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唯赛勃(688718)深度报告:国内膜法分离技术龙头 盐湖提锂业务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唯賽勃(688718)深度報告:國內膜法分離技術龍頭 鹽湖提鋰業務開啟第二成長曲線

國海證券 ·  2022/11/08 15:11  · 研報

唯賽勃:國內膜法分離技術龍頭。公司於2001年成立,主要產品包括複合材料壓力罐、膜元件壓力容器、反滲透膜及膜元件和納濾膜及膜元件,處於膜分離技術產業鏈上游,主要應用於物料濃縮分離、傳統水處理領域。2019年以來公司通過啟迪清源開展業務合作進軍鹽湖提鋰領域。

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3.79億元,同比增長20.92%;取得歸母淨利潤0.5億元,同比增長7.96%。

鋰資源行業供需兩旺,鹽湖提鋰技術或將向膜法分離演變,納濾膜及反滲透膜市場需求廣闊。鋰電應用帶動需求增量,鋰資源供需兩旺趨勢有望延續。國內鹽湖鋰資源佔比超80%,是提取金屬鋰的主要來源,適用性廣、成本低的膜法鹽湖提鋰工藝有望普及。目前鹽湖提鋰所用的納濾膜、反滲透膜等膜材主要依賴進口,進口膜材多為標準化產品;並且各個鹽湖資源稟賦有所差異,其中西藏鹽湖鋰離子濃度高、鎂鋰比相對較低資源稟賦優越,但環境條件惡劣開採難度較大。與海外廠商相比,本土企業靠近下游市場、便於研發、更具地域優勢;未來針對國內鹽湖特徵做膜材定製開發的本土企業有望充分受益。據高工鋰電預計,鹽湖提鋰年產量有望從5.3萬噸增長至25萬噸,納濾膜及反滲透膜市場需求廣闊。

污水資源化發展趨勢下膜產業穩步增長,本土企業有望國產替代。水資源需求持續上升,驅動污水資源化處理髮展,膜材需求有望持續增加。

據中國膜工業協會統計,2019至2022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規模有望從2773億元增長至3600億元,年均複合增速為9%。其中在人居水處理、污水處理、市政供水、海水淡化領域,唯賽勃產品所在市場規模均有望增長,2022至2025年CAGR約11%~15%。

核心產品技術業內領先,膜法提鋰工藝有望開啟第二成長曲線。公司核心技術全部自研,公司產品的關鍵性參數業內領先,並取得權威資質認證。在傳統水處理領域,公司與倍世、蘇伊士、康麗根、克拉克集團等龍頭客户長期合作業務遍佈全球,逐步侵蝕海外產品市場。據中國膜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公司在8寸反滲透膜領域市佔率3%,在本土企業中排名第二;在膜元件壓力容器領域市佔率20.61%,國內市場排名第二。

在膜法提鋰領域,公司針對西藏鹽湖定向開發低温預處理納濾膜和膜系統,膜系統覆蓋鹽湖提鋰流程中膜端整體業務,目前已經進入中試階段,未來有望實現工程化生產應用;我們預計1萬噸鹽湖提鋰項目平均收入有望達5億元,其中膜端收入有望達2億元,膜系統應用有望成為公司業績的新成長點;此外唯賽勃拓展開發礦石提鋰和電池回收提鋰工藝,膜法提鋰技術或將成為公司第二成長曲線。

盈利預測與評級:唯賽勃是國內為數不多同時開展三大類產品研發及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在膜法提鋰領域開發出低温預處理納濾膜和膜系統設備,未來鹽湖提鋰技術有望向膜法工藝演變;與此同時傳統水處理領域將向污水資源化趨勢發展,唯賽勃有望充分受益。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52/1.18/1.60億元,對應2022-2024年PE分別為83/36/27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新冠疫情反覆,產業鏈下游拓展不及預期,公司業績不穩定風險,國產替代進程的不確定性,技術進步的不確定性影響,膜分離技術與其他水處理技術路線的競爭加劇,公司納濾膜和膜系統技術尚處於中試階段,未來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測算存在主觀性僅供參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