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市场转向!红利抱团松动信号已现,港股高股息策略歇了?

市場轉向!紅利抱團鬆動信號已現,港股高股息策略歇了?

戴清策略研究 ·  2023/10/30 14:02

來源:戴清策略研究
作者:戴清,黃凱鴻

近期港股反彈,恒生科技指數表現靠前,而紅利指數跑輸市場,部分投資者關心高股息策略是否仍有優勢。

摘要:

國內中央財政加槓桿,中國香港將下調股票印花稅,海外流動性邊際 轉松,恒生科技指數反彈,高股息指數跑輸,電信和能源表現靠後。

1)國內支持政策繼續推出,國內將增發1萬億元國債;2)中美交流更加頻繁,關注 11 月中美元首會面計劃;3)中國香港將下調股票印花稅, 提升港股市場流動性;4)海外方面,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在週四晚回落至 4.85%,流動性邊際改善。恒生科技指數反彈,跑贏大盤和紅利策略風格。分行業來看,機構重倉的電信、能源和金融均明顯跑輸港股基準。

我們觀察到,近期紅利資產的景氣度並未發生較大變化,股價波動可 能主要來自市場風格切換的影響,市場關心紅利策略抱團是否結束。

二季度以來,由於高股息策略大部分時候跑贏指數基準,相關的紅利資 產股價層面已經積累較豐厚的超額收益,何時抱團結束是市場關心的重 點。本篇報告通過歷史復盤高股息策略的適用環境,主要是國內低利率 疊加海外高利率,若中債利率升+美債利率下,紅利策略或階段性跑輸。

未來短期,若中債利率升+美債利率下,紅利策略或階段性跑輸指數。

1)在過去半年,海外無風險利率上升,風險偏好受壓制,市場擁抱短久期、確定性高的紅利資產,若中期美債在“M”型頂部回落,或助推資金重新尋找久期較長的成長股。

2)當前國內經濟弱修復,中債收益率位置較低,國內流動性相對充裕,但具有高盈利回報的優質資產較爲稀缺,存在着優質資產與市場充裕的流動性不匹配的矛盾,更多資金選擇了相較存款利率吸引力更高的紅利資產。隨着國內經濟結構優化,地方債務風險逐步化解,地產問題逐步改善,經濟動能或逐漸增強,對應着中債收益率上升,預計紅利資產的抱團現象或將階段性出現部分“鬆動”。中長期而言,我們仍建議逢低增加紅利資產。未來國內政策效果需繼續觀察。同時,港股市場仍將長期面臨不確定性,2024年美國以及其他地區將舉行換屆選舉,海外長期通脹中樞或難以快速下降,以及部分海外機構擔心的長期增長問題難以較快解決等。

策略方面,四季度“三因素”共振看好港股反彈,重點關注成長風格。一是港股盈利正邊際改善,二是美債或按照“M”型磨頂後回落,三是11月中美關係或有改善窗口期。配置方面:1)海外流動性改善,關注 恒生科技指數以及互聯網零售、創新藥以及黃金等。2)中美關係改善 利好半導體、新能源和紡服等出口鏈。3)中長期逢低增配高股息資產。

1.國內利好政策頻出,紅利策略跑輸大盤

國內中央財政加槓桿,中國香港將下調股票印花稅,中美關係修復,海外流動性邊際轉松,恒生科技指數反彈,全周跑贏高股息指數。

上週(10 月 20 至 10 月 27 日),1)中國公佈將增發 1 萬億元國債,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財政赤字率將提升,即意味着中央加槓桿支持經濟發展;2)中美金融工作組 11 月 25 日將舉行視頻會議,市場情緒轉暖;3)此外,中國香港將下調股票印花稅,由 0.13%下調至 0.1%,提升港股市場吸引力;4)海外方面,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 5.0% 後,在週四晚回落至 4.85%,恒生科技指數在週五反彈跑贏大盤和紅利策略。上週,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數和中證港股通紅利指數和分別累計上漲 0.98%和下跌 0.73%,跑輸大盤。

從基準出發,港股高股息指數成分大多是來自電信服務、公用事業、能源、材料、銀行、房地產、資本貨物和運輸等行業。港股市場有多個代表高股息股票的指數,我們選取中證港股通紅利指數和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數作爲基準,分析它們的成分股行業分佈。中證港股通紅利指數成分股中,佔比最高的是銀行、能源、運輸、材料和電信服務等;恒生港股通港股通成分股所屬行業佔比最高的是銀行,房地產、能源、公用事業、材料和資本貨物等。

分行業來看,上週高股息行業中部分板塊仍有超額收益,但機構重倉的電信服務、能源和金融板塊跑輸港股基準。上週,近半數的高股息行業指數跑贏$恒生指數 (800000.HK)$,錄得超額正收益。其中,表現最好的 5個行業是食品飲料(累計上漲 3.4%,下同)、資本貨物(3.4%)、公用事業(2.7%)、 材料(2.4%)和運輸(1.9%)行業。不過,市場更加關注的電信服務、 能源和金融行業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壓力。

我們觀察到,上週表現靠後的行業,從景氣度角度來看並未發生較大變化,股價的波動可能主要來自市場風格切換的影響。由於從二季度以來, 高股息策略大部分時候跑贏指數基準,相關的紅利資產股價層面已經積累了較厚的超額收益,部分投資者關心未來紅利資產是否會持續跑輸。本篇報告通過歷史復盤高股息策略的適用環境,給出了其抱團結束的信號。我們認爲四季度港股有反彈的機會,成長風格或佔優,高股息策略或階段性跑輸基準,但是我們仍然看好高股息資產的長期投資機會。

2. 港股高股息策略抱團結束的信號

2.1. 海外無風險利率上升,風險偏好受壓制,市場擁抱“短久期”確定性高的紅利資產,而當美債利率下降或助推資金重新尋找久期較長的成長股

首先,對海外流動性相對不敏感的特點是紅利指數超額收益的原因之一。紅利指數對寬基指數的超額收益與 10 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高度正相關,背後是紅利指數成分股中,成長股佔比較少,指數表現對海外的流動性變化相對不敏感,因此市場無風險利率預期抬升時,指數“殺估值”現象不嚴重;甚至,紅利指數中的部分金融股票受益於利率上升。

當海外流動性收緊時,整體港股市場的風險偏好下降,紅利風格跑贏大盤。而港股寬基指數成分股中有較高的成長股佔比,導致指數表現受流動性影響較大。當市場無風險利率上升時,部分成長股估值承壓,拖累如恒生科技指數等寬基指數表現。因此,無風險利率上揚,對寬基指數的壓制大於紅利指數,紅利指數往往能跑贏大盤指數。

相反,海外流動性轉寬鬆時,資金重新尋找久期較長的成長股,此時紅利策略難以獲得更好的表現。當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流動性充裕,資本尋找回報率更高的資產,恒生科技指數、互聯網、醫藥和半導體等成長板塊受益於此類市場環境。紅利指數成分股中,成長股佔比較少,而寬基指數成分股中有較高的成長股佔比。因此,當海外流動性轉寬鬆,美債收益率下降時,紅利指數估值擴張彈性不如寬基指數,寬基指數表現更好。海外流動性轉寬鬆的拐點也是高股息策略的階段性跑輸的時點。

目前美債利率或處於“M”型磨頂期,Q4 或將回落,中長期來看美國 通脹中樞抬升或制約美債收益率下降幅度。當前海外流動性較緊,主要是以美聯儲爲首的各主要央行開啓加息縮表週期,以應對海外通脹過高 的情況。一旦制約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美國通脹開始放緩,海外流動性收緊壓力減輕,表現爲美債收益率下降。然而,美國通脹的長期中樞可能難以快速下降,美聯儲政策寬鬆程度或不及疫情前水平,海外流動性改善幅度可能難以回到 21年以前。

2.2. 國內國債收益率下降往往增加紅利策略吸引力,而利率階 段性回升或意味着防守型紅利資產或相對跑輸

當國債收益率下降,紅利策略相對佔優。10 年期中國國債收益能一定程 度上表徵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當國內經濟動能減弱時,大部分行業投資回報率下降,對應着國債收益率下降,資本傾向抱團盈利確定性高的資產,此時確定性相對更高的紅利風格往往佔優,跑贏大盤指數。

相反,在國債收益率上升時期,紅利資產的表現往往跑輸大盤指數表現。當國內經濟增長動能增強時,伴隨着中債收益率上升,市場避險情緒下降,投資者更傾向於跟經濟相關或者成長性更好的企業,高股息相關資 產的表現往往跑輸大盤指數表現。

未來短期國內經濟或將繼續邊際改善,長期效果需繼續觀察。當前國內經濟弱修復,中債收益率位置較低,國內流動性相對充裕,但具有高盈利回報的優質資產較爲稀缺,存在着優質資產與市場充裕的流動性不匹配的問題,更多資金選擇了相較存款利率更高的紅利資產。隨着國內經濟結構優化,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房地產問題有效解決,國內經濟動能或逐漸增強,對應着中債收益率上升,期間預計紅利資產的抱團現象或 出現部分“鬆動”。中長期而言,政策效果需繼續觀察。

綜上,未來一個季度,當美債收益率下降,中債收益率上升時,港股成長風格表現或好於紅利風格。若國內經濟增長動能較弱,對應着中債收益率下降,同時海外流動性收緊,美債收益率上升,以穩定高分紅的紅利資產爲代表的價值板塊容易獲得市場青睞,高股息策略往往跑贏大盤指數表現。相反,若國內經濟復甦帶動中債收益率上升,與其相關的企業長期回報率回升,且海外市場流動性充裕,美債收益率下降,市場或選擇更具成長性的企業,紅利資產或階段性跑輸。中長期而言,我們仍建議逢低增加紅利資產,主要由於港股市場仍將面臨着較大不確定性,2024年美國以及其他地區將舉行換屆選舉,海外長期通脹中樞或難以快速下降,以及部分海外機構擔心的長期增長問題難以較快解決等。

3. 目前能源、運輸、銀行和電信等行業股息率較高

從股息率來看,多數行業的股息率超過 5%,有較高的吸引力。港股行業股息率歷史分位數位於90%以上行行業有:資本貨物(99%)、銀行(98%)、公用事業(98%)、保險(97%)、房地產(94%)和多元金融(92%)。股息率最高的行業是:能源(10.2%)、運輸(7.5%)、銀行(7.4%)、 電信服務(7.3%)和資本貨物(6.3%)等。

年初至今,國君港股通高股息組合(不含派息)跑贏大盤。年初至今(10 月 27 日),高股息策略仍然相對佔優,其中,中證港股通紅利指數淨值 爲 0.95,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數淨值爲 0.88。國君港股通高股息組合(不 含派息)淨值爲 0.98,跑贏恒生指數淨值 0.87 和恒生科技指數淨值 0.92。

4. 長期而言,紅利資產正成爲港股新 “核心資產”

高股息策略能在不確定的宏觀環境中,收穫穩定超額收益。從歷史經驗來看,高股息策略在震盪市和弱市中相對更加有效,源於其確定的股息分紅、低估值、低股價波動的特點。相對 A 股,港股高股息品種有更大優勢,稅後股息率相對 A 股更高,從 PE/ROE 性價比的角度來看空間也更高;在港股市場中,與其他行業相比,高股息品種的外資風險敞口更低,相對更加穩定。

此外,在新興產業發展路徑不明顯,同時無風險利率下降的背景下,紅利策略仍是當前的最優策略。目前來看,國內產業升級仍在進行中,但主線並不明顯,此外,國內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在新興產業路徑不明顯,無風險利率下降的背景下,紅利策略仍是當前的最優策略。

未來,若國內房地產受到政策支持,高股息策略有望再添動力,並跑贏大盤。從方向和行業比較角度,未來若國內房地產行業受到更多的政策 支持,作爲高股息代表之一的地產金融等順週期行業有望迎來較佳的表 現,或拉動高股息策略跑贏大盤。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