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公司7月29日公告,2022年H1,公司營業收入0.96億元(+10.07%),歸母淨利潤0.09億元(-26.60%),扣非歸母淨利潤0.09億元(-28.38%),毛利率47.06%(-2.78pcts),淨利率9.87%(-4.93pcts)。
疫情或影響產品生產交付,公司收入季節性明顯,多集中於第四季度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0.96億元(+10.07%),歸母淨利潤0.09億元(-26.60%),扣非歸母淨利潤0.09億元(-28.38%),毛利率47.06%(-2.78pcts),淨利率9.87%(-4.93pcts)有所下滑。我們認為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①疫情影響部分原材料可能無法按期到廠,影響生產、交付正常推進;同時,公司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上升;②公司產品交付驗收多集中於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2021年為例,2021Q4公司營業收入1.79億元(-8.94%),收入佔比58.69%),公司存貨金額1.49億元,增加0.46億元,主要為產品尚未完工交付及發出商品增加,客戶尚未驗收結算;③相比去年同期,公司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增加,對淨利潤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費用方面,公司三費費用率為18.28%(+1.22pcts),其中銷售費用率3.67%(+0.09pcts),管理費用率15.58%(+1.67pcts),財務費用率-0.97%(-0.54pcts)。
公司研發費用0.06億元(+53.71%),研發費用率6.61%(+1.88pcts),較上年明顯提升,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工資增加所致。公司研發費用整體規模相對較低,主要系由於根據客戶需求承擔的受託研發專案,相關成本並未計入研發費用。
公司存貨為1.49億元(+45.19%),較年初增加,其中發出商品(0.64億元,+32.03%),客戶尚未驗收結算;在產品(0.61億元,+63.25%)、原材料(0.23億元,+48.97%)均大幅提升。原材料及在產品的增加也表明公司組織生產,積極備貨,以應對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
以核心技術為原點,多樣化、多層次產品佈局拓展公司潛力公司立足航空領域,作為航空工業集團下屬重要主機廠的飛機地面保障設備重要供應商,深入挖掘客戶和最終用戶的現實和未來需求,緊密跟蹤型號設計和製造流程,深入挖據客戶潛在需求,實現產品生產、研製和預研協同發展。目前形成了以飛機地面保障設備為核心,航空器試驗和檢測設備、飛機工藝裝備、飛機零件加工、飛機部件裝配等多樣化的產品結構,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為公司提供了多個利潤增長點。
①飛機地面保障裝備
公司自2005年開始從事飛機地面保障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目前自主研發的各型發動機安裝車、掛彈車等產品已廣泛配套於我國空海軍現役及新一代戰鬥機、轟炸機及運輸機等多個主力機型,公司參與研製生產的某型號自動運掛一體掛彈車為國內首臺,成功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
飛機地面保障設備作為軍用飛機的重要保障設備,具有技術密集的特點,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和技術儲備,並非貨架產品可被隨意替代並配套戰機使用,公司在型號工程源頭的設計環節即開始研製配套保障設備;並且由於軍品市場還具有“先入為主”的特點,日後伴隨軍方使用反饋及戰機升級,地面保障設備隨之進行的技術改進一般也是由原廠商完成,公司在該業務領域具備較強先發優勢。
②飛機工藝裝備
公司憑藉在工裝設計製造領域多年經驗積累,通過多次開發及驗證,成功將機電液一體化、電液伺服控制等核心主體技術應用到飛機工裝業務中,實現從地面保障設備向工藝裝備的技術遷移,在傳統工裝產品基礎上,進一步向柔性、數位化工裝產品延伸。截至目前,公司己為各類機型提供百餘套各型工裝:2013年起公司便開始承製大型數位化工裝系統,並己成功應用於國內重要機型生產線中,具體包括某型號戰鬥機中機身數位化裝配系統、某型號運輸機起落架安裝站位數位化測量調姿系統及某型號飛機中外翼精加工數位化調姿系統等。
③航空器試驗和檢測設備
由於飛機在空中飛行,工作環境惡劣,危險性高,試驗和檢測設備是其製造、維護和維修的重要裝備。公司基於對國內航空產業發展態勢的判斷,分別在供電領域、電磁屏蔽領域、通信監控領域等領域,積累了包括柔性起動供電技術、電磁屏蔽技術、衛通和視距監控技術等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並將其進一步應用在多個綜合檢測保障專案,目前公司已為客戶定製化設計研發並生產了多項飛機配套的試驗和檢測設備,具體包括:機電控制與管理電腦處理系統、綜合檢測車、地面指揮車、數據處理車等。
④飛機零部件加工
零部件加工業務方面,公司飛機零部件加工業務主要集中於飛機前緣肋、中段肋、隔框、梁、大樑、蓋板、薄壁件等機體零部件的機加製造,下游覆蓋多款戰鬥機、轟炸機以及包括ARJ21、C919等在內的民機機型。
⑤飛機部裝業務
由於飛機零件加工業務參與門檻相對較低,競爭較為激烈,公司在保證產品交付質量與進度的同時,通過工裝業務進一步向產業鏈下游延伸至部裝領域,目前公司己形成加工工藝、工裝設計製造、部件裝配等方面相對完整的技術體系。在此基礎上,公司將上述製造裝配經驗與無人機產品設計、製造和總裝有機結合。報告期內,公司與航空工業下屬單位合作研發的天翼-1無人機專案持續推進。
總體來看,公司依託自身工藝技術積累以及成熟穩定的業務團隊,通過飛機工裝、零部件加工、部裝業務協同發展,進一步加深縱向一體化產業鏈優勢,目前已實現由“零部件工裝一零部件加工部件裝配一無人機”的全產業鏈佈局:
霧投專案穩步推進、在研專案佈局長遠
在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現有產能難以滿足生產經營需求,公司航空設備及旋翼飛機制造專案總投資額為5.50億元,建設期為兩年,報告期末,專案資金投入進度為15.97%,達產後預計新增年收入/利潤總額4.5億元/1.44億元。此次募投專案預計新增設備160臺(套),通過加大設備投入以及廠房擴建,助力公司飛機零件製造、工藝裝備及飛機保障設備等核心業務產能提升,進一步滿足業務發展需要。
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培養技術團隊、健全研發制度兩手抓,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皆通過璃聯嘉信持有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2.34%,通過般權激勵方式進一步提升研發團隊工作效率。另外,公司也積極引入外部優勢資源,與包括航空工業集團及航太科工集團下屬單位、中電科五十四所等在內的國內優質科研院所深入開展研發合作,在研專案方面,主要包括某型號飛機起落架、飛機掛架、飛機吊艙、天翼-1無人機專案及神光三號專案
片狀放大器分系統腔內放大工程等,其中部分專案己進入試驗階段。伴隨上述在研專案的有序推進,公司在航空領域產品線有望進一步拓展,未來有望成為利潤新增長點。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
①公司報告期內業績受產品交付驗收及疫情等因素影響,整體有所下滑,但考慮到過往交付驗收節奏以及疫情影響的逐步減弱,下半年有望恢復穩健增長;②公司緊密跟蹤型號設計和製造流程,深入挖掘客戶潛在需求,目前形成了以飛機地面保障設備為核心,航空器試驗和檢測設備、飛機工藝裝備、飛機零件加工、飛機部件裝配等多樣化的產品結構,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為公司提供了多個利潤增長點;③公司募投專案穩步推進,專案達產後將助力公司飛機零件製造、工藝裝備及飛機保障設備等核心業務產能提升,進一步滿足業務發展需要。並且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培養技術團隊、健全研發制度兩手抓,通過與多家國內優質科研院所深入開展研發合作,在航空領域產品線有望進一步拓展:
基於以上觀點,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1億元、4.73億元和6.0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87億元、1.12億元、1.43億元,BPS分別為1.13元、1.46元、1.86元,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格62.15元,分別對應55倍、43倍及33倍PE。
風險提示:產品專案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宏觀環境低迷,公司產品下游市場拓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