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編自中金《小牛電動:後發制勝,做高端鋰電二輪車領導者》
摘要:小牛電動今年股價表現十分搶眼,年初以來累計上漲約277%,該公司也被外界譽爲兩輪電動車的特斯拉。基於對國內、外電動二輪車行業的展望,以及對小牛核心競爭力的理解,中金認爲其仍處於高速增長期,年銷量有望從2019年42萬輛增長至2022年215萬輛,CAGR高達72%,未來2-3年有望迎來集中利潤釋放。
一、行業層面,新國標驅動電動二輪車重啓高增長
二輪車是出行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年產規模看,2019年國內二輪車產銷規模接近6000萬輛,其中二輪車電動車約3000-3500萬輛,電動化滲透率已經達到80%的較高水平。
從增速看,國內電動自行車高速增長期是2000-2012年,之後進入存量時代:
不過行業在2018年出現了一個重大變量——新國標(電動車新國標的執行標準,2018.5.17發佈),這一政策預計將在未來2-3年加速存量淘汰,拉動電動二輪車重啓高增長。
中金初步估算非標車淘汰將帶動約6000萬輛提前替換需求,從而拉動行業銷量在2022年達到5500萬輛,在目前的基礎上接近翻倍。
對企業而言,行業重啓高增長無疑是難得發展機遇,以上也是中金看好小牛未來發展的大背景。
二、後發制勝,小牛引領中高端鋰電市場
小牛電動屬於高舉高達進入電動二輪車市場,目前已經站穩國內中高端鋰電市場。
2014年小牛電動成立,2015年發佈第一款電動車NQi,2019年末國內共有門店1050家,全球累計銷售超過100萬輛電動車。
公司電動二輪車銷量從2016年8.5萬輛增長至2019年42.1萬輛,複合增速70.5%:
財務方面,近幾年小牛營收隨銷量快速增長,且橫向對比同行具有高利潤率、輕資產及優質現金流等優勢。
小牛收入隨銷量快速增長,2020H1受疫情擾動,增速回落:
2019年小牛經營利潤率達到相對穩態,盈利能力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橫向對比,小牛還具備較輕的資產模式,資本開支有限,單車折舊攤銷小:
爲什麼作爲新進入者,小牛卻能夠迅速站穩中高端鋰電市場?中金分析這得益於小牛的核心競爭力,包括:
1)產品導入自上而下、高舉高打,營銷精準;
2)原創設計及核心技術賦能智能化+網聯化;
2)APP應用深化社交圈層屬性;
3)渠道佈局循序漸進、管控力強;
4)國際化創始人團隊與品牌調性相輔相成。
小牛目前擁有N/M/U/G四大電動二輪車產品系,覆蓋2500元-1萬元產品矩陣:
上述能力使得小牛的產品售價遠高與國內其它龍頭廠商,而高產品售價又幫助其打開盈利空間,逐步塑造高端品牌:
三、前景展望,小牛即將進入業績爆發期
基於對國內、外電動二輪車行業的展望,以及對小牛核心競爭力的理解,中金認爲該公司仍處於快速增長的階段,並預計其年銷量有望從2019年42萬輛增長至2022年215萬輛,CAGR高達72%。
首先國內市場,中金預計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市場逐步進入非標車替換期,並拉動行業銷量在2022年達到5500萬輛,在此期間,小牛國內銷量預計由39萬輛增長到194萬輛。
海外市場方面,中金預計小牛銷量將由2019年的3萬輛增加至2022年的21萬輛,全球總銷量將由2019年的42萬輛增加至215萬輛。
業績方面,中金預計小牛2020-2022 年營業收入分別爲28.9億元、49.9億元及88.8億元,GAAP淨利潤爲2.2億元、5.0億元及9.3億元,CAGR達到106%
估值方面,中金參考了2個維度:
1)傳統電動二輪車行業,港股上市公司雅迪、A股上市公司新日對應2021年P/E分別爲27.2/20.7倍,相比之下,小牛具有更高增長空間,更好競爭格局,以及更強溢價能力,其估值應該享有溢價;
2)小家電、消費電子公司:在消費屬性、單體價格和使用壽命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小熊電器、蘇泊爾、九陽股份、科沃斯等對應2021年平均P/E爲39.5倍。
綜合上述考慮,中金認爲小牛合理估值對應30倍P/E,首次覆蓋給予跑贏行業評級。