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字头”银行股上半年领涨 下半年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中字頭”銀行股上半年領漲 下半年估值仍有修復空間

證券時報 ·  2023/07/04 01:21

昨日是7月第一個交易日,A股銀行板塊再次整體飄紅。今年上半年,A股銀行板塊走勢波動顯著,銀行指數漲幅僅0.37%,區間最大回撤卻高達12.48%。

從銀行板塊各階段表現來看,一季度受益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獲得階段性上漲,隨後受息差新低等因素影響有所下跌;進入二季度,4月至5月初,銀行股受“中特估”概念催化,多隻國有大行股觸及階段性新高,一些低估值股份行亦快速上漲;之後受宏觀數據等因素影響,銀行股再次震盪下跌。

具體來看,上市銀行股價分化明顯: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在內的多數國有銀行上半年漲幅超10%,股價也觸及近年來新高;此前被機構重倉的寧波銀行、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等上半年跌幅超10%,個別甚至下跌20%。

從上市銀行上半年基本面來看,銀行業資產端和負債利率均在拉低,而行業淨息差也在今年一季度觸及了1.74%的歷史新低,這也導致了上市銀行營業收入淨利潤顯著下滑。根據原銀保監會數據,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在一季度的淨息差較2022年末分別平均下降14個、12個、5個和12個基點(BP)。

“銀行息差縮窄及淨利潤增速下滑,主要受到貸款重定價、讓利實體經濟、企業信貸需求持續走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日前撰文稱,對銀行而言,下半年將進入更加嚴峻的淨息差保衛戰,目前存貸款利率現倒掛趨勢說明銀行淨息差收窄問題已較爲嚴峻。

央行近日發佈的《2023年第二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爲62.2%,比上季下降16.2個百分點;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指數分別較上季末下降9.8個、10.2個和12.1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重提“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並指出需“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表明了央行維穩經濟的態度。

對於淨息差走勢,部分國有大行管理層近期看法轉爲積極。建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在該行近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表示,貸款重定價因素的影響還未完全釋放,未來淨息差可能仍有一定下行壓力,但二三四季度的下滑幅度會相對較小。近日,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在該行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二季度息差降幅明顯趨緩,全年最大降幅或已在一季度集中兌現,後續下行壓力會有所緩解。

展望下半年,市場高度關注的銀行“中字頭”行情能否持續?多家券商分析師仍給予積極看法。中金公司近日發佈的研報稱,低估值、高股息、經營穩健的國有大行,在經濟預期承壓之下具有較好的防禦屬性,估值較此前階段性低點仍有修復空間。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展望2023年下半年,銀行基本面各項指標在恢復之中,從資金面來看,銀行板塊仍屬機構低配,銀行板塊具備絕對收益價值空間,另外,市場高度關注的中特估概念,仍有待自上而下的政策安排推進。

申萬宏源證券在近日發佈的下半年銀行業投資策略中表示,“中特估”是銀行系統性估值修復的契機,本質上源於10年來銀行更貼合實體的資產負債表和更高質量的利潤表的價值重估。在這一主線下,或出現“先漲帶後漲、誰與爭鋒”的行情演繹。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