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盛科通信(688702)新股覆盖研究

盛科通信(688702)新股覆蓋研究

華金證券 ·  2023/08/25 00:00

投資要點

下週三(8 月30 日)有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盛科通信”詢價。

盛科通信(688702):公司爲國內領先的以太網交換芯片設計企業,主營業務爲以太網交換芯片及配套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公司2020-2022 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4 億元/4.59 億元/7.68 億元,YOY 依次爲37.59%/73.91%/67.36%,三年營業收入的年複合增速58.80%;實現歸母淨利潤-0.10 億元/-0.03 億元/-0.29 億元,YOY 依次爲-254.05%/63.93%/-751.18。最新報告期,2023H1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3億元,同比增加82.88%,歸母淨利潤0.35 億元,同比增加202.02%。公司預計2023年1-9 月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3,800.00 萬元至4,200.00 萬元,同比增長4,756.83%至5,247.02%。

投資亮點:1、公司技術優勢顯著,是以太網商用交換芯片國產廠商龍頭,中國電子、產業基金均爲公司主要股東;作爲實現網絡基礎承載技術的必備硬件之一,以太網交換芯片目前仍主要由外資廠商壟斷,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公司自2005 年成立起持續深耕以太網交換芯片領域,是國內最早投入以太網交換芯片研發的廠商之一,技術先發優勢顯著;此外,公司研發團隊帶頭人均有在國內外以太網通信領域龍頭公司的任職經驗,包括SUN JIANYONG(孫劍勇)先生及ZHENG XIAOYANG(鄭曉陽)先生均曾任思科高級工程師、許俊先生曾任中興通訊研發工程師等,卓越的研發帶頭人帶領公司保持技術領先。

多年發展至今,公司成爲國內商用以太網交換芯片市場中排名第一的境內廠商,2020 年市場份額爲1.6%(銷售額口徑),打破了此前國外廠商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其中在商用萬兆及以上以太網交換芯片市場的份額達到2.3%,亦位列國產廠商第一;但目前國內商用市場仍主要由博通、美蔓、瑞昱主導(合計佔據97.8%的市場份額),國產替代迫在眉睫。此外,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中國電子及子公司中國振華合計持有公司32.66%的股份,產業基金持有公司22.32%的股份。2、公司以太網交換芯片全面佈局高中低端產品;同時,公司進一步延伸產品線至路由交換融合網絡芯片,持續拓寬產品線廣度。公司圍繞商用以太網產品線全面佈局高中低端產品,其中,中端產品線TsingMa.MX、GoldenGate 及TsingMa 系列已實現了成熟量產;定位於新型工業網絡、中小企業網絡的低端產品線TsingMa.AX 系列已處於轉量產階段;高端產品線Arctic 系列擬於2024 年推出,下游應用領域爲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另外,在以太網交換芯片的技術基礎上,公司擬通過募投項目“路由交換融合網絡芯片研發項目”開發大容量、大表項的路由、交換合一的網絡芯片,進一步延伸產品線;考慮到由於路由核心芯片的投入產出比不足,目前國內路由核心芯片廠商大部分處於陸續關閉或被收購狀態、高端路由器需求無法被滿足,且路由、交換合一的創新架構有望實現更好的芯片性能、優化5G/5G+的用戶體驗,公司該產品或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同行業上市公司對比:考慮到目前A 股中尚無與公司主營產品一致的企業,選取產品類型與公司相近、經營模式與公司相似的芯片設計企業寒武紀、瀾起科技、景嘉微、復旦微電、安路科技爲盛科通信的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 年行業平均收入規模爲20.27 億元,可比PE-TTM(剔除負值、異常值/算術平均)爲60.59X,銷售毛利率爲54.14%;相較而言,公司的營收規模和銷售毛利率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風險提示:已經開啓詢價流程的公司依舊存在因特殊原因無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內容主要基於招股書和其他公開資料內容、同行業上市公司選取存在不夠準確的風險、內容數據截選可能存在解讀偏差等。具體上市公司風險在正文內容中展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