現精準的遠程操控,智慧農業構築城市數字化綠洲生態……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每一個行業裏的玩家都經歷了折戟沉沙,真正有價值的“金子”留了下來,成爲引領未來工業文明的龍頭。站在中國智造的最前沿,匯川技術不僅奮力疾馳,更致力於將全產業鏈推上快車道。

匯川技術的茁壯成長之路,也是中國製造價值創造的演進之路。20年來,匯川始終基於牽引中國製造業的價值需求,領先一步打造自身技術平台的能力與競爭力。早在2005年,公司就想如何改變電梯行業的現狀。當時朱興明提出了一個觀點:電梯行業不破不立,匯川必須先破後立。公司推出了電梯一體化產品和解決方案,並開始爲客戶、行業定製產品級非標。這種能力和平台的構建,領先於行業價值需求集中爆發整整3年。

對行業價值需求的持續洞察與牽引,幫助匯川實現了客戶關係上的價值升維。朱興明表示,2020年,匯川和一部分客戶實現了戰略共享,即客戶將未來的設備、生產裝置的規劃與匯川進行對接,共同探討匯川能夠提供哪些前瞻性的技術方案——這就是匯川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價值,從簡單的交易關係走向行業定製、客戶定製和聯合開發,與戰略客戶實現戰略共享,這是匯川20年來在客戶關係構建上的遞進。

“作爲一個做零部件和解決方案的企業,公司首先要實現設備高端化。設備企業在創新時更多是在應用層創新,但涉及底層技術,就需要聯合匯川幫助實現。例如,匯川推出了InoQuickPro標準化平台,研發工程師可以在該平台上獲得通用的工藝,從而可以專注於高精尖攻關。”朱興明表示,產業鏈唯有抱團才能真正實現產業綠色、低碳和工藝突破,真正成爲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和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鏈。

在匯川技術成立20週年之際,匯川技術產業園、匯川聯合動力研發中心及總部項目簽約落地蘇州市吳中區,進一步深化匯川與蘇州合作,攜手共築產業高地。匯川技術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引育上下游優質企業和生態合作伙伴入駐,共同打造高端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圈。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