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又有VC机构要冲击港股!平均一年发超10只基金,重仓高科技产业,投了这些知名公司…

又有VC機構要衝擊港股!平均一年發超10只基金,重倉高科技產業,投了這些知名公司…

證券時報 ·  2023/07/08 13:00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卓泳

繼天圖投資後,又有創投機構欲衝刺港股。

近日,博將控股有限公司(Broad General Holding Limited)(以下簡稱“博將”)遞表港交所申請港股主板IPO。光大國際和德意志銀行擔任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博將總資產管理規模約93億元,目前管理基金74只,投資組合包括87家企業。

記者梳理博將的招股說明書發現,該公司與大多數VC/PE有兩個不同的特點。一是,約99.5%的LP爲個人投資者;二是,公司發行的基金多爲單項目基金或專項基金。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博將名不見經傳,但卻投了多個知名企業,如極米科技、智雲健康、達闥科技、法大大等。

創投機構謀求上市並非新鮮事。國內知名VC機構天圖投資曾兩度向港股遞交招股書,但至今仍未取得上市進展。對於創投上市,業內普遍的感受是,慾望強但困難多。如今無論是天圖和還是博將,無疑都具有創投上市“風向標”的作用,受到行業的極大關注。

6年發74只基金,總規模達93億 LP全是高淨值個人

博將在國內創投圈並不出名。據中基協備案信息,該公司成立於2005年9月,2014年6月完成備案。註冊資本1億元,現有全職員工63名。公司於2016年5月18日發起首隻私募股權基金,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正在運作的基金有74只。

另據天眼查信息,博將資本背後的實際控制人爲博將集團,對其100%持股。博將集團2019年在浙江成立,主業爲房地產,註冊資本超1億,實際控制人爲羅闐。有資料顯示,羅闐自1998年起相繼在平安保險和泰康人壽任職,在創辦私募機構之前,他是泰康人壽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博將資本的另一位高管阮建平同樣是資深金融人士,履歷顯示,阮建平於1993年8月至2013年5月任職於建設銀行浙江上虞支行,曾任風險管理部副經理。其後他加入博將投資,負責合規風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大部分VC機構,博將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機構的管理規模約93億,但目前管理的基金數量卻達74只,投資項目數量87個,也就是說,平均每隻基金的規模僅爲1.25億。另外一個特點則是平均每隻基金投資的企業數量不到2個。由此看來,博將更像是採用單項目基金或專項基金的打法。

而博將旗下基金的LP結構,也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點。根據招股書,博將有約1480名基金投資者,其中約99.5%爲個人投資者。自2016年第一隻基金備案起,若干忠誠投資者持續投資7年以上,有超過30%的投資者進行復投。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投資者復投金額分別佔各年融資金額的43.6%、48.1%及69.2%。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相比於盲池基金,個人LP更傾向於看得見項目的單項基金或專項基金,因爲知道錢投向哪裏,即便虧也虧得清清楚楚。此外,單項目基金的募資效率也會更高一些,因此不難理解,博將在開展投資的短短6年時間內,能以每年發行10多隻基金的速度快速成長。

今年3月發佈的《2022意才·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擁有千萬元可投資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90.7萬戶,擁有億元可投資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6.9萬戶,擁有30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的“國際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4.9萬戶。在投資心態上,四成以上財富人羣表示“更積極”,他們認爲危中有機,投資好機會、新機會不斷湧現。從資產水平來看,家庭淨資產5000萬以上的財富人羣尋找新投資途徑、新賽道的心情相對“更急切”。

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淨值人羣市場仍有相當的挖掘潛力,尤其在募資難的當下,博將選擇以服務高淨值人羣爲主線,實現差異化定位和競爭。

重倉高科技產業,投到多家知名企業 但DPI不足1

雖然具有巨大的可挖掘空間,但高淨值人羣並不好“伺候”,尤其在經濟下行階段,高淨值人羣出手也變得越發謹慎。博將的LP中,有超過30%進行了復投,其投資業績究竟怎樣?

博將看似名不見經傳,但從投資組合來看,卻有多個國內知名的企業。招股書顯示,博將投資組合包括87家公司,其中有75家在高科技產業內運營,包括極米科技、智雲健康等。其中,在A輪及更早期的初創期投資中,博將現已投資65家初創期企業,54家屬於高科技行業,約佔總投資成本的34.4%;在成長期及後期階段投資中,博將已投資了40家成長期及後期階段的企業,約佔總投資成本的65.6%。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博將的投資組合公司中,10家公司的估值超過5億美元,其中5家公司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從被投項目的成長來看,在初創期投資中,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將的25家投資組合公司的估值增長至相對於其初始期間的估值的至少兩倍。在這25家公司中,14家公司實現了快速估值溢價,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估值爲初始投資期間的估值的至少四倍;在成長期及後期投資中,極米科技、智雲健康已分別於2021和2022年登陸科創板與香港聯交所主板。

在項目退出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將已全部或部分退出對7家公司的投資,總投資成本約爲4.34億元,實現的退出價值約爲12億元,MOIC(投資收益倍數)約2.8倍。同時,博將的19家投資組合公司正在籌備於可預見未來上市或計劃上市。

營收方面,2020年至2022年,博將的總收入分別約爲1.22億元、2.15億元和2.1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31.8%;同期的備考淨利潤分別爲2.7億元、7.3億元和7.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65.86%。

在基金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基金實現了18.7%的整體內部收益率。其中,創富系列基金表現最好,對應IRR、NIRR、MOIC、DPI、TVPI分別爲21.3%、20.5%、3.2倍、55.9%和2.9倍。不過招股書披露的8 只基金尚無一隻實現DPI(實收資本配比)回1,DPI指的是現金回款除以投資金額的倍數,明確地指向LP拿到手的真金白銀。如此看來,該基金的賬面回報算是正常偏上,但DPI偏低,反映了基金的大部分項目仍未退出。

已有VC機構在IPO路上 但均面臨“賣不出”挑戰

國內創投機構衝擊資本市場,博將並非第一人。天圖投資、太盟投資集團(PAG)也曾於2022年向港交所遞表,但二者的上述之路不太順利。2022年8月,有報道稱,因彼時市場較爲疲軟,太盟投資(PAG)有意將港股IPO計劃推遲到2023年;而天圖投資在2022年11月通過聆訊後,也沒有如期成功IPO,上市進展顯示“失效”。有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原因是“賣不出去”。今年3月,天圖投資重新遞表港交所擬申請主板上市,但至今未有相關進展。

事實上,國內VC/PE界對於創投機構上市討論由來已久,不少創投機構對上市也蠢蠢欲動,尤其在募資難的當下,機構上市的慾望更是強烈。清科研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共1601只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同比小幅下滑7.6%;募資規模爲3532.1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3%。

有業內人士曾對記者表示,創投機構上市有三利好:一是可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尤其是獲得更多“長錢”。二是解決創投機構自身的股權合理流動問題,優化創投機構股權激勵機制;三是增強品牌公信力,進一步規範企業發展。

但從目前來看,創投機構上市顯然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就博將本身來看,一來基金業績表現平平,不確定性仍然比較大;二來,即便是天圖投資這類頭部機構,也同樣面臨“賣不出去”的難題,此次博將決心向香港本地機構投資者募資,想必也同樣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