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Bird破产,共享电动出行路在何方?

Bird破產,共享電動出行路在何方?

鈦媒體 ·  2023/12/26 16:38

近日,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獨角獸公司 Bird Global (以下簡稱Bird )宣佈進入財務重組流程,這家曾經一年融資4輪的明星企業,在佛羅里達州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Bird方表示,公司已進入財務重組流程,旨在加強資產負債表,公司將繼續正常運營並將追求“長期、可持續的增長。

龍頭公司破產與共享電車的未來

儘管Bird倒在了2023年的最冷一天,但它也曾風光一時。

Bird創立於2017年,是在國際市場上推出共享電動滑板車平台的衆多初創公司之一。成立9個月後,Bird估值已經在20億美金左右,也是成爲最快晉升獨角獸的初創公司之一,估值一度高達25億美元。

實際上,Bird從創立之初就備受爭議。首先是成立的時間節點,彼時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已經進入寒冬,摩拜賣給了美團,ofo深陷資金危機傳聞,行業泡沫破裂的跡象已然初顯,共享出行的商業模式開始遭到資本市場的質疑。

不過當時以Bird爲代表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還是迅速佔領了美國的大街小巷,吸引了紅杉資本、B Capital、CRV、Sound Ventures、Index Ventures、Goldcrest Capital等一衆知名風險投資機構。

其次是創始人Travis VanderZanden,2013年,Lyft收購了VanderZanden當時所在的洗車公司Cherry,完成收購後,VanderZanden在Lyft擔任公司首席運營官。2014年VanderZanden辭職,外界傳言他與公司聯合創始人的緊張關係。辭職後,VanderZanden加盟其競爭對手Uber並領導國際增長業務。

Lyft隨後起訴VanderZanden在加入Uber時盜走了公司機密並且違反保密協議。2017年6月份,雙方當事人才在未公開的條款中結束了該訴訟。

Bird到底有沒有自己的護城河?這個問題從誕生之初就一直圍繞Bird,從高光時刻到今天。據公開數據顯示,Bird從2021年底到現在,虧損超過 4.3 億美元。今年9月,Bird因未能滿足上市最低條件,被紐交所除牌,問題似乎也有了新答案,令人唏噓。

從表面上看,Bird破產似乎給共享電動出行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實際上,行業整體發展比預想中要好。

雖然利潤低、盈利能力弱仍是共享出行行業的致命缺點,但共享電動車的市場前景仍然較爲廣闊: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對綠色出行方式的需求增加,共享電動車行業正在以各種方式越來越融入我們的城市生活。

根據NACTP(全國城市交通官員協會)2022年交通狀況年度報告顯示,美國和加拿大共享出行次數較 2021 年增加了 500 萬次,自 2018 年以來增長了 40%。

乘坐這些交通工具的不僅僅是朝九晚五的打工人,根據 NACTO 的數據顯示,34% 的使用者爲的騎手,使用自行車和滑板車工作;39% 的人用於辦事;16% 的人用於上學;50% 的人用於社交或休閒旅行。

據市場研究機構Reports and Data的報告顯示,全球共享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了18.6億美元,並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44.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2.2%。

電動出行行業在創業、投資端也並沒有完全銷聲匿跡。今年年初,電動自行車VELOTRIC完成了5000萬元的A輪融資,由復興銳正資本和紅點中國投資,使其融資總額超7000萬。

VELOTRIC的創始人是來自歐美最大的兩輪電動共享平台Lime的硬件聯合創始人張曦,以及硬件研發總監肖小濤和滴滴集團的工業設計負責人孫震,團隊的核心成員幾乎都來自Lime、滴滴、迪卡儂等電動兩輪車的頭部廠商。

同樣,隨着政府對綠色出行和低碳生活的重視,共享電車在國內也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

例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共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共享經濟發展,其中包括共享電單車。各地政府也出臺了類似免費停車、投資補貼等針對共享電單車的優惠政策。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技術永遠是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因素,技術創新共享電車行業發展也是一門共識。

例如物聯網技術,幫助共享電單車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車輛定位、遠程解鎖、支付等功能,使得用戶能夠方便地找到、使用和支付電單車。大數據分析則可以通過對用戶行爲數據的分析,使企業更精確地進行車輛調度和運營管理,提高車輛使用率。

但如論如何,Bird的破產仍是一次警示,我們看到了過去幾年共享出行行業的火爆,資本市場的瘋狂讓人忽略了一個重資產、強燒搶項目的盈利能力的重要想,導致其估值嚴重扭曲,而所有的參與者都付出了相應的學費。

Bird臨時首席執行官Michael Washinushi表示:現在是Bird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我們正在爲實現盈利做努力,並將專注我們最初的使命,即通過共享電動滑板車減少汽車的使用和碳排放,讓城市變得更加宜居。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未來,我們期待迎來一個定價更理性、管理更專業的行業環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