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天华新能业绩增长陷瓶颈 锂电“退烧”后企业如何突围

天華新能業績增長陷瓶頸 鋰電“退燒”後企業如何突圍

投資者網 ·  2023/11/07 07:31

《投資者網》丁琬瓔

10月29日晚,蘇州天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華新能”,300390.SZ)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裴振華提議,公司以不低於1.5億元、不高於2.5億元回購公司股份,所回購的股份用於股權激勵或者註銷。

2023年前三季度,天華新能營收爲89.10億元,同比下降近30%,歸母淨利潤爲18.22億元,同比下降逾60%。

鋰電“退燒”之後,此前重注的天華新能能否通過上下游整合謀求業績上的突破?

實控人提議回購

根據天華新能最新公告,10月27日,天華新能收到裴振華的函件,其提議公司通過二級市場回購公開發行的股票。

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認可,爲有效增強投資者信心,裴振華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票,並在未來適宜時機將回購股份用於減少公司註冊資本或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以提升長期股東回報,健全公司激勵機制,提升公司競爭力和整體價值。

公開信息顯示,裴振華是天華新能的創始人、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事長。裴振華提議的主要內容爲,天華新能以自有資金出資不低於1.5億元、不高於2.5億元,回購公司已經公開發行的A股股票,回購股份價格上限不高於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方案決議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150%,回購期限爲自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議公司回購之前,裴振華自身已出手進行了增持。

今年1月10日至7月9日期間,裴振華出資設立資產管理產品(產品名稱“華泰尊享穩進66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共計增持天華新能股份209.17萬股(根據公司2022年度權益分派轉增內容調整爲271.9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2%,增持金額約爲1.30億元,增持均價爲62.14元/股(根據公司2022年度權益分派除權除息價格調整爲46.26元/股)。

投資分析人士認爲,企業回購股份是指企業用現金買回本企業發行的一定數量的股票,企業回購股份的作用通常包括增強市場信心穩定股價、優化資本結構、調節所有權結構和防止惡意收購等,而此次裴振華出手增持以及提議公司回購股份,多半是爲了增強市場信心穩定股價。

在公告中,天華新能提及,裴振華回購股份的目的是“有效增強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天華新能的股價跌幅較大。2021年9月10日,天華新能的股價爲137.60元/股,2023年11月3日,收盤價爲26.46元/股,前復權後計算,區間跌幅近70%。

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1月10日至2023年7月9日,通過其出資設立的資產管理產品“華泰尊享穩進66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裴振華自掏真金白銀合計增持1.3億元,增持公司股份2,091,709股(根據公司2022年度權益分派轉增內容調整爲2,719,222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2%。按照轉增後的股份數計算,每股合計47.81元/股。

不過,公司實控人的增持也未能挽回股價的下跌,這與天華新能的經營業績有一定關係。

原材料成本增加

公開信息顯示,天華新能的前身爲天華超淨,2014年登陸A股市場,公司主營業務爲防靜電超淨製程防護。目前其主要產品包括:自毀式注射器、安全式注射器、高壓注射器、氫氧化鋰、碳酸鋰、防靜電超淨技術產品。

2023年前三季度,天華新能營收爲89.10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25.73億元相比,減少36.63億元,同比下降29.13%;歸母淨利潤爲18.22億元,與去年同期的51.55億元相比,減少33.33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64.66%;扣非淨利潤爲15.36億元,同比減少36.38億元,下降幅度爲70.32%。

分季度看,今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5.38億元、31.04億元 、22.69億元,同比變動4.42%、-29.26%、-52.71%。對應的淨利潤爲8.81億元、4.93億元、4.4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1.95%、75.26%、72.79%,扣非淨利潤分別爲8.58億元、3.29億元、3.49億元,同比下降43.26%、83.46%、79.16%。

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二、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轉爲負增長,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70%。

淨利大降的一大原因是天宜鋰業原材料成本較上期大幅增加。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成本達62.54億元,去年同期僅爲39.67億元,同比暴增57.66%。

近年以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天華新能再度進行產業轉型,進軍新能源領域。2021年4月、12月,公司相繼完成兩次定增,第一次募資7.80億元,進行電池級氫氧化鋰二期項目建設。

第二次定增募資27.66億元,用於四川天華時代鋰能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建設項目、宜賓市偉能鋰業科創有限公司一期年產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以及收購宜賓市天宜鋰業科創有限公司7%股權、補充流動資金。

密集重點佈局鋰電材料,使得鋰電材料迅速躍升爲天華新能的第一大主業,併爲其貢獻了巨額營業收入和淨利潤。

2022年,受益鋰鹽價格高位運行,天華新能營業收入170.30億元、淨利潤65.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1.26%、623.16%,均大幅倍增。

但是,今年以來,鋰鹽價格跳水,天華新能的經營業績也因此受到衝擊。

在今年半年報中,天華新能解釋稱,業績下滑是受新能源鋰電行業市場環境影響,鋰鹽價格同比有所降低,成本同比有所上升所致。未來,公司將持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強化降本增效,通過優異的產品品質、先進的技術及卓越的服務來提升市場競爭能力,積極拓展並維護優質的客戶資源,穩步推進公司既定的經營戰略。

從三季度經營業績看,天華新能推進的措施並未對業績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面對鋰鹽價格低位波動,行業玩家該如何求變? 鋰鹽的高光時刻是否“一去不復返”? 

主營產品價格低位波動 

經過前期密集擴產,到2023年底,天華新能的鋰鹽產能將達到16.5萬噸/年,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面對鋰鹽價格低位波動,行業部分企業在積極求變,向上下游延伸,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均通過投資涉足造車領域。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目前是拉動鋰消費增長的主動力,無論是新能源車市場需求的持續高漲,抑或是鋰在電化學儲能領域異軍突起,都將有力推動鋰離子電池的市場需求激增,預計到 2025 年和 203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 2,211.8GWh 和 6,080.4GWh,其複合增長率將達到 22.8%。

天華新能表示,新能源鋰電材料業務是公司的核心產業也是未來重點發展的戰略方向,公司與新能源動力鋰電池供應企業將強化交流與合作,深入挖掘並最大化發揮合作雙方的資源和優勢,擴展公司產業規劃和戰略佈局。

業內人士表示,天華新能的新能源鋰電材料產品主要用於生產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的三元正極材料,在行業內具備一定的影響力。

天華新能能否憑藉其積累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優勢,通過行業上下游產業規劃和戰略佈局突破,留待市場進一步驗證。(思維財經出品)■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