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高可靠感測器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壓力/溫濕度/加速度/位移感測器及感測器網路系統等,應用於航空航太、兵器、軌道交通、工程機械、冶金等領域。憑藉領先的技術能力及軍民品長期配套經驗,料公司將核心受益於航空航太高景氣及高端工業感測器國產替代進程;同時,向下遊拓展感測器網路系統有望持續打開成長空間。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高可靠感測器引領者,近年成長迅速。公司專注於高可靠性感測器及感測器網路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壓力/溫濕度/加速度/位移感測器及感測器網路系統等,應用於航空航太、兵器、軌道交通、工程機械、冶金等領域,在高可靠性感測器設計、封裝測試、感測器網路系統方面擁有了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可滿足針對不同使用環境的需求。受益於航空航太領域高景氣度及工業領域國產替代,公司近年營收快速增長,盈利能力提升明顯,營收從2019 年的1.30 億元快速增長至2022 年的2.76 億元,CAGR 達28.5%;歸母淨利由2019 年的0.21 億元提升至2022 年的0.81 億元,CAGR 達56.8%;淨利率由2019 年的15.9%提升至2022 年的29.4%。
感測器市場快速發展,工業領域國產空間廣闊。感測器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樑,而MEMS 感測器作為行業主要技術趨勢,是由感測器、資訊處理單元、執行器和通訊/接口單元組成的微型集成系統,具有體積小、低成本、功耗低等特點。受益於工業、汽車電子等領域需求,2020 年國內感測器市場規模約2510 億元,同比+15%;MEMS 市場規模約736.7 億元,同比+23%;預計2022 年國內MEMS 市場規模約1044.7 億元(據賽迪顧問),空間廣闊。受益於航空航太領域高景氣,國內軍用感測器需求正快速提升;而工業領域國產化缺口較大,中高端智慧感測器90%以上仍依賴於進口(據頭豹研究院)。感測器行業競爭格局相對分散,軍用領域主要參與者為軍工集團下屬科研院所,產品環境適應性要求高,行業進入資質壁壘高,供應商延續性強;工業領域國外廠商具備技術及成本優勢,而本土廠商主要根據客戶不同場景需求定製開發非標產品,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軍品築牢成長基礎,民品打開長期空間。公司深耕感測器行業,核心團隊技術背景深厚,技術+渠道構築核心護城河。軍用領域,公司長期配套各大軍工集團,多次參與載人航太等重大工程,產品指標與國家軍工頂尖科研院所的指標一致,料將核心受益於航空領域旺盛需求,同時商業航太、導彈等高景氣領域潛力較大。民用領域,公司壓力感測器、溫濕度感測器等產品技術指標領先,在鄭煤機、中車等龍頭客戶中市佔率較高,同時和三一重工、寶武集團等頭部客戶深度合作,料將持續受益於工程機械、冶金、軌交等領域感測器國產化浪潮。同時,公司沿產業鏈向下拓展傳感網路系統,料將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此外,公司IPO 募投產線及研發中心建設,有助於夯實長期競爭力;在手資金充沛,後續資本運作及產品拓展可期;核心高管持股比例較高,戰配綁定核心團隊利益,長期發展動能進一步凝聚。
風險因素:武器裝備需求不及預期;高可靠感測器國產替代放緩;市場競爭風險;技術研發未達預期;募集資金投資專案風險。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受益於航空航太武器裝備放量,軍用高可靠感測器行業料將迎來快速發展;自主可控趨勢下,國內高端工業感測器國產替代空間廣闊。憑藉領先的技術能力及軍民品長期配套經驗,公司料將核心受益於航空航太高景氣及高端工業感測器的國產替代進程,同時,感測器網路系統有望持續打開公司成長空間。我們預計公司2023/24/25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0/1.70/2.29 億元,對應EPS 預測分別為0.91/1.28/1.72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 46/32/24x。可比公司容知日新、芯動聯科、睿創微納2024 年Wind 一致預期平均PE 為38x,2024 年平均PEG 為1.00x。綜合PE 與PEG 法,參考可比公司估值水準,給予公司2024 年38x 目標PE,對應目標市值65 億元(對應2024年PEG 約1.11x),對應目標價48 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