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铀价加速上涨创17年新高 核电回暖矿端供需缺口扩大|行业观察

鈾價加速上漲創17年新高 核電回暖礦端供需缺口擴大|行業觀察

財聯社 ·  01/03 22:30

①在需強供弱的背景下,鈾價加速上行創近17年新高。 ②目前全球核電發展正逐漸回歸較高景氣度,但作爲核電燃料的鈾,在供給上卻沒跟上需求的步伐,未來供需缺口將逐步拉大。

財聯社1月3日訊(記者 梁祥才)在需強供弱背景下,鈾價加速上行創近17年新高。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全球核電發展正逐漸回歸較高景氣度,但作爲核電燃料的鈾在供給上卻沒跟上需求的步伐,未來供需缺口將逐步拉大。

有着核電“雙龍頭”之稱的中國核電(601985.SH)與中國廣核(003816.SZ),在5-10年的長協保障下,短時間內難以受到成本端鈾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衝擊。作爲國內鈾業上市公司“獨苗”的中廣核礦業(01164.HK)在行業高景氣度中受益明顯,不僅2022年業績同比翻倍且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鈾價創17年新高 唯一標的受益明顯

自2016年來,鈾價不斷攀升,從去年起開啓了加速上行模式,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據,截至2023年12月30日,鈾價(U3O8)上漲至91.6美元/磅,爲近17年新高。

紐約國際核能交易市場進出口鈾價 美元/磅 (數據來源:Choice)

鈾是一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其中絕大部分作爲燃料用於核能發電,剩餘則用於醫用同位素以及軍工等領域。

鈾價上漲的同時,相關公司受益明顯,目前中廣核礦業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2023年年內漲幅高達112.3%;業績方面,2020-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55億港元、1.78億港元、5.15億港元。

中廣核礦業作爲國內和亞太地區唯一鈾業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爲核能原料天然鈾資源的開發與貿易。據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持有已簽訂但尚未交付的天然鈾銷售量爲5495tU(摺合約1429萬磅U3O8),加權平均售價爲52.08美元╱磅U3O8,財聯社記者據此計算,公司在手訂單額高達7.44億美元。

中廣核礦業業務遍佈全球,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前五大銷售區域爲中國內地、歐洲(英國除外)、英國、美國、捷克共和國,佔比分別爲26.79%、23.19%、 20.72%、12.12%、11.28%。

財聯社記者撥打中廣核礦業(登記的)投資者電話,一家位於香港的財關代理公司工作人員接通後表示,“中廣核礦業已經不是我們的客戶。”

國內用鈾大戶爲有着核電“雙龍頭”之稱的中國核電與中國廣核,因爲行業的特殊性,目前鈾價的暴漲,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仍然較小。

“我們的燃料合同一般是按照5-10年左右爲一個週期來簽訂,短期來看對成本端影響不大;但如果鈾價保持長期上漲趨勢不改,未來肯定會對行業的整體成本有所抬升。”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中國廣核獲悉。

中國核電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記者表示,“對我們近期的燃料成本影響很小,燃料是來自於中核集團旗下的中國鈾業公司,現在籤的是10年的長協,去年剛簽訂的。”

核電回暖 “鈾”供需缺口擴大

隨着核電行業的回暖,作爲核電燃料的鈾未來供需缺口將逐漸擴大。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隨着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增加,核能作爲一種穩定高效能源,促使各國加大對其投入,增加了對鈾的需求。同時,全球鈾礦分佈不均,且開採難度大,導致鈾供應相對緊張。此外,國際間地緣政治衝突,投資需求資金抬升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推動鈾價強勢上行。

“鈾價持續上漲,主要還是因爲供需失衡。”華鑫證券有色金屬研究員杜飛向財聯社記者表示,2011年福島核事故以後,天然鈾價格持續下滑,由約75美元/磅的價格下降到2016年以後25美元/磅的價格低位,全球鈾礦生產此後逐漸進入收縮期。

隨着核電的回暖,業內人士普遍對未來鈾業持較樂觀態度。

杜飛表示,從需求端來看,核電行業正逐漸從此前日本福島核事故的低迷中走出,由於近兩年傳統能源價格高企,主流國家開始重啓核電計劃,全球核電對鈾的需求正在回歸高景氣。

在去年10月舉辦的首屆國際天然鈾產業發展論壇上,中核集團副總經理申彥鋒表示,我國正在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事業,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在建核電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將爲天然鈾產業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

包括華鑫證券、中郵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有研報顯示,在礦端增量有限,全球核電復甦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影響下,未來鈾資源整體的供需缺口將持續擴大。

據華鑫證券研報,除2024年復產、2025年新增產能較多外,未來鈾供需缺口將逐步擴大,預計2024-2026年供需缺口將分別爲-2088噸、1052噸、-4399噸。

中廣核礦業在去年中期業績公告中提到,天然鈾市場需求與供應之間長期存在的缺口,目前完全通過二次供應和存貨解決;但近年來,隨著冷戰後核彈頭拆解的陸續結束,將逐漸失去一項重要的二次供應來源。此外,核電業主紛紛開始積極建立庫存,從釋放二次供應轉變爲產生二次需求;因此,供需之間的缺口難以在短期內解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