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Temu高歌猛进,亚马逊认真接招,电商出海这门生意是如何“卷”起来的?

Temu高歌猛進,亞馬遜認真接招,電商出海這門生意是如何“卷”起來的?

財聯社 ·  2023/12/07 16:36

①美國線上零售龍頭亞馬遜調整低價服裝銷售佣金等一系列費率,應對Temu、SHEIN等對手的低價衝擊; ②Temu出海助力母公司拼多多三季度業績增長,推動美股拼多多市值再上新臺階; ③物流成本、匯率、國際關係、海外消費習慣等改變爲跨境電商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財聯社12月7日訊(編輯 唐葉天)海外“黑五網一”購物節剛剛結束不久,美國在線零售業的“王者”亞馬遜,在12月6日發佈了美國站銷售佣金調整等一系列更新政策。就在前不久,其最新的競爭對手,中國跨境電商“出海四小龍”中的Temu以高歌猛進的增長,推動其母公司拼多多自阿里手中接棒中概股市值“一哥”。

2023年與Temu同樣嶄露頭角的,還有SHEIN、TikTok、速賣通,不斷對北美老牌線上零售巨頭形成分流和衝擊。“逆襲”的新對手,認真接招的亞馬遜,背後跨境電商市場到底是如何“卷”起來的?

亞馬遜下調美國站低價服裝商品佣金

12月6日亞馬遜官方發佈的美國站的一系列銷售佣金和物流費用更新政策具體如下:

定價低於15美金的服裝類商品,銷售佣金將由17%降至5%;

定價介於15美金至20美金之間的服裝類商品,銷售佣金將由17%降至10%。

其他的調整還包括下調亞馬遜物流配送費、非高峰期的月度倉儲費等;對符合包裝配送計劃的商品提供0.04美元-1.32美元不等的配送費用折扣等。新的變更將於2024年1月15日起陸續生效。

此前美國本土市場的零售業競爭格局較爲集中,呈現一超多強的特點,Amazon保持絕對領先優勢。此次亞馬遜美國站針對低價服裝類商品調低佣金,國信零售商貿團隊認爲,反映了三大方向:一是性價比消費趨勢下增加低價商品的優惠力度,以增加平台流量和銷售,應對包括TEMU以及SHEIN在內的低價線上平台的潛在競爭壓力;二是繼續鼓勵商家提升整體庫存管理等供應鏈效率;三是進一步鼓勵包裝環保化。

北美老牌電商平台“壓力山大”

亞馬遜的“反擊”,來自黑五及更早之前從新對手處感受到的壓力。

2023年的“黑五網一”促銷,參與的平台除了亞馬遜、沃爾瑪等老牌電商,TikTok Shop、Temu等新興平台也殺入戰場。其中,首次參與美國黑五大促的TikTok Shop黑五(11/14-11/20)美國市場訂單量環比(10/20-10/26)增長了205%;Shein“黑五”正式開場後全站訂單量和消費金額顯著走高。

data.ai數據顯示,此前,Temu、Lazada、AliExpress和SHEIN 2023年10月全球月活躍人數(MAU)均突破1.7億人。其中Temu的月活人數增速最爲顯著。在亞馬遜月活人數震盪走低的同時,Temu在美國的MAU水平已超過SHEIN和eBay。

跨境電商Temu採取絕對低價策略,出海後瞄準海外“價差”市場迅速擴張。其母公司拼多多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大增93.9%,實現經調整淨利潤170.3億元,同比增長36.8%,成長空間正是由跨境電商打開。中金公司測算,Temu2023三季度取得收入約161億元。

中金公司認爲,Temu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補貼下行帶來的實付客單價上升,以及採購成本佔商品交易額(GMV)的比例下行,前者體現了Temu商品在價格遠低於海外同類型商品的情況下的定價能力,後者體現了Temu在流量和GMV快速增長過程中對供應鏈效率的持續優化和麪對商家的議價能力。

開源證券商貿團隊表示,後疫情時代美國線上零售渠道增速持續快於整體零售業,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在消費降級趨勢主導下,消費者的消費選擇正逐步轉向性價比更佳的線上渠道。

跨境電商發展政策窗口和市場潛力

近期,國家持續出臺涉及擴大跨境綜合試驗區範圍、減稅、跨境支付等支持政策,疊加AI應用賦能降本增效,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發展窗口期。

12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督查情況彙報,研究明確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會議指出,要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落實好相關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共同促進內外貿高質量發展。

跨境電商在2023年又面對了怎樣的發展新機遇?

2023年海外“平價消費”的崛起是其中一個原因。2023年前三季度,相較於美國消費市場整體處於高通脹,電商價格指數(DPI)維持負增長並且降幅在擴大,體現了高性價比商品銷售佔據了線上銷售渠道的主流。在高通脹背景下消費者各項生活成本不斷上漲,電商渠道高性價商品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另一個因素是,相對較低的國際海運費用提升了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2022年的歷史高點之後,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基本(CCFI)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在國內電商大盤增長趨緩、海外在物流成本、匯率、國際關係、海外消費習慣滲透等因素邊際好轉的背景下,出海逐漸成爲電商重要增量。

落實到業績上,2023年三季度A股跨境電商板塊整體實現營收149.32億元,同比增長30.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2.12億元,同比增長25.6%。展望未來,艾瑞諮詢預計2024年、2025年跨境電商出口行業增速將放緩,但仍維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至2025年,跨境電商出口規模將超10萬億。

四個方向佈局跨境電商

財通證券表示,平台博弈背景下,品牌公司及強供應鏈能力的賣家有望受益多平台競爭所帶來的流量紅利,同時有望催化海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持續看好海外線上滲透率提升的長期β。投資者可從以下四個方向進行佈局:

1)亞馬遜鏈跨境電商:安克創新(300866.SZ)、華凱易佰(300592.SZ)、吉宏股份(002803.SZ)、致歐科技(301376.SZ);2)美國物流基礎設施標的樂歌股份(300729.SZ);3)具備高業績彈性的可選品類出海品牌九號公司(689009.SH)、石頭科技(688169.SH)、巨星科技(002444.SZ)、濤濤車業(301345.SZ);4)服裝出口鏈,偉星股份(002003.SZ)、華利集團(300979.SZ)、真愛美家(003041.SZ)、南山智尚(300918.SZ)。

同時,結合三季報業績和四季度主力資金淨買入情況來看,以下個股三季度淨利潤增長居前且四季度獲主力資金淨買入。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