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生活用纸双争霸(上):维达(03331)和恒安(01044)的瑜亮之争

生活用紙雙爭霸(上):維達(03331)和恆安(01044)的瑜亮之爭

智通财经 ·  2017/11/02 09:55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話,告訴我們不要忽略小事物,成功往往是通過做好無數不起眼的小事情當中得來的。

比如紙,這種在人們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卻成就了恆安國際(01044)近千億的股票市值。

blob.png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相信很多人會不解,每個人用紙量是相對固定的,我們明天的用紙量並不會比今年多。更何況,日常的生活用紙重量那麼輕,每個人一年才能用多少紙?為何一家生產紙製品的企業會如此“牛氣沖天”?

不管你信不信,事實就是如此,復權來看,恆安在10年以前的股價已經是負數。

不僅如此,比恆安晚9年上市的維達國際(03331),依然能夠完美“複製”恆安的股價走勢,在近9年間大漲40倍,兩家公司的股價表現堪稱紙業股中的一時瑜亮。

blob.png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兩家公司在當前時點的“成色”又如何呢?帶着問題找答案,首先來看看,我國生活用紙的行業狀況。

生活用紙消費規模龐大

事實上,我國生活用紙的消費量十分龐大,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的生活用紙產量高達885萬噸,位列世界第一位,超過名列第二位的美國近200萬噸。

blob.png

從消費量來看,我國人均生活用紙的消費量在近10年保持着穩步增長的趨勢,2015年人均生活用紙消費量大約為6千克,生活用紙總消費量接近800萬噸。

blob.png

根據中國人口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總人口數字已經達到13.83億人,按照人均消費生活用紙6千克計算,2016年我國生活用紙消費量應該在830萬噸左右。

可見,生活用紙的大市場就是由每個人的一點一滴積累而來的。那麼,生活用紙在未來的成長潛力如何呢?

兩維度詮釋生活用紙成長潛力

首先,我國是一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每個人一個微小的消費增量,會帶動消費總量呈萬噸級別的變動。2007年至2015年9年間我國生活用紙人均消費量從大約4千克上升至大約6千克,而總消費量從不到500萬噸上升至800餘萬噸。期間的增量相當於增加兩個恆安都不止(2017年上半年恆安國際年化產能為126萬噸)。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量已超過20千克,因此儘管我國生活用紙產銷量居世界首位,但人均生活用紙量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隨着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未來我國生活用紙產銷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blob.png

其次,目前我國生活用紙競爭格局還較為分散,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生活用紙生產企業中,份額最大的恆安國際的市場佔有率為10.1%,前8大的生活用紙生產企業市佔率堪堪達到4成,在淘汰落後產能和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有利於行業中的優秀企業擴大市場份額。

blob.png

所以,在香港上市的兩家生活用紙生產企業——維達和恆安國際的成色如何,未來誰的競爭力會更強呢?在本文中,我們主要從產品、品牌、營收結構、銷售渠道四個維度來對比分析恆安和維達的共同點和差異性。

恆安品牌優勢明顯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目前,恆安國際旗下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包括衞生巾產品、一次性紙尿褲產品以及紙巾產品,其中衞生巾產品的品牌有安爾樂、新呼吸、七度空間等五大品牌,一次性紙尿褲產品的品牌有安兒樂、朵婭等五大品牌,紙巾產品則有心相印、品諾等四大品牌。

blob.png

根據201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恆安的拳頭產品心相印紙巾的品牌價值高達140.59億元,在生活用紙所有品牌中名列第一位。

blob.png

維達國際目前主要有兩大業務板塊,包括生活用紙產品和個人護理產品,其中生活用紙品牌有得寶、維達和多康三大品牌。其中,維達牌紙巾在201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名列第345位,在生活用紙品牌中名列第二位。

blob.png

維達的個人護理產品有三個品類,包括失禁護理、女性護理、嬰兒護理,共計7個品牌。在產品品類的廣度和主要品牌的廣度方面,恆安和維達都要優於同行。

blob.png

維達國際化程度高

營收結構方面,2017年上半年,維達實現營業收入63.08億港元,其中生活用紙產品營收50.73億港元;佔比80.42%;個人護理產品營收12.35億元,佔比19.58%。

在營收的地域構成方面,維達上年半來自中國大陸的收入為46.42億港元,佔比73.6%;來自香港的營收為5.21億港元,佔比8.26%;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為11.44億港元,佔比18.14%。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維達從今年5月正式在馬來西亞(東盟地區維達表現最好的市場)推出維達Deluxe系列產品後,公司開始在整個東盟市場銷售紙巾產品。公司經營的國際化程度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提升。

反觀恆安,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5.63億元人民幣,營收中來自紙巾產品收入為45.7億元,佔比47.79%,來自衞生巾產品的營業收入為34.4億元,佔比35.97%,來自一次性紙尿褲的收入為10.01億元,佔比10.47%。

值得注意的是,恆安的營業收入全部來自中國地區。不過,恆安目前正在改善這一狀況。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2017年6月5日,恆安宣佈收購馬來西亞上市公司皇城集團(股份代號為7203) 合共8000萬股,佔皇城股本約50.45%。該次交易作價為9120萬元馬幣(相當於約人民幣1.46億元)。

據悉,皇城集團主要從事投資控股以及生產及加工纖維裂品,包括成人及嬰兒紙尿褲、衞生巾和紙巾產品、棉製品及加工紙。皇城集團銷售網絡覆蓋東南亞區域的主要銷售渠道(包括大型超市以及個人衞生用品連銷店),恆安有望利用皇城集團的現有銷售網絡,將公司產品推向東南亞市場。

電商渠道成爭奪焦點

説到渠道,自然是我們對消費品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對於生活用紙這一類日常消費品來説,渠道的滲透是企業打開利潤空間的重要基礎。

生活用紙線下渠道主要是通過商場、超市及便利店的陳列鋪貨,這也是目前生活用紙主要的銷售渠道。近年來隨着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生活節奏進一步提速逛商場和超市的時間被更多的擠佔,加上電商及物流行業的快速成長,人們越來越多的選擇在網上購買日用消費品。

blob.png

據統計,2015年我國生活用紙電商零售渠道零售額佔比已經提升至12.1%,連續6年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嬰兒紙尿褲的線上渠道銷售佔比已經高達40%。未來電商渠道有望與傳統渠道看齊,共同成為生活用紙主要銷售途徑。

blob.png

電商渠道在恆安和維達的營收結構中佔的比重也越來越中。恆安國際2017年上半年95.63億元人民幣的營業收入中,有8.4億元來自電商渠道,同比增長超過160%。電商對整體銷售額貢獻上升至8.8%(2016年同期3.3%)。而維達在上半年電商渠道銷售收入佔比大概是20%(約13億港元),據悉,在內地和東南亞市場都有電商業務。

從2017年7月份電商渠道的銷量來看,恆安和維達的紙巾及捲紙銷量均排在銷量榜的前十位。

blob.png

衞生巾銷量方面,恆安旗下七度空間電商渠道銷量排在第四位,維達旗下兩款產品薇爾和輕曲線銷量則排在第17位和第19位。

blob.png

紙尿褲方面,恆安旗下安兒樂以大約50萬片的銷量排在第6位,維達沒有相關產品登上排行榜。

blob.png

通過對比,我們大致已經瞭解到,維達在產品品類的廣度和品牌的廣度上已經能夠和恆安分庭抗禮,甚至在產品國際化以及部分產品電商渠道的表現還要優於恆安。而恆安的優勢則在於品牌知名度要遠勝於維達,此外,恆安憑藉女性護理產品以及一次性紙尿褲銷售額大幅領先維達的優勢,使得公司總體營收要高出維達50%以上。

blob.pngblob.png

問題再次“降臨”,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截至11月1日收盤,維達國際股票市值為192億港元,恆安國際的股票市值為940億港元,恆安市值是維達的4.9倍。為何恆安的營業收入僅比維達高出50%,其股票市值卻能比維達高出近4倍呢?

請關注智通財經APP文章,《生活用紙雙爭霸(下):維達(03331)、恆安(01044)營收相差50%市值卻相差4倍的祕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