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观点 | 配置港股“中特估”,把握高股息策略正当其时!这些标的可以关注

觀點 | 配置港股“中特估”,把握高股息策略正當其時!這些標的可以關注

黨崇鈺投資筆記 ·  2023/07/25 15:44

來源:黨崇鈺投資筆記
作者:黨崇鈺

核心觀點

當前節點我們認爲港股央國企配置價值可從以下四個角度思考:

估值低:長期來看港股國企估值整體較低,而且目前香港央企指數PETTM低於過去5年均值。過去10年港股國企市盈率基本上處於5至10倍估值區間,而非國企港股PETTM波動較大,且持續高於國企估值;相較於A股,港股國企估值較低;截至7月19日,香港央企指數PETTM僅爲5.35,低於過去5年均值。若央企價值重估,未來被低估的港股央企有望進一步提高估值。

股息率高:港股國企股息率整體偏高。2022年港股國企股息率中位數爲6.32%,而恒生指數成分股中位數僅爲4.09%,在經濟增速放緩,恒指震盪情形下,港股央國企投資性價比凸顯。分板塊來看,截至7月19日,能源、金融板塊的港股國企股息率較高,中位數分別爲8.4%、6.3%,而日常消費、信息技術板塊股息率中位數較低,分別爲1.9%、2.5%。

政策受益:國企改革背景下港股央國企或更注重股東回報。2023年1月5日,國資委針對中央企業提出“一利五率”經營指標和“一增一穩四提升”總體目標,新增“淨資產收益率”和“營業現金比率”,對國企股東回報和現金管理提出新要求。我們認爲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隨着國企改革深入推進,有利於港股國企估值、運營效率、創新能力等進一步提升。

抗跌防禦屬性:港股央企在宏觀環境快速變化下較大盤跌幅或更小。2022年在聯儲局大幅度加息以及國際局勢緊張等情況下,恒生指數出現較大回調,2022年最大跌幅達41%,而同期港股央企指數最大跌幅僅爲23%。從波動率來看,近5年香港國企指數年化波動率僅爲18.67%,低於港股大盤的23.24%。未來國際形勢不確定性仍較高,港股央企防禦價值或凸顯。

標的篩選:爲了篩選出低估值、高估值且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中特估”標的,我們設定了以下四個標準:1.市值大小:150億港元以上;2. 盈利能力:2022-2023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3%以上,2023、2024年預測淨利潤增長率爲正;3.股息情況:過去12月股息率不低於4%且前一年度曾派發股息;4. 估值水平:市盈率、市淨率分位數不高於過去五年的60%。我們總共篩選出42家港股高股息率且估值較低的標的,有16家來自於金融業,而其中9家爲銀行。

“中特估”板塊概覽:地產建築行業:下半年復甦或較慢;電訊業:部分標的兼具成長性和高股息率;工業:所篩選出的標的主要爲高速、港口企業,建議關注疫情消退後交運板塊業績修復;公用事業:電力股或迎來配置良機;金融業:關注新增社融超預期;資訊科技業:板塊未來或受益於美債利率下行;非必需性消費業:汽車業爲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目前出口增速爲亮點。

風險提示:國內經濟增速不及預期;海外經濟衰退風險超預期;聯儲局貨幣政策超預期;國際地緣形勢變化超預期;歷史經驗不代表未來。

1. 港股中特估板塊優勢在哪?

1.1 港股中特估:估值低、股息率高、政策受益、抗跌防禦屬性

長期來看港股國企估值整體較低,而且目前香港央企指數PETTM低於過去5年均值。過去10年港股國企市盈率基本上處於5至10倍估值區間,而非國企港股PETTM波動較大,且持續高於國企估值。相較於A股,港股國企估值較低,截至7月19日,香港央企指數PETTM僅爲5.35,低於過去5年均值,若央企價值重估,未來被低估的港股央企有望進一步提高估值。

央企國企股息率較高可增厚收益。2022年底香港國企股息率中位數爲6.32%,恒生指數成分股中位數僅爲4.09%,在經濟增速放緩,恒指震盪背景下,港股央國企投資性價比凸顯。分板塊來看,截至7月19日,能源、金融板塊的港股國企股息率較高,中位數分別爲8.4%、6.3%,而日常消費、信息技術板塊股息率中位數較低,分別爲1.9%、2.5%。

隨着國企改革深入推進,港股國企估值、運營效率、創新能力等或進一步提升。1月5日,國資委針對中央企業提出“一利五率”經營指標和“一增一穩四提升”總體目標,新增“淨資產收益率”和“營業現金比率”,對國企股東回報和現金管理提出新要求。我們認爲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結束之年,而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隨着國企改革深入推進,有利於港股國企估值、運營效率、創新能力等進一步提升。

港股央企在宏觀環境變化下較大盤跌幅或更小。2022年在聯儲局大幅度加息以及國際局勢緊張等情況下,恒生指數出現較大回調,2022年最大跌幅達41%,而同期外資持股佔比較小的港股央企指數最大跌幅僅爲23%,體現更強的抗跌性能。從波動率來看,近5年香港國企指數年化波動率僅爲18.67%,低於港股大盤的23.24%。未來國際形勢不確定性仍較高,港股央企防禦價值或凸顯。

2. 港股低估值、高股息標的篩選

我們根據以下標準篩選出了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的國企:

1.市值大小:150億港元以上。

2.盈利能力:2022-2023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3%以上,2023、2024年預測淨利潤增長率(Wind一致預測)爲正。

3.股息情況:過去12月股息率不低於4%且前一年度曾派發股息。

4.估值水平:市盈率、市淨率分位數不高於過去五年的60%。

我們總共篩選出42家港股高股息率且估值較低的標的,其中金融業、地產建築業、公用事業板塊數量較多,分別有16、7、6家,而金融業裏面銀行佔有9家,具體結果如下:

3. 行業基本面分析

3.1、 地產建築行業:下半年復甦或較慢

2023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需求復甦或較慢,建議關注地產政策是否有增量,基建下半年投資增速或仍有韌性。地產板塊:房地產市場需求復甦。2023H1,國內房地產銷售面積同比減少5.3%,較2022年全年同比-24.3%有較大改善。但整體市場修復速度較緩慢。一方面,2023Q1居民部門槓桿率高達約63%,爲有數據以來的高位,而另一方面,1-6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4%,遠低於2013Q4-2019Q4的均值8.31%。高槓杆率和收入增速下滑或對房地產需求產生抑制作用,而收入增速需要一定時間修復。根據我們此前報告《2023年下半年港美股投資策略展望》,未來地產政策或有放鬆空間,過往當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變化爲負時,國內貸款利率往往會出現下行,未來地產板塊或有增量政策出臺。除了5年期LPR可能調降,因城施政、融資支持、重組併購等政策仍可能繼續出臺,但一線城市放開限購等方式能否出現短期不能期待過高,短期重要經濟政策觀察時點爲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基建板塊:下半年基建投資或仍有一定韌性,儘管近期基建投資當月同比增速出現下滑趨勢,但未來或仍爲經濟增長重要抓手。

3.2、電訊業:兼具成長性和高股息率

目前港股電訊業板塊估值較低,具有一定成長性,整體營收增長較高。估值:截至7月18日,港股電訊業板塊PETTM達10.09倍,市盈率分位數分別爲過去5年、10年的44%、23%,整體估值較低,估值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間。成長性:2023年1-5月,電信業整體營收達8529億元,同比增長7.8%。5月全國5G移動電話用戶數爲6.5億,同比增長52.1%,佔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38.1%。未來在“數字經濟”大背景下,以及隨着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擴散,電訊板塊或迎來新增長點。

電訊業板塊未來在國企改革下有望提高效益,電訊運營商龍頭派息率仍有提升空間。1月5日,國資委針對中央企業提出“一利五率”經營指標和“一增一穩四提升”總體目標,未來電訊國企有望提升創收效率。此外在2022年年初,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均提出要繼續提高派息率到70%以上,未來電訊業板塊派息率仍有提升空間。

3.3、工業:關注疫情消退後交運板塊業績修復

目前港股交通運輸板塊估值整體處於低位。工業板塊所選標的主要分佈在高速、港口等交通運輸板塊,以及軌道交通裝備製造領域,其中在高速、港口板塊高股息率的央國企較多。截至2023年7月20日港股交通運輸行業整體PB(LF)爲0.86,市淨率分位數爲過去5年13.08%,估值較低。

隨着疫情影響逐漸消退,高速、港口企業業績或有望提振。2023H1,交通運輸客運量、貨運量分別累計同比增長56.3%、6.79%,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累計同比增長7.34%,未來相關板塊業績或有望提振。

隨着客流回暖拉動鐵路需求恢復,軌道交通設備需求或有提振。從鐵路需求端來看,上半年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7.7億人次,其中4、5、6月份旅客發送量快速攀升,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7.6%、5.6%、4.8%。從鐵路投資端來看,2023年上半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達3049億元,同比增長6.87%,較2022年全年的-5.08%改善明顯。在鐵路建設投資逐漸回暖以及“一帶一路”政策支持下,未來軌道交通設備需求或持續回暖。

3.4、公用事業:電力股或迎來配置良機

港股公用事業板塊整體估值較低。截至7月18日,港股公用事業板塊PETTM爲12.89倍,市盈率分位數約爲過去5年的7.23%,整體估值較低。

未來雙碳背景下的清潔能源、氣候異常背景下的化石能源或有一定投資機會。清潔能源:2023年1-6月,風電、太陽能產量累計同比分別爲15.97%、7.44%,其中1-5月在國內發電新增設備容量中,風電同比增長51.2%,增速較高。隨着碳達峯、碳中和的政策持續推進,未來清潔能源產量增速有望持續保持高位。化石能源:近期火電產量增速上行較快,累計同比增速從2月的-2.26%增長至6月的7.54%。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報告,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達到了90%,此次事件至少爲中等強度。在厄爾尼諾事件下,國內部分地區氣溫或較高,或帶動化石能源需求。

未來或受益於電力市場化改革,電力股或迎來配置良機。近期《關於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關於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審議通過,電力市場化改革速度或加快,有利於提振火電運營商業績。1-6月,全社會累計用電量43076億千瓦時,累計同比5%,6月單月同比增長3.9%,隨着夏季到來,用電量或繼續攀升。

3.5、 金融業:關注新增社融超預期

在我們篩選出的股票池中,金融類企業共16家,其中有9家銀行,4家保險公司,3家證券公司,截至7月17日,平均股息率可達7.38%。

所篩選的金融業標的估值普遍較低,股息率方面銀行整體高於保險與券商。估值方面:目前16家金融企業均處於破淨狀態,市淨率處於過去10年低位。除了郵政儲蓄銀行與中銀香港以外的7家銀行的市淨率都在0.2-0.4區間,市淨率較低且處於歷史低點。券商與保險公司整體市淨率大概在0.4-0.8左右。股息率方面:除去中銀香港以及郵政儲蓄銀行以外,其他銀行當前股息率接近9%,過去3年股息率均高於7%。此外,所篩選出的券商、保險標的股息率大致在4%-7%。

2023年6月新增社融超預期,或有利於銀行業,但需要考慮LPR下行影響。6月社融數據有較大改善,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4.22萬億元,預期爲3.22萬億,大超預期;比5月的1.56萬億多2.67萬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長9%,前值爲9.5%;新增人民幣貸款3.05萬億元,前值1.36萬億元。新增社融數據超預期有或有利於銀行業,但是也需要考慮貸款利率下行對銀行業績的影響。

3.6、 資訊科技業:未來或受益於美債利率下行

資訊科技板塊估值具有一定安全邊際。恒生資訊科技板塊PETTM在2021年2月以後整體持續下滑,截至7月19日,資訊科技業PETTM約爲22倍,PE五年分位數處2.32%左右,居歷史低位,資訊科技板塊整體估值具有較高安全邊際。

近期政策風向有利於改善資訊科技板塊風險偏好。近期無論是李強總理主持召開平台企業座談會還是政府頒佈《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等文件,都有利於資訊科技板塊的風險偏好改善,提振板塊整體估值。

未來隨着美國通脹日漸緩和,聯儲局停止加息,板塊整體流動性或有改善。美國6月未季調CPI同比上漲3%,預期爲3.1%;環比升0.2%,預期爲0.3%。隨着通脹日漸改善,未來聯儲局或停止加息,有利於改善板塊流動性。

3.7、 非必需性消費業:汽車業爲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

2023年上半年汽車銷售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出口爲汽車業增長新亮點。乘用車:今年1-6月乘用車零售呈現本世紀以來第一次逐月環比增長走勢,1-6月累計零售952.4萬輛,同比增長2.7%。6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達到189.4萬輛,環比增長8.7%,同比下降2.6%。由於去年6月車購稅減半政策實施刺激了購車需求,乘用車市場進而形成了較高的零售基數,或是今年6月零售同比微跌的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車依託車購稅減免等政策,2023年銷量較2021、2022年同期大幅提高,6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5.1%,較去年同期27.3%的滲透率提升7.8個百分點。此外,2023H1國內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75.71%,出口爲汽車行業新增長亮點。

汽車行業爲政府擴大消費政策的重要抓手。2023年7月21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佈《關於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優化汽車限購管理政策,鼓勵限購地區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購車指標投放,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加快培育二手車市場等。我們認爲汽車業體量大,產業鏈涉及企業多,未來或持續爲政策關注重點。

受益於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今年新能源車企盈利能力或有改善。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從去年11月的高位約60萬元/噸下跌至7月約30萬元/噸,有利於今年新能源車企盈利改善。

4. 風險提示

國內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國內經濟目前仍處於溫和復甦階段,未來複蘇節奏將影響相關資產價格走勢。

海外經濟衰退風險超預期,美國目前經濟韌性仍存,未來經濟走弱節奏具有不確定性,對相關資產價格走勢形成干擾。

聯儲局貨幣政策超預期,美國通脹仍有韌性,中小銀行危機雖暫時緩和但風險仍存,短期內宏觀變量對海外貨幣政策干擾仍存,海外貨幣政策具有不確定性。

國際地緣形勢變化超預期,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將影響資產盈利、估值、市場風險偏好等。

歷史經驗不代表未來,過往歷史資產價格由當時宏觀環境、資產屬性、市場交易行爲等多重因素決定,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因此過往資產價格走勢僅供參考。

編輯/Jeffre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