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重工:新造船价短期有上涨空间 船东弃船风险可控|直击业绩会

中國重工:新造船價短期有上漲空間 船東棄船風險可控|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 ·  2023/11/23 14:58

①中國重工稱預計2024年實現2021年以來承接訂單的批量交付; ②目前公司新船接單價格與造船市場新船價格保持一致,短期具備上漲空間。

財聯社11月23日訊(記者 胡皓瓊)造船週期向好背景下,中國重工(601989.SH)Q3仍處於虧損,引發不少投資者在今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質疑管理層。

對此,中國重工董秘管紅解釋稱,公司業績受行業環境、綜合成本、前期訂單價格、匯率波動等多方面共同影響。三季度虧損主要與報告期內產品建造節點、交付的產品類型、數量等因素有關。

此外,投資者還對公司民船方面四季度的交付訂單情況、所處行業週期前景等問題十分關注。

公司管理層表示,公司近年來新接訂單中,批量船型訂單、中高端船型訂單、綠色船舶訂單佔比持續提升。2021年以來承接訂單在2023年開始逐步交付,預計2024年實現批量交船。船價方面,公司新船接單價格與造船市場新船價格保持一致。

“目前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較年初上漲近9%,油船、散貨船、液化氣船、集裝箱船四大船型近半年船價均處於上升通道。短期看,新造船價格具備上漲空間。當前,新造船市場在更新需求的支撐下仍將保持較高活躍度,全球主要骨幹船廠手持訂單飽滿,同時,配套設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提升,以及爲滿足環保新規而採用的綠色技術等因素都對新造船價格形成支撐。”中國重工董事長王永良說。

至於投資者提出的“如何防範和控制船東的棄單風險、違約風險?”問題,管紅稱,公司目前訂單基本爲主流船東訂造,且船東資金充裕,有良好的銀行履約保函,棄船風險可控。此外,公司將盡快交付在手新傳,同時會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檢查驗收交付條款、違約責任條款、爭議解決條款等方面,做好風險預判工作。

原材料價格方面,管紅進一步表示,船用鋼材成本和原材料價格走勢、集中採購協議價格等因素相關,在原材料價格波動的情況下,使成本在一定範圍內可控。船舶建造至交付一般需要12至18個月,原材料採購會根據交付時間、生產計劃及供方價格合理安排。

與此同時,此前中國重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一事亦爲投資者主要關注點。管紅回應稱,截至目前,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根據業績,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02億元,同比增長16.7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億元,而上年同期爲-12.5億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