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端訂單釋放和交付節奏影響公司業績,新業務規模效應有待釋放公司2022 年底的機器人儲備訂單較往年有所下滑,2023 年上半年電網機器人專案訂單釋放和交付節奏等因素影響了公司收入規模,毛利率水準為34.92%,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18 個百分點。公司在商用清潔、新能源充電、軌道交通等新業務領域尚未形成規模化營收,同時公司為了新業務推進進行了較多的費用投入,公司盈利能力承壓。
積極開展AI 技術應用,推出大模型
公司積極開展多模態大模型等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併發布一種基於多模態超融合技術的大模型YJH-LM。YJH-LM 可用於執行語音交互、圖像識別、任務生成等任務,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傳統機器人應用相結合,幫助公司機器人實現語音控制自主生成任務等多種機器人的自主工作功能,使機器人更加聰明,更加智慧地執行任務。
拓展特種機器人新應用領域,推動多元化發展戰略針對商用清潔機器人、智慧共享充電系統、車輛檢測機器人等多款新產品,公司積極開展試點應用、客戶開發、渠道建設、市場開拓等工作;同時結合市場需求及用戶體驗,公司積極探索操作、巡檢、消防等機器人產品在鋼鐵、煤炭等新行業領域的推廣應用,拓展產品功能及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和公司競爭力,推動公司多元化發展戰略。
盈利預測與估值
下調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公司是國內電力特種機器人領先製造商,新產品不斷推出有望增厚收入。考慮到電網專案招投標和實施偏慢等因素,出於審慎態度,下調公司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5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1.34、4.91、6.46 億元(下調前為2.47、6.54、7.71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0.65、2.38、3.13 元,對應PE 分別為53、14、11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電網智能化投資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新產品推廣進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