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锦江酒店甩“包袱”,酒店涨价的好日子可能还没完

錦江酒店甩“包袱”,酒店漲價的好日子可能還沒完

華爾街見聞 ·  2023/10/13 12:00

酒店行業終於在2023年迎來了好日子。

國人報復性出行的高漲熱情催生出節假日高昂的房價,幫連鎖酒店們順利扭虧,也順便把大學生們都逼成了特種兵。

今年上半年,錦江酒店(600754.SH)、華住集團(1179.HK)和首旅酒店(600258.SH)齊齊扭虧,錦江酒店和華住集團甚至比2019年同期賺的更多。

究其原因,疫情三年導致非連鎖的中小酒店大量出清,關店容易開店難,這才有了供需失衡下的天價酒店頻出。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住宿業設施36.13萬家,僅為2019年的59%。

不過,就在酒店業收穫的時節,國內龍頭錦江酒店卻想要剝離部分連鎖酒店資產做“減法”。

10月10日,錦江酒店發佈公告稱,計劃在上海產交所掛牌轉讓時尚之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時尚之旅”)100%股權,錦江酒店計劃以不低於評估價值16.6億元作為掛牌底價將其出售轉讓。

公開資訊顯示,時尚之旅系錦江酒店(彼時的錦江股份)2013年收購而來的酒店品牌,合計有21家門店,收購完成後,時尚之旅被翻牌為“錦江都城”品牌運營,錦江酒店也由此切入中端酒店市場。

儘管錦江酒店已經坐擁15個中高端酒店品牌,只有21家門店的時尚之旅顯得也並非不可或缺。這似乎並不符合酒店業存量競爭和紛紛發力中高端的大趨勢,今年上半年,時尚之旅仍可為錦江酒店分別貢獻營收1.04億元和淨利1124.86萬元。

錦江酒店在手運營十年後,不再時尚的時尚之旅怎麼就非賣不可了?

意在輕資產運營

對於旗下有超萬家酒店的錦江酒店來說,為何21家時尚之旅酒店還是顯得有些太“多”了。

作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團的錦江酒店近年來始終以輕資產模式實現快速擴張。而時尚之旅酒店均為直營模式,已不再契合錦江酒店輕資產連鎖化擴張的需求。

2013年,錦江酒店開業的加盟酒店數量有589家,佔比為71.1%,而到了2022年,錦江酒店的加盟店佔比足足提升23.6個百分點至94.7%。

輕資產運營模式對連鎖酒店來說好處有二:

一方面,一座城市適合開酒店的點位有限,加盟模式的擴張速度更快,能夠在更短時間內搶佔市場,品牌方有相對更穩定的收入,也將部分風險轉嫁給加盟商。

另一方面,憑藉加盟模式迅速積累起的規模優勢,為酒店提供了在成本上更大的優化空間。

據華住集團的授權傳記作品《未盡之美》,在規模擴張下,全季的床頭櫃造價就從500多元降至280元,某品牌床墊採購價更是從6999元降至1263元。

門店全部直營的時尚之旅,顯然並不符合錦江酒店的輕資產運營策略。

錦江酒店公告顯示,計劃以不低於評估價值16.6億元作為掛牌底價轉讓時尚之旅100%的股權,若按底價計算,預計可得4.2億元收益。同時,錦江集團表示,此次轉讓時尚之旅100%股權,有利於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盈利能力,提升主營業務經營能力和增強持續發展能力,符合其輕資產發展戰略。

據華泰證券分析師梅昕的研報,其認為不排除錦江酒店出售資產,但保留時尚之旅酒店的經營管理權的可能,優化其盈利能力。

華泰證券或意指存在錦江酒店的大股東接盤時尚之旅的可能。

這在2010年時就有先例,彼時錦江資本將包含錦江之星等經濟型業務注入錦江酒店,同時接盤了錦江酒店的新雅大酒店、錦江湯臣等星級酒店資產。

貿易風(ID:TradeWind01)就此致電錦江酒店方面,詢問是否已經有意向接盤方,未來是否繼續運營時尚之旅事宜。對方僅表示目前為預掛牌階段,後續有進展將做進一步公告。

當貿易風問及出售時尚之旅是否與公司中高端化戰略相背時,對方表示這並不矛盾,出售時尚之旅意在進行資產優化和資產配置,並未對大股東是否有意接盤時尚之旅做出回應。

連鎖酒店的好日子

熬過疫情的酒店業好日子才沒過多久轉身就成了價格“刺客”,頻頻登上微博熱搜,但酒店變貴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根本原因在於,酒店業的供給端正逐漸集中,頭部連鎖酒店通過加盟模式實現擴張並正逐漸掌握行業的定價權,幾乎以一己之力促成了酒店越賣越貴(中高端化)。

疫情期間中小酒店供給的出清則加劇了這一趨勢。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住宿業設施36.13萬家,僅為2019年的59%。

反觀連鎖酒店龍頭們卻在趁機狠狠擴張。

錦江酒店、華住集團和首旅酒店分別在過去三年間新開3114、2793和1532家酒店,2019年三家CR3僅為37.83%,但到了2022年就達到了43.47%。

連鎖酒店瘋狂擴張的同時也不忘提價,各家紛紛發力中高端酒店。一邊借用不同品牌做出差異化,一邊將既有的老品牌的酒店不斷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提價的方式提高RevPAR(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實際平均實際營收)增厚利潤。

據開源證券分析師初敏的研報,以深圳寶安中心店為例,改造後維也納不僅單房運營成本降低了30-40元,RevPAR也提升了31元。

2022年,錦江酒店新增中端酒店的客房數量佔比超六成,旗下中高端主力品牌的維也納升級到了5.0版本。但相比華住集團中高端直營店高達219元的RevPAR,錦江酒店僅有186元,差距明顯。

信達證券分析師劉嘉仁預計,淘汰持續虧損的經濟型直營店、加快老舊門店升級改造、提高中高端直營店數量佔比,是錦江未來改善直營店業績的關鍵途徑。

今年,錦江酒店、華住集團和首旅酒店紛紛計劃新開千家以上新店的樂觀預期,似乎正預示著酒店變相漲價將是常態,而節假日“酒店刺客”數量減少,恐怕還是要指望上述三家的更多供給投放到市場。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