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东方集团(600811)点评:校企合作 海水提钾工业化进程加速

東方集團(600811)點評:校企合作 海水提鉀工業化進程加速

華西證券 ·  2022/03/29 00:00  · 研報

事件概述

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廈門東方銀祥油脂有限公司與河北工業大學、以及袁俊生教授團隊簽署20 萬噸/年海水提取氯化鉀工程《技術開發合同》,二者展開合作,在公司現有的鉀離子吸附技術、洗脫液循環技術和能源管理技術儲備基礎上,充分發揮後者工程建設設計經驗和技術優勢,加速推進首期20 萬噸/年海水提取氯化鉀工程產業化路徑設計和工程設計,並開展相關智能化工廠建設準備工作。

分析判斷:

強化校企合作,推進海水提鉀工業化

深耕農業領域近15 年,公司密切關注農業上下游的創新發展,並積極開展研發合作。據中國證券網1 月29 日消息,公司近來將海水提鉀作爲重點項目之一。報道中指出,公司研發團隊通過系列實驗,在鉀離子海水分離核心技術上取得關鍵突破,目前在中試階段。2021 年12 月至今的不間斷的實驗室數據監測,所取得結果遠高於目前已查閱的行業相關文獻對比數據,現在來看效果達到預期,預計能夠滿足產業化轉化要求。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與河北工業大學以及袁俊生教授團隊簽署的20 萬噸/年海水提取氯化鉀工程《技術開發合同》,在公司現有的鉀離子吸附技術、洗脫液循環技術和能源管理技術儲備基礎上,充分發揮後者工程建設設計經驗和技術優勢,加速推進首期20 萬噸/年海水提取氯化鉀工程產業化路徑設計和工程設計,並開展相關智能化工廠建設準備工作,推動項目儘快實現產業化落地,公司海水提鉀技術實現工業化生產又向前邁出關鍵一步。

鉀肥缺口巨大,海水提鉀市場前景廣闊

鉀肥是農業種植不可替代的基本肥料,施用鉀肥能夠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促進作物結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產量。鉀肥的主要品種包括氯化鉀、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等。全球鉀鹽資源分佈較爲集中,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2 年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 年,全球鉀鹽可開採儲量(K2O)大於37 億噸,其中加拿大、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儲量分別爲11/7.5/6 億噸。中國鉀鹽儲量爲3.5 億噸,佔世界鉀鹽儲量的9%。儘管中國鉀鹽世界排名第四,其人均儲量稀缺,且中國是農業大國,鉀肥需求高,鉀鹽長期存在缺口,進口依賴度較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2020 年,我國氯化鉀進口量爲753/746/908/873 萬噸。在鉀鹽儲量有限的情況下,進口是主要彌補國內缺口的方向,這也意味着,海 水提鉀業務市場前景廣闊。

種植產業鏈景氣度高,鉀肥需求向好

“十四五”規劃中,國家將糧食安全提升至戰略高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再次強調了糧食安全問題,種植產業鏈景氣度向好。疊加最近的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一方面影響了糧食出口,另一方面也加劇了世界對糧食供給的擔憂,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各國對於糧食儲備的需求也在上升。糧食價格的上漲帶動了種糧積極性,鉀肥需求持續向好,據Wind 數據顯示,截止2022 年3 月28 日,國內鉀肥現貨價爲4920.00 元/噸,同比上漲125.69%,年內漲幅達29.13%。鉀肥需求持續向好,同時公司與河北工業大學、以及袁俊生教授團隊合作推動的20 萬噸海水提鉀業務的落地,疊加種植產業鏈持續景氣,多因素推動下,公司有望在氯化鉀業務上實現量價齊升,利潤空間得到進一步增厚。

投資建議

考慮到公司海水提取氯化鉀業務工業化生產加速邁進,工廠建成投產、產品上市之後將增加公司的收入和利潤,我們維持公司21-22 年營收預測爲162.79/179.08 億元不變,維持歸母淨利潤預測爲-14.18/8.71 億元不變,並上調2023 年的公司營收至208.50 億元(前值爲197.00 億元),上調歸母淨利潤至15.74 億元(前值爲9.34 億元)。綜上,我們預計,2021-2023年,公司EPS 分別爲-0.38/0.23/0.42 元,對應2022 年3 月29 日3.43 元/股收盤價,PE 分別爲 -8.99/14.63/8.09X,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政策擾動風險,鉀肥生產工業化進程不及預期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