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价值重估已经开始,火电股才刚起飞?

價值重估已經開始,火電股才剛起飛?

智通財經 ·  01/04 09:39

目前煤電PB仍舊偏低              

港股弱勢,資金扎堆湧入煤炭股。但今天要寫的,是還沒有怎麼漲起來的火電。

說“還沒有怎麼漲起來”,但在過去的兩個月裏,如果論“穩漲”的細分板塊,它絕對拔得頭籌: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 (00902.HK)$從去年10月25日3.22升至昨天4.42港元,漲幅37.3%。

$大唐發電 (00991.HK)$從10月24日1.06至昨天1.28港元,漲幅20.8%。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 (01071.HK)$從去年10月25日2.81至昨天3.65港元,漲幅29.9%。

$華潤電力 (00836.HK)$從10月26日13.55至昨天13.92港元,漲幅27.3%。

以上四小隻幾乎同漲同跌,平穩上升,回調很小。

“拖後腿”的$中國電力 (02380.HK)$,從10月24日2.72至今天2.89,漲幅僅6.25%,但區間漲幅也頗爲可觀,在去年11月16日曾經摸高3.07港元。

其實從去年9月初,研究機構就開始喊“火電迎來價值重估機會”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邏輯:

一是上半年火電行業盈利高增。主要原因是用電量提升。以申萬火電指數爲例,2023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021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歸母淨利潤274億元,同比增長522.3%,多家火電企業實現盈利高增長。2023年年初至今全社會用電量持續提升,截至7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爲 5.2%,用電量持續提升。

二是由於三季度內煤價下行,可以預期Q3的業績將充分反映煤價下行帶來的成本下降利好。

我們以秦皇島動力煤(Q5000)的綜合交易價格走勢爲例來看,三季度比上半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探(見下圖)。

數據來源:蘿蔔投研
數據來源:蘿蔔投研

三是由於部分省份已經率先實行容量電價政策,市場對火電容量電價改革年內全面落地已經有了預期。部分業內人士表示可能要落地了,火電企業有望在該政策的刺激下增厚利潤。業內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省份出臺容量電價相關政策,有望抬升火電板塊整體估值。

容量電價,可簡單理解爲火電企業根據日常經營的固定成本,來向下遊用戶徵收一定比例的費用。我國工業電價爲兩部制,主要包含基本電價和電度電價兩部分。基本電價屬於固定費用,類似固定電話的座機費,要付多少取決於終端用戶的容量或最大需量(因爲這涉及到輸配電等電力建設的成本)。而電度電價則類似於固定電話的標準資費,比如每度電收5毛,用的多則交的電費也多。

容量電價屬於固定費用,它反映的是用戶即使不用電的情況下,火電機組的折舊依然會產生成本,這部分在過去是由火電廠承擔的,但在電價改革的背景下,未來將由終端的用戶來承擔。

在現有定價機制下,火電廠極易受上游煤炭漲價的影響出現巨額虧損,如果在這個時候,還要負擔固定資產折舊帶來的額外成本,無疑會加劇火電行業的負擔,不利於發揮電力保供壓艙石的作用,而容量電價的推出則可將固定成本的壓力向下遊傳導,通過減輕企業負擔來保障電力投資正常進行,屬於託底的措施。

四是9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的通知。

這份通知,成爲我國首個國家級的電力現貨市場規則。規則指出,要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近期重點按照“統一市場、協同運行”的框架,重點推動省間、省內或區域市場建設。現貨市場包括日前、日內、實時市場,參與主體將納入分佈式發電、負荷聚合商、儲能和虛擬電廠等新型經營主體。這意味着,我國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逐步完善,交易週期涵蓋中長期交易、現貨交易;交易品種拓展至輔助服務、容量電價;經營主體擴大到分佈式發電、儲能、虛擬電廠等新型主體。

總而言之一句話:現貨市場有利於具備調節能力的電源廠,火電有望在現貨市場中獲取正向收益。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長協電價一般是提前確定的,比如某省2024年的長協電價,會在2023年11月份進入談判。如果某省的長協電價沒有達到談判預期,對於大的火電廠而言,仍然可以通過現貨、分時段交易來努力提高公司的電價水平,這相當於是提供了一個變相提高電價的手段。

2個政策端利好,加1個成本端利好,再加1個需求端利好,邏輯剛得很吶。

可光機構喊得響沒有用,這段時間恒生指數橫盤震盪,而火電股價就是仍拖着往下跌。這種局面延續了將近兩個月,直到10月24日,才出現了轉折。

爲什麼呢?

因爲在10月25日前後,煤電企業相繼披露了三季度業績,顯示出逐個季度環比持續修復,行業基本面向好得到了驗證。

以火電巨頭$華能國際電力股份 (00902.HK)$爲例,其公佈的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營業收入約652.89億元,同比減少2.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62.55億元,同比增長約7.7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38.24億元,同比增長410.89%;基本每股收益0.35元。這裏有幾個關鍵的地方:

(1)Q3的電價是走弱的,公司通過現貨交易和分時段交易來改善了電價水平,這有點超出市場預期;

(2)前3季容量電價營收爲19.13億元,全爲燃機折舊。有省份才剛剛開始實施,後續還會有不同的省份加入進來,煤機折舊也會納入。

(3)公司煤機的虧損情況逐漸好轉,到Q3只有27%的煤機還是虧損的,其他都轉盈。

(4)第四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Q3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意味着未來有望分紅派息了。依照公司的傳統,轉盈利以後,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原則上不少於當年實現的合併報表可分配利潤的50%。

不得不說,港股市場的風格,就是妥妥的“不見兔子不撒鷹”哪!

如果你錯過了這第一階段的起飛,還可以站在當下再思量思量,在這兩個多月裏,發生了生麼?

首先,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如期落地了。

1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簡稱《通知》),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政策。

《通知》明確,現有的單一制電價改爲電量電價和容量電價“兩部制”,電量電價“通過市場化方式形成”,容量電價水平則按照回收煤電機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確定,“根據煤電轉型進度等實際情況逐步調整。”其中,用於計算容量電價的煤電機組固定成本實行全國統一標準,爲每年每千瓦330元;2024-2025年,多數地方通過容量電價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爲30%左右,部分煤電功能轉型較快的地方適當高一些;2026年起,各地通過容量電價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提升至不低於50%。

每年每千瓦330元是個什麼概念呢?全國煤電裝機總計逾13億千瓦,容量電價一項,年支出4300億元以上。13億千瓦煤電年發電量4.9萬億度左右,4300億元的容量電價相當於度電補貼8.8分錢。——還是以華能國際爲例,華夏能源網的文章稱,其擁有近1.3億千瓦的煤電裝機,容量電價一項每年可獲得近430億元的穩定收益。

也有不一樣的口徑的測算。銀河國際稱,電力央企與煤電佔比高的省屬企業受益最明顯,在當前補償水平下,華能國際每年將增厚利潤接近100億元,大唐發電、$華電國際 (600027.SH)$將增厚利潤50億元左右。

不管是哪個口徑,都比“2023年前3季容量電價營收19.13億元”要擴張很多倍了。

其次,用電大省的長協電價相繼落定了。

【江蘇】

12月19日,江蘇省電力交易中心發佈2024年年度交易結果:2024年江蘇省年度交易總成交電量3606.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8%;加權均價452.94元/兆瓦時,較燃煤基準價上浮15.84%。

【廣東】

12月22日,廣東省電力交易中心公佈廣東省2024年度交易及年度綠電交易結果。2024年度交易總成交電量2582.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2%:成交均價465.62厘/千瓦時,較燃煤基準價453厘/千瓦時,上浮2.79%,相比2023年度交易成交均價553.86厘/千瓦時下降15.93%。廣東2024年交易電價同比有所下滑,但較基準電價仍維持上浮。且2024年考慮容量電價以後,上浮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河北】

2024年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各時段加權均價爲0.41917元/度、較河北省燃煤基準電價上浮15%。以2023年電價頂格20%上浮測算(2023年未公開披露數據,但參照2022年年度直接交易均價上浮19.99%推算其仍頂格上浮),2024年年度長協(電量電價)下降約0.018元/度(同比-4.1%),若加上河北省容量電價0.0237元/度,則電價總包爲0.4429元/度,同比提升0.006元/度(同比+1.3% )。

廣東2024年度雙邊協商交易成交均價465.6厘/度,同比下調15.93%,加0.024元/度容量電價,廣東煤電可獲得電價約489.66厘/度,高於廣東基準電價約5.76%。江蘇、河北等交易量價的確定,提供了一個信號,也即是在明年用電緊張且用煤成本較高的省份,火電電價有望維持高位;但廣東電量電價簽署結果是遜於預期的,所以各省情況差異較大,整體在電價方面,也不宜過於樂觀。火電投資需要抓主要矛盾點,在各省長協電價落地後,投資者則要更關注經濟數據和利用小時數的變化。

成本端來看,從上文的圖表中看到2023Q4煤價已有所回升。受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局勢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內,國際煤價仍有可能會震盪飆升,而國內煤價與國際煤價保持比價關係,疊加我國違反安全環保生產入刑等因素,煤炭供應受制約。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煤價難言持續大幅下調,這是一個明顯的風險因素。

最後還是說到投資上,目前煤電PB仍舊偏低(有些甚至可以用“低殘”形容)。未來火電電價有可能維持高位,疊加容量電價機制出臺後增厚煤電機組利潤,預計煤電機組利潤有望持續轉好,形成增長趨勢,盈利轉正後作爲高息股也會受到市場追捧,所以整體而言投資性價比還是可以的。

至於挑選哪一隻,則要具體公司具體分析,涉及到的主要因素包括:能源結構(火電佔比及經營所在地、新能源盈利情況)、交易結構(市場化交易電量佔比)、派息意願、可流通盤子大小、後續股價彈性等,綜合比較後再擇機投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