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实探章源钨业5G智慧工厂:移动、中兴5G部署专网 粉末产线明年或改造完成

實探章源鎢業5G智慧工廠:移動、中興5G部署專網 粉末產線明年或改造完成

財聯社 ·  2023/12/05 21:54

①章源鎢業在精加工環節聯合中國移動贛州公司、中興通訊打造5G智慧工廠,粉末產線將全面改造;上游礦山預計2-3年可實現地面遠程操控機器作業。 ②贛州移動已投入5G基站超11000個,持續建設5G工廠及5G專網應用,並在縣域智慧城市方面建設了多個項目。

財聯社12月5日訊(記者 付靜)信通院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達到8000個,覆蓋工業的全部41個大類,5G在工業領域應用佔比超60%,我國“5G+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近日,財聯社記者實地探訪位於“世界鎢都”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的章源鎢業(002378.SZ)5G智慧工廠獲悉,精加工環節,公司已聯合中國移動(600941.SH)贛州公司、中興通訊(000063.SZ)利用5G、雲、AI、物聯網等技術實現逐步數字化轉型,下一步粉末產線將全面改造。礦山方面,約2-3年內可實現地面遠程操控機器作業。

image

(財聯社記者攝)

粉末產線明年或改造完成

“公司2017年起逐步進行數字化轉型,這個車間是去年新建並實現投產的。”粉末廠三廠車間內,章源鎢業生產總監鍾偉告訴財聯社記者。“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我們逐步推進,停工不停產,根據設備是否爲關鍵工序的關鍵設備來確定優先級,產線是也分批次一條條改過來,粉末產線預計明年可以全部改造完成。”

image

(章源鎢業粉末廠三廠車間 受訪者供圖)

此前章源鎢業公開披露的調研紀要顯示,公司在對粉末一期進行技術改造,通過提高自動化程度、降能耗,提升產品品質和人均產能。據悉,其鎢粉產能爲15000噸,碳化鎢粉產能爲13100噸,超細碳化鎢粉產能2500噸/年(一期)產能已逐步釋放。

章源鎢業建立了從鎢上游探礦、採礦、選礦,中游冶煉、制粉至下游精深加工的一體化生產體系,目前擁有6座採礦權礦山、8個探礦權礦區、3個鎢冶煉精深加工工廠。

財聯社記者獲悉,在精加工環節,章源鎢業是業內少數建立5G獨立組網的企業,實現了生產全流程追溯、後工序生產物流無人化,已達到“黑燈工廠”效果。

談及上游,章源鎢業總經理助理徐天任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在礦山方面也在做數字化轉型,今後一個方向就是從井下作業改進爲在地面通過網絡遠程操控,這個場景在我們礦山大概2-3年可以實現。”

基於5G專網拓展多種應用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車間內擺放的設備看似與傳統工廠生產設備無異,不過鍾偉表示,數字化能力已“隱身”於其中。章源鎢業採用5G專網部署,融合了5G、物聯網和邊緣計算(MEC)等技術,滿足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和信息安全的網絡通信要求。

據悉,公司基於5G專網拓展了多種應用,如5G+安全生產、5G+數據採集、5G+AGV調度系統等。

鍾偉告訴記者,“其中5G+AGV調度系統由於AGV的活動範圍大、實時性要求高,我們通過中興的CPE部署,將5G信號穩定覆蓋在整個工廠區域,解決了信號穿透損耗或被遮擋的問題。”鍾偉稱,這一部署將提高物料作業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極大減少操作錯誤、降低倉儲成本。

此外,公司通過5G+鎢粉體3D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3D數字孿生系統以可視化圖表方式把產能達成率、投入產出率、能耗等各項KPI指標呈現在數字大屏上,輔助管理者實時了解車間的生產執行狀況。

image

(財聯社記者攝於章源鎢業粉末廠三廠中控室)

“通過5G專網和智慧工廠項目,章源鎢業節約了用能用工數量,實現精細化生產,形成了全國性的標杆。”中國移動江西贛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吳濰告訴記者。

當前,我國5G基站達到318.9萬個,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則突破1.2萬億元,應用拓展到49個國民經濟大類。不過吳濰坦言,具體實踐過程中,產業數字化方面確實會有企業不想轉、不敢轉,“因爲大家會顧慮投入效果,所以我們一方面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打造標杆。”

image

(贛州移動5G專網展示)

財聯社記者獲悉,除了章源鎢業5G智慧工廠這一標杆案例,贛州移動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5G基站投入已超過11000個,實現了縣域和重點鄉鎮100%覆蓋,並與中興通訊持續共建5G工廠及5G專網應用。

“人民醫院通過5G專網應用,實現了‘上車即入院’,相應的數據流通和數據安全問題也得到解決;江鎢大吉山正在建設5G專網,將實現礦產數據安全及礦產智能化。”吳濰告訴財聯社記者。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